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如何掏到第一桶金?成功背后的故事

如何掏到第一桶金?成功背后的故事

   平静出奇生命不语——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

  解说词:迎面走来的这位男子,个子不高,长着一副娃娃脸,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乱。您也许很难把他同一个拥有四千名员工、正在向世界水产业霸主地位前行的企业老板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就是他,经过18年的创业,使一个企业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及主要蓄禽饲料的生产商。2002年,他又被《财富》杂志认定为全球40岁以下最成功
的商人,而在全亚洲仅有13人获此殊荣。他的名字叫刘汉元。刘汉元38岁,四川眉山县人,通威集团总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民营企业家杰出代表。作为一个如此规模企业的老板,刘汉元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留给他批阅的商务文件。然而,不管再忙,哪怕身处天涯海角,每月的月底他都要飞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EMBA班的学习,这是专门为在职的老板举办的学习班。

  刘汉元:

  如何在大家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举一反三,然后重新回过头来整理自己过去管理方面的一些得和失,那确实是我们学习过程当中随时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有些东西的调整、有些东西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一个更加系统的理论的完善和实际的结合呢,我们感觉到是收获颇大的。

  解说词:在学习之余,刘汉元常到北大的未名湖走一走,在美丽的湖畔,他极目远眺,从这一池湖水当中,他或许能找到许多灵感,因为水与刘汉元的创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条小河位于四川眉山县永寿镇,河水的宽度超不过20米,1983年,年仅19岁,从水产学校毕业不久的刘汉元利用所掌握的水产养殖知识,开始打起了水的主意。84年,他从父母手中拿来了全家仅剩的500元钱,开始试验流水金属网箱养鱼。在小河中,他建起了一个64平方米的金属网箱,投入了185公斤鱼苗,同年秋天,他的网箱产鱼1390公斤,折合亩产1.5万公斤,创造了四川历史上单位面积养鱼的最高纪录,并且盈利1950元。这可算是刘汉元在茫茫商海中掏到的第一桶金。

  刘汉元:

  水产当时的这个价格,高过猪肉价格的三到五倍,春节期间是超过十倍。所以严重的供不应求、短缺,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因此当时对这种市场的机遇来讲呢,我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的这样的一个产业。第二呢就是刚好从学校毕业以后对这种国外传闻当中、资料介绍当中的日本、德国的工厂化和集约化养鱼的一些方式非常感兴趣。最后构思设想了一种渠道网箱式流水养鱼。可以说用很低的成本,利用现成的水利资源,借水还水,不占耕地然后高密度的进行。这种流水养鱼,就是所谓后来说的发明了一种渠道网箱式,流水养鱼这种技术。但是很多时候呢,给我们很多创业人是没有失败了再爬起来的这种机会,在这种有限的资源和给你的有限的这种机会情况下,你如何能够真正的把握每一个环节、真正有效的推动你的这种实验研究的过程?那么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只有什么样的办法呢?惟一的办法就是用认真去对侍每一个环节,全方位的思考然后用相关的知识理论来映证和预测我们所要做的这种实验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说词:年纪轻轻的刘汉元作成了很多人看到,但是没有作成的事。他虽然还没有成功,但那时,他的身上已经具备了很多成功者的素质。汉元的父亲,已经70多岁了,至今仍然住在乡下。谈到自己的儿子他仍然有说不完的话。

  刘汉元的父亲:

  汉元在家排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他从小很懂事,也很聪明,愿意发现问题,而且自己去解决。我们家门前,有个小桥,有一次坏了,他自己找来了工具和材料。当时,我们家从信用社贷款500元,他一再劝我们,不要着急,别看咱们现在没钱,今后会有好多钱的。

  解说词:这是汉元的妻子,当时是刘汉元的女朋友。那时,刘汉元没钱没势,她究竟看上了汉元的哪一点那?

  刘汉元的妻子:

  其它人讲课,下面嗡嗡嗡的那种声音,讲话的人很多。他一上去,下面鸦雀无声。说给人一种感觉,很压得住堂子的那种感觉,很有说服力。讲课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他说服能力挺强的。一直我觉得他的表达能力和写作,就是写文章啊都很好我是参加工作以后去上的学,学的工民建,工业民用建筑,但是最后写论文的时候,我觉得他写文章比我好。我就说你帮我写算了

  解说词:当年,刘汉元发明的养鱼技术,加快了乡亲们的致富速度,同时也培养了一个巨大的金属网箱养鱼市场。然而,这个时候,刘汉元并没有选择成为一个养鱼大户,他瞄准了所有养鱼户都离不开的鱼饲料。这张照片放在通威集团的陈列室里,当年刘汉元正是用这台绞肉机琢磨用什么样的饲料可以使鱼长得更快,他最终把一项技术变成了业务,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刘汉元:

  我们第一年做这个小试的时候,几乎买不到任何商品饲料,更谈不上全价的高效的,优质的配合饲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年是用一个搅肉机,然后来生产这种软的饲料,所以浪费很大那么先是搅搅不动了以后,拿一个电动机来带动,这样的话维持了第一年的生产,那么第二年成功了以后,我们也组织进行中试,那么就扩大到相当的规模,这个时候呢,大家最关键的问题,就提出了对饲料上的需求。所以第二年就变成了,几千块钱的一套简易机组,来生产供应中试用的配合饲料。那第三年呢需求更大了,所以有一个几万块钱的饲料机组,那么逐渐呢就把它进行了一种,小式中式的配套饲料研究和生产。到最后随着商品饲料的供求关系,那么逐渐滚雪球这样发展起来,一个饲料的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解说词:1986年,22岁的刘汉元利用几年来养鱼和手工生产鱼饲料积累的资金,建起了西南第一家集约化的鱼饲料加工厂,取名为"科力",这至少说明当时的刘汉元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一名科技型的企业家。16年过去了,科力厂的原址似乎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位创业者的过去。

  刘汉元:

  这个厂呢,整个只有不到一千平方米,可是其中所有的机器的安装设计,就是机器的安装设计,所有的电力供应,所有机器的调试土建、机械、电力控制全部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当时说所谓的总工程师的角色,然后全部做下来的。那么涵盖了整个厂房建设、土建、然后方方面面的整个过程,所以这种对自己、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感受和体会操作,运作一件事情的这种难度,确确实实产生了很深的这种感受。

  解说词:刘汉元创业的前三年可谓是一帆风顺,使我们的采访甚至感觉到缺少了些情节,当我们一再问起他有没有什么精心动魄的故事时,他的回答仍然是围绕着鱼。

  刘汉元:

  要说最担心的应该还算是第一年,入河方案拿出来以后,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然后就是一部分,相关人员的意见呢,相当一部分是表示担心,为你着想你别把自己套进去了。甚至说哎哟,这(河)里面干这个事情,那不是妄想吃汤圆。这个时候对一个你自己,要想做一种尝试的人来讲,心里面确确实实是非常复杂的,那么这是第一个过程。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已经在第一年的实验过程当中了,鱼种也投放下去了以后,然后马上爆发了一场疾病。而且这种疾病,相对来讲是很难控制的这种疾病,所以我们翻完了所有的兽医学、药理学。人的药、兽的药、鱼的药,所有我们能够找的到的资料。我们都来分析研究然后借用这些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控制。可是鱼在水里面也不能抓起来打针、更不能给它打点滴,都没有这些条件。所以如何在饲料里面、在水的浸泡上面,给它一些附注治疗、这个时候完完全全是心中没底。完全有可能全军覆没。以至于到最后验收,专家要来进行验收的过程当中,心里面大家是非常没数,包括我们当时水电局的局长一个星期天抬了一个板凳,在那个网箱边上。然后拿这个饲料来喂这个鱼。他尝试要想把这个来吃饲料的鱼,有多少条来数清楚。说明心里面大家担心到了,就是说不知道究竟能够好还是不好,但是验收的结果映证了十年的设想。


  解说词:刘汉元在创办饲料厂以后,最为重视的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他也充分认识到,科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科技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他的企业生产的饲料,其科技含量在国内已经是遥遥领先。1991年,刘汉元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千万富翁。1992年,刘汉元顺势而上,在眉山县建立起了另一座现代化的饲料工厂,取名为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同年,全国各地上门参观者络绎不绝,要求合资、合作的也是踏破了门坎,9月20日,大势所趋,刘汉元成立了通威集团公司,94年,当他把总部迁往成都时,通威
已经是年营业额4亿元的企业。95年,从无败绩的刘汉元捏着数亿资金,产生了多元化的冲动,他准备斥巨资控股前东德一家it企业时遇到了失败,这可能是刘汉元创业至今唯一一次,完全与失败划等号的操作。

  刘汉元:

  我们纵观二十年,民营企业发展的这个过程,我们感觉到尤其是一个民营企业的驾驭者、领导者。你如何真正的有效的审视,你手中所控制的资源,人、财、物等等这些资源。如何把握一种社会和行业的这种状况,真正找到自己定位的这个合理的定位点。以及你的价值得以体现的这样一个价值链条的定位点。民营企业用人机制灵活、然后就是说薪金调整灵活、以及包括投资决策快了。这些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些民营企业本身机制上的优势和长处。稍不注意我们就面对各种市场的诱惑面对各种领导的希望,面对大家社会各界的这种期望,就有可能使我们自己脑袋发热,做一些力所不能及或者说简单的多元化泛泛的多元化,那么导致我们自己很快把这种经营走入一种困境。这也是不少我们的同行,我们的民营企业倒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刚才说的原因,就是说你如何真正有效评估你的资源把握在你所长、所专、所能的这些方面持久的发展这是一个民营企业经营百年老店也好,长期持久发展也好,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胡荣住(通威资深经理):

  你也知道做为通威那么一直有一种宿愿,就是想在信息产业再说具体一点就是里面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这块有所作为;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的集成电路,IC这块是很薄弱,那么做为我们是一个龙头的民营企业,那么我们认为我们也有义务,在这方面就是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因此无论当时,那个项目成还是没有成。我认为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解说词:"赛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汉元意识到,要想去跨国经营,必须要在国内把主业做到最好。刚刚浮出水面的通威再次潜入深海。1996年,已是兵强马壮的通威拒绝了所有扩张的诱惑,潜心企业管理和文化思想的建设。

  刘汉元:

  那么94年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工作,把自己的企业已经沉淀下来的文化和未来的经营生产过程当中,要发扬光大的方面做一次清理,那么在梳理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到诚、信、正、一,这四个字的内涵对企业过去的成功和过去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诚信的诚字,诚字当头诚实服务于社会。以诚相待体现在我们员工和我们员工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我们和我们的用户之间、我们和我们的供应商之间、我们和社会各界之间。信用信誉为本,信用信誉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社会下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正,我们说一股正气,正当合法经营。我们在这一点上来讲呢,其实很多人对它看的很简单,那么我们对它有特别的理解,就是说你在马路上来讲的话,红灯、绿灯、黄灯,确实你也可以走,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你不被抓住,难免你不人仰马翻,那么一个企业如果纯粹靠玩心跳,然后打擦边球,那么你短时间可能也获得良好的发展,时间长了以后,社会上的风险、法律上的风险,道德上的风险,内部员工认同度下降的风险,将会使企业的发展前途丧失。那么一字就更简单了,事事争创一流,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加剧,不是说你有产品,你就能卖出去,还要关键看你的产品,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样的性能,什么样的价格,什么样的质量,我们说常常在充份竞争的条件下,你看品牌是越来越少,然后规模生产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流的你才能保存,二流三流都会淘汰出局。

  胡荣住:

  同样的环境当中,为什么有些企业它是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它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它的发展势头仍然非常好,我认为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企业文化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内核的东西。那么我认为通威,它具备了这样的一个特点,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它绝不可能就是说,我们说的拔苗助长,它绝对有它的规律,当然我们可能努力追求到的就是找到一些捷径。

  解说词: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那管理就是风,而文化一定是帆。要想在商海当中平稳航行的更远,不借助风帆之力,谈何容易?96年,世界银行考察团的7名官员曾经对通威集团进行了为期23天的考察,临行前,评价说:想不到,中国内地还有这样的民营企业,其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90年代先进水平。企业少了浮躁,多了冷静,刘汉元也有时间鼓捣他钟爱的电脑,据说他对电脑的软件开发具有专家的水准。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数码广场,是刘汉元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同他交上了朋友,他在研究、选购数字产品的同时,在企业管理当中,也经常用数字说话。

  刘汉元:

  就是说0.9的十次方是多少?那么大家一算0.35都不到,那么0.9我们说一个人能够把工作做到九分好已经不容易了,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里面,一个事情从它的发生到感知,到感知了以后整理传授然后决策了以后又再反馈回去,大部分都超过十个环节,如果你每个环节都九折,就是做到九成好,那么反映过来只有三成好,那你这种的企业就会变的平庸,这种企业就会变的低效,那么你的管理最后,就会变的丧失你的优势。

  解说词:在追求企业完美的过程中,刘汉元找到了当老板的感觉:他有时可以静静思考通威这条大船未来的航向,具体的事情什么都不了解,有时候有会出现在一个很普通的员工前,同他研究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刘汉元的办公室同这间会议室只隔着一扇木门,刘汉元经常成为不速之客,参加会议的讨论,这对会议的质量提出了要求。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通威按自己的理解,一步步变强变大。

  刘汉元:

  强和大在这个问题上来讲呢,就是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在短缺经济时期强和大是谁能生产产品,谁能够占有资源、谁能够拥有相当多的生产能力,谁就强、谁就大,这是短缺经济时期。可是在市场竞争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在相对过剩,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这句话就不对,或者是完全错误的,谁占有足够大的生产资源,也许重要,也许是最大的负担,因此谁能够占有最终产品的这种知名度和美誉度,谁能够真正的拥有大家,对某一个品牌的忠诚度,那才是你真正在市场条件下,你真正的资源。

  解说词:1998年,经过三年的硬功锤炼,刘汉元带领通威人开始全面出击:4月份沿长江流域挥师东进,占领沿江市场,99年,成功进入广东市场,到目前为止,通威已涉及饲料、it、生物工程、国际贸易、宠物食品等领域,在全国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国际化、多元化的扩张已经开始。有一位作家,在采访通威后,却认为通威没有故事,不好下笔。一个没有故事的企业,他的什么最让人感动?是一种精神,是企业用一种不言不语和干练平常坚持着自己早已坚持的理想。目前,刘汉元巧遇常德市政府和通威集团举行的一个项目签约仪式,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5分钟,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短的一个签约仪式。在通威的采访不过两天,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是,通威员工工作的投入精神和对刘汉元的高度认同。

  刘汉元:

  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也增加了我们对这团体对集团的一种责任感和压力,就是你做的事情,如何让所有的员工放心,如何让他们感觉到值得信任,而且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投入到公司的事业当中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他们的信任即是对过去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未来我们兢兢业业,把这个公司操持好,回报大家信任的,一种动力和压力所在。

  胡荣住:

  我认为就是说首先他确实很聪明,这个我没有吹捧之谦。再一个他关键除了聪明,而且很务实,因为这个企业是他一手一脚干起来的。特别我记得在当初,在创业的初期那时候人也很少,当时我们刘总他真的是既当机械工程师,又当电汽工程师还当企业家,集多种职能于一身。

  解说词:众人皆醉我独醒。性情中的刘汉元也有放浪于形骸之外的时候,在欢送常德市代表团的宴会上,刘汉元频频举杯,兴奋异常。他还不失时机第教给了服务员一种叫大鱼吃小鱼的倒酒的方法。我们不禁在想,通威这条大鱼今后将如何去高歌猛进那?

  刘汉元:

  未来的二十年十年,我们说在中国,这种经济改型的这样一个时期也为通威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舞台。那么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二十年以后的通威,将会是全国非常大的,在全世界也许都是最大的,水产以及相关产业最大的一个集团。我说这一点的原因是什么那?中国到目前为止,水产品总量占了全球的35.5%,去年全球一亿多吨、一亿两三千万吨,我们中国就占了四千三百多万吨,那么全球水产品的养殖产量,我们更是占了三分之二,我们去年整个中国海水淡水养殖占了两千八百万吨的产量,占了全人类的三分之二,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世界上最大的水产以及相关产业的这种集团企业,一定会诞生在中国。

  刘汉元:以及我们今天光临的所有的各位领导,所有的通威人,向你们道一声谢谢你们了解说词:目前,刘汉元还担任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渔业协会的副会长,也许他最近的话说多了。我们发现刘汉元的桌子上放着几盒金嗓子喉宝。刘汉元是一位有着很强的话语能力的老板,他在经营通威的同时,还在传播着通威的文化和理念。在刘汉元平静、坦然的目光中,记者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英雄主义的色彩。谁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刘汉元随时准备着进入新的征程。

  后记:

  从成都拍片回来,同其它编导一聊,我才知道刘汉元在众多"财智人物"当中,算是相当配合的一位。作为第一个拍摄的人物,让我遇到刘汉元也算是幸事。很多人还不知道,在成都,我还让刘总免费品尝了一道"电视回锅肉"。由于第一次对刘总的采访设备出现了意外,所以第二天,又从来了一遍,这被刘总称为"回锅肉"。不过,这"回锅肉"味道不错:刘总的第二次比第一次表现的更出色。而且,由于出现意外,我们推迟了一天的归期。在这最后一天,我们拍到了常德市政府与通威集团的签约仪式,我们还拍到了刘总在宴席上精彩的"大鱼吃小鱼"。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