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失败之后,自己不是创业者的感悟

失败之后,自己不是创业者的感悟

   小时侯总是听老人们说人上年纪就容易反思以前的事情,在我快而立之年的时候也突然的发现曾经没心没肺、半年不打家里一次电话、号称要将漂泊意境进行到底的自己开始逐渐的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当然很多事情已经没有面目了,只是尝试去分辨,就象一个老人在余光中用不是很坚定的手去拂擦那些发黄的老照片,而那些最刻骨铭心的、足够影响自己一生的部分越是清晰,尤其是那些曾经的苦闷、忧伤、郁结甚至是自杀念头的阶段就格外清楚。现在回想起来越发感到一个人的成长其实是很偶然的事情,甚至你走哪一步都是朝不夕想的事情。人生充满偶然,正是这么多偶然的人的存在,才成就了丰富的大千世界。如果把整个大地无限的分成东南西北中这样五个类别的话,那么同样的人也是可以无限分的。这些分类的标准可以从不同的人生经历出发,但是我觉着总可以概括成四类:创业的,职业的,学习的,就业的。
 
     把人分成类别之后,再尝试着把每个阶段的自己象棋子一样往里放,放的结果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经历是有倾向性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曾经的道路就会知道自己以前哪步走的对,哪步走的错了。我自己放的结果是自己现在还不是一个创业者,仅仅停留在就业者的水平上,虽然经过5年的磨练自己现在依然是一个职业者的角色。
 
      一个人创业成功有很多相关因素,但是里面总有一个或者几个关键因素。我能够找到自己不是创业的很多原因。这样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并为自己的进步找到方向。
 
      我的学习者生涯:正是别人走过的路我才不去走
 
      我家是军人世家,从小在军营里面熏陶,军人身份对于我是莫大的荣誉,从我能够充得起那肥大的军装的那天起,我就再也脱不下去了。山东人是标准的一根筋硬汉,作为山东人,这种性格一直到现在还让我欢喜让我忧。
 
      1997年以前,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创业,可以说大学以前的努力都是为了考军校这个目标,对那一身绿色的军装更是愿意付出所有去争取。
 
      在学校,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喜欢看书,偶尔发表几块豆腐块;在家人眼中,我是好孩子,是兄弟姐妹们的好榜样。习惯循规蹈矩做好好先生的我从来没有越平常人的惊人举动,一切都好象是在为我设计,世界也越来越美好。
 
      但是一切都在高考之后改变,那年使一心想入空军的我遇到了难题:空军不收文科,等我费劲周折还是没有半点希望的时候,再回头想起其他军种以后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报名和录取都已经结束。
 
      我想再复读,但是家人不是很同意,再说谁也保证不了明年就肯定招文科的啊。习惯了好先生的我又一次按照家人的安排上了同一个城市里的一所学校。
 
      不知怎么的,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可是突然变得很不本分,突然变得自命不凡而且是死拽。对于学校里面的什么都不感兴趣,当然除了少数女生。对于学校以外的什么都感兴趣。除了杀人放火抢劫吸毒加入反动社团集会以外什么都敢干。我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后来想可能是类似自暴自弃的腻烦心理吧,没有精神方向的躯壳只能说是破罐子破摔。
 
      这所学校原来从属于某个部委,后来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就成了后娘养的孩子了,1997年正好是这所学校郁闷自己身份的关键时刻,整个学校给人一种破落的感觉,教师们也是惶惶恐恐、戚戚艾艾的。当时家里人还找了一个老战友,这个人在后勤上,以为能帮上忙,可是后来却根本没有麻烦这位领导。
 
      进了学校之后,凭借自己的拿手好歌,在中秋的系晚会上赚足了风头。被辅导员看中,顺利的当了班长。辅导员是刚刚毕业的小女生,挺秀气的,人不错的。也许当时老师对我这个面相老实的人放松了警惕,信任导致了我的放松和放纵。也许是自己从来就是一个缺乏自律的人,遇到适合土壤就疯了似的蔓延开来。这种自律能力的缺乏也是最终导致我创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是人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吗?现在我一直处于一种反思的状态里,其实要说一个人人生最关键的应该是大学时代,这一点从我迈进大学门口的那一刻开始就非常清楚了,这个时代尽管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但也是一面公正无私的镜子:你笑它笑,你哭它哭,你虚无,它也就虚无了。
 
      从俯首为牛的学生到天之矫子的象牙塔,眼界开阔的正如一贯有两岸约束的航船驶出长江口后面对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刹那失去方向感了,只能随波逐流:原来大学是这样的啊!
 
      那个时候网络游戏刚刚开始,每到晚上走廊里到处是左呼右拥出去包夜打游戏的人,那种感觉一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每天晚上就是红色警戒和三角洲。
 
      大一的课程还比较轻松,没有什么难事,微积分是找人替考的,酬劳就是一顿饭,等我从网吧出来后就张罗着人到学校对面的小酒馆庆祝游戏的胜利和考试有惊无险,每次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拿醉酒当成熟。乘着夜色,带着醉意那种陶然自得的感觉啊——千斤难买啊!从四楼窗户沿着下水管道爬出去是很平常的,结果我们宿舍外边的下水道两边都是黑乎乎的,弄得系里边总以为是瓷砖质量不好。
 
      我说网络游戏能走到今天,要很好的感谢这帮早期的游戏傻瓜,按照消费群划分来说:我们绝对是领袖消费者。每次连饭卡的钱都拿出来打游戏。
 
      后来学会聊天了,迷恋的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新鲜的方式,我把自己打扮成什么就什么,想说什么就什么,刚开始很绅士,把自己打扮的跟朵花儿似的,后来就乱七八糟变成发泄了,自己再也不在乎是唐僧还是牛魔王,反正一切尽在手指敲动之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看事情总要一分为二。正是这样一点一点接触网络,使我逐渐对网络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甚至是超越的认识,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我创业的冲动。幻想技术创业,一网既开,黄金万两的大好局面。这种书生意气也最终使我自己中断了学习生涯,走上当时时髦的创业行列里。
 
      期间自己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什么东西的,每次写论文很多人都抄来抄去,而我几乎都是自己写的,洋洋洒洒,有一个教我们金融学的老师,对我的某些想法很赞成,而且她的课也很有内容很鲜活,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吸引力。因此每次上他的课我就象一个小孩子兴奋而期待的等待一次精神的圣餐,这是我唯一在大学受到鼓励的机会,我想鼓励对于一个人的作用是很大的,足够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方向,但是整个大学时代没有第二个老师让我能够看到知识的光辉,当然作为一个学生是不应该这么挑剔的,老师们备课已经很辛苦,但是我的确不能忍受一个讲马列哲学的老师只板书世界观和认识论部分,而把最主要的方法论的讲解和探讨遗失,我当时的状况对一些指导意义的活的社会的东西很着迷,而这些静态的东西已经引不起我的任何兴致了。
 
   那段时间我也很空虚,经常反思一些人生意义、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问题,表面狂放的心灵里面是极度的失落:我为什么上这个学?我根本就没有兴趣这些东西,甚至是这些人。我无数次的问自己:难道你也要和这些人一样每天坐完课堂最终毕业然后到人才市场上不断挤一身臭汗,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吗?
 
      当时看了很多书,哲学、政治、文学、经济、自然、美学等等什么都看,当时图书馆里越是没人看的冷门书我越是看的欢。我承认我破坏过一部分这样的“智慧纪念碑”,那是多么好的东西啊,我想反正凉着也是凉着不如让它发挥一点热量。我还参加一些讲座、聚会等。
 
      我其时已经在思考自己未来出路的问题:别人走的路我是否一定要走。所以,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别人都走的路你不走的时候,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回答:正是别人都走的路我才不走。
 
      家人当时都说我狂,幼稚,甚而不屑一顾,说人生不是这么简单的,以后你就明白了。我不知到有多少人是被这种善意给征服的,他们最终明白了什么,但我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不爆发就灭亡。其实很多决定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很多是社会给你的反作用,你只是稍微顺应了一下这种反作用,一个人的力量在泱泱人海中显得那么苍白和单调,很多人说哪个成功者多么了不起,我反倒觉着当我们在咒骂这个无耻下流卑鄙肮脏龌龊的社会的同时,还应该用你最华丽最高尚最尖锐哪怕最血腥的语言来赞美它。社会就是这样的,让你呛了一肚子水后才使你学会游泳。100%的创业者都是敢爱敢恨的人,没有这种性格,你就根本不会有领导力,而创业者最关键的就是领导力。
 
      现实生活中你坚持一个方向面对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价值,还有你的社会价值。
 
      如果哪个创业者没有这种情感烙印,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管理者,这个角色跨越两个价值带:事业区和工作区。我经历了相当多的创业人士,每个人在创业当初都可歌可泣,但是有一个人我却印象深刻。这个人是徐州市沛县下面一个村里的小老板,生产饲料的。个子不高,但人很精神。这个人在我认识他之前刚刚因为喝酒休克了三天三夜,医生都下死亡通知书了,可是后来居然又活过来了。我见到的时候依然是精神飒爽的,依然是大口喝酒。医生说要是再饮酒后果就很严重了。创业者是骨子里就有这种类似征服的瘾。我们说那是企图心。
 
      人的价值差异如此细微又如此天壤之别,解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创业属于命相,这个不是靠一些表格、量化指标就可以检测出来的,“检测了你的身,却检测不出你的命”。创业与否、适合不适合首先自己要过人的四个价值纬度:精神、性格、情感和行为,然后才是表表格格的东西。正如毛主席当时说的话:不听你们的我会完蛋,全部听你的了,我完蛋的更快。很多东西感觉很关键。我不是说表格不对,而是说不总是对的。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很能自律的人,我天生是对跟兴趣走的人。我甚至从黑暗中醒来后郁闷的要自杀:没有激情世界将会沦落!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在激情被耗尽之后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擅长的方向,过度的投入之后,往往容易引起各种精神的身体的症状,我现在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一如既往的失眠,身体受到相当的打击。这是一个创业者的大忌,创业的过程是足够艰辛的,如果不能把激情分配的长远一些,仅凭一腔热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所谓精英病,崔永元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东方人的世界观里,正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学校里面读书才算读书,而中途中断学业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再读书,别人就认为你是瞎折腾,中国人现在的用人观里还是单一的标准:学历至上。这一点从我创业失败之后到处找工作的过程之中很明显的感受到。一个人成材的模式如此雷同,社会的原因是相当巨大的。以至于象前一段时间中国出了个桌球冠军居然又引起“读书无用论”的大讨论,这背后的价值群体无意识依然是上学读书是正道。在中国打破常规做一件事情的难度是很大很大的。
 
      后来因为赈灾演讲比赛,我的演讲稿的深沉调性征服了一批听众。学校学报要吸收我加入校报记者团,也被自己回绝:小小的学校的小记者算什么,看咱弄个外边的证件看看。这也是我不成熟的一个表现,毕竟校报是学校的传声筒,进入主流总比在江湖之间单打独斗要好的多,一个创业者是应该熟练运用这种社会资源的。
 
      就这样我度过了两年时间,学习的事情一直不是问题,旷课点名就找人敷衍,60分也偶尔有不万岁的时候,没办法就再找人替考。但是因为旷课与辅导员的关系逐渐变的紧张起来,最后在我大二下学期终于被罢官,退居二线,当了个相当于顾问的副班长。人不能为了五斗米折腰,干脆什么都辞掉,虽身处江湖之远也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岂不爽哉?
 
      破罐子索性摔到底。有一次为了拼酒,两个人平掰了四瓶啤酒之后又平分了一斤白酒。那次是彻底醉了,回宿舍的路上坐在楼下的花坛边上低头想什么事情,一不留神就滚进花坛里面,怎么也爬不起来了,手脚就是明明看到在那里就是不听使唤。但是大脑当时还清醒,知道自己应该起来,但就是爬不起来,几次努力失败之后,就产生一种恐惧感,我要是就这么死掉那不是很窝囊啊。一定得干点什么事情再死这样好象说的过去。可能自己创业的决定就是那时下的,大家说酒是好东西,我说看来没错。
 
      走上创业之路:我不是真正的创业者
 
      其实还是应该感谢这段短暂的大学生活的,我更多的是把这个时段看成是我人生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比如辨证的看待一个事物,这个思维方法我认为比波士顿集团法都有效,如果说波士顿集团法解决的是经营问题,那么辨证的思维解决的是人生战略问题。我现在很坚持一个人首先要解决人本身的方向设计问题,然后才是人生的经营问题,如果没有设计,那么最后大家只能拼学历拼老子的社会关系和银行存款。很多人没有去想这个事情,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行。
 
      学历就象山,没有得时候是让人心烦的平原,有了之后才发现山外有山,自己的山不叫山。
 
      大学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不久就结识了几个当时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依托一家知名网站开辟了一个厂商需求广告和行销策划之类的策划工作室,主要是收集当时各种开发区内的中小企业的需求,进行包装后发布,有的直接承包做网站。因为当时网站刚刚起步,很多人不懂,只是莫名感到洋玩意肯定错不了,威力无穷。我们一般分成三波,第一波介绍互联网,介绍前景,包装案例,这是鼓吹神化;第二波进行技术层面的展现,制做信息条传到网上,让老板看效果,留着电话等联系方式;一个月后回访,看点击,看留言,询问电话反馈情况,然后展示我们的一整套工作清单:名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括员工的袖标胸标等,新产品上市方案,网站或者信息条的内容制作与更新等等。电话和点击几乎都是我们伪装的,那时网络还不是很普及。这些东西一出来,还真能唬住一部分老板,记得当时有个生产电镀塑料件的小企业,老板一看自己的工厂的确是大变样了,那个高兴啊,回想他的表情绝对不亚于现在的老板们听到上市方案通过的欣喜。
 
      我们也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这些工厂一般都在郊区,而且环境和交通都不是很好,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冷,还有一次其中一个技术“老总”被狗给咬伤小腿,很长时间不能战斗。我右手右腿都被自行车摔骨折过。
 
      当时不懂,只是挂了个时髦的名字,其实现在看来那其实就是商机发布和解读的工作。事情开头还不错,四个月后四个人瓜分了2万块钱,拿着5000块钱,心里那个兴奋啊,当时真的感觉钱太好赚了,很快就挥霍一空了,说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再穷不能穷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1998年毕业大学生的工资差不多是从400-600这个标准开始的。一个月1000多块钱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就跟现在的4000-5000的感觉。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骗”到钱的,边学习边创业使我们都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个人自封四个“总”,用上了当时最时髦华丽的职位修饰词语,俨然是未来的大亨。走到哪里都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总。无论到哪家企业都很能说,可能当时网络作为一个高科技形象特别是网络暴富的神话让这些小企业感到网络具备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神力吧?现在从需求价值上来分析,这帮刚刚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有着相当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补,因为当时只要是名片上有个“WWW.***.COM”就立马显的不一样了。
 
      时世造英雄,真是没错说,这些简单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幼稚,但是那时就是这么有吸引力,你稍微动动脑子,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收获颇丰。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铺张开来,一些朋友之间的分歧逐步显露出来,但是在利益面前小车不倒,照样往前推着。超越朋友之间的利益斗争、权利本位之争变的虽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无时无处不在。
这期间我一直幻想工作室可以一直经营下去,摩擦可以化解,始终在做着维系的工作。我几乎每天都很晚才睡觉,不规律的生活终于使本来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发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失眠症状,一个月能有十天睡好觉已经很感激,经常是半夜里醒来睡不着写东西,心得、诗歌、小说、各种计划、第二天的必须落实的事情等等。直到现在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并且保留着午夜1:00准时起来的习惯,我甚至迷恋上了黑夜,在诗歌中我大声宣扬:黑暗是阳光的种子!当然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在我心中规划着。
 
      此时西部大开发刚刚起步,一切关于西部的都很有吸引力,为了进一步增加我们工作室的知名度,我还规划组织一个“了解中国,服务社会”的活动,主要是骑自行车横贯祖国东西方向,过程中联系各种媒体进行报道,展示各地风情习俗,而我当时的设想是充分利用大环境,主要的设计是从商业目的出发广泛的接触各地的中小企业主和各种开发区,建立长期的联络数据库,从现有知识层面来发掘一些基本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我也并不是很清晰、明确,因为当时那点道行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那种程度的。
 
      年轻意气归意气,我还是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专心管理和经营,我干脆退学了。那年我大三。有人说可惜,我说庆幸。
 
      创业不是三两天,选择这个方向,你就开始选择一个生命形式,中国目前不但对如何成材的问题的宽容度有限,而且对于年轻人的自我意志的表达的宽容度也是有限。中国人的认知结构里仍然是一种经验模式,所以才有“成者王败者寇”的慨叹!现在那段决策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想来是足够折磨人的。可以用“背腹受敌,惊心动魄”来形容。因为退学以后,你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认可你初始价值的牌照,一旦你创业失败,那你要为弥补这个缺陷付出常人许多倍的努力、自信心。说其为惨烈亦不为过。你在一个缺少足够宽容度的氛围里自我设计你的个人价值,很多人是把你当傻瓜和神经病来看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是巨大的。
 
      即使你有了足够的准备,依然防不胜防,创业的人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身体健康,什么时候都要能吃能睡,具备快速修复的能力,而且性格应当足够开朗,什么困难面前都能笑的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先天条件。我的性格其实不适合创业的。这是我创业失败的另外一个因素。
 
      要一个不一样的结果,首先要能够承受过程的不一样。而且要有粗细两套战略规划。但是事情的变故可没等我做好这些铺垫。
 
      正好网络泡沫破灭之灾开始降临,我们这些网络之上的小跳蚤首先遇到冲击,人们突然开始怀疑网络,业务很难进展。利益和权利加上即将毕业的真正的工作压力,终于使工作名存实亡,1999年前后对于退学创业的学生无论如何社会是不会认可的。赚不到钱,矛盾肯定要激化。大家都想做山大王,谁都想说了算坚持下去的希望终于在大家相互抱怨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谁看谁不顺眼的分歧中分崩离析了。
 
      这中间的种种变故让我从以前“天下多男人,皆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多姊妹之群”的简单人际观走出来,开始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和关系变化。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变得少言寡语了,并且从大大咧咧、外表张扬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懂得思考的人。
 
      不记得哪个哲学家说过:真正的人的自我觉悟的生命其实是从会思考那天开始的。我没文凭,事业也丢了,我一无所有了。时钟一般丁冬丁冬又回到原点,我想人生可能有很多的原点和轮回的。
 
      这样,随着工作室的结束,我也彻底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人,艰苦的马拉松式的人生序幕才刚刚拉起来。之后我经历了大约半年的调整,走上了找工作糊口的道路。我找工作也是按照自己当时的设计进行的,走得绝对是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让我痛并快乐者。
 
      2005年春节我在上海拼搏了4年之后终于踏上故土,家乡的山水形态依然但人已而立之岁了。长期的漂泊早已改变了我的身份烙印,那里都不是也哪里都是我的驿站了,正如我当时下火车时说过的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
 
      找工作其实就是一种职业者的角色实践,也是创业的人生的一部分,曾经想边打工边创业,但还是没能变成现实。从青岛来到上海,只是很无奈和偶然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让我对创业、学习、就业、以及职业四者的角色了解更多了。
 
      失败之后:我是不适合创业的
 
      想起这段经历,甚至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好象不是真的,当时意气风发的我已经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人生从另外一个方面给我固有的多面性。我依然很怀念这段经历,起码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次有差异化的人生。也许我还会选择创业,但是我必定更加理性和稳健,重要的是更加专业性的去操作。
 
      我时常在给自己找原因,失败的原因其实很关键,这么长时间一直在一个打工者的角度上来看这段经历,也看包括我在内的四个合伙人。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人在价值上绝对是分层的,从创业的角度来分析人其实是分成四类的:创业的,职业的,学习的,就业的。不一样的人可以选择不一样的道路,但是必须进行职业检测,小心小心再小心。四类人群的特点和职业出路是有差异的,很关键的决定因素包括精神因素、性格因素、行为因素、情感因素等四个价值因素。这当然在我进入咨询公司之后才知道,人也是有很多的盈利模式的,比如边打工边创业,边学习边打工,边学习边创业等等。多样的职业选择社会就多一些商业的模式的,因为这些个人事业最终都要放大成社会的事业或者企业单位,而事业和企业单位的盈利模式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我们总是在学习的类型里折腾,怀着的是一颗就业的心在创业,当然要出问题,我们仅凭好玩和年轻的冲劲在做事,没有规划,没有定时间进行检讨,没有成本、积累与发展的意识,甚至有点不思进取的味道,草寇式的松散模式根本不是什么经营,那只是随着网络泡沫膨胀起来的小泡沫。光有点子是不成的,一个真正的创业人是要足够耐力的,而且表现出一种步骤感和成长过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自我管理的强烈意识,主要表现是一个创业者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和坚定的生活规律。我在这些方面都不具备创业的基础条件,在创业的四个价值要素里我只具备了精神要素,而性格因素、行为因素较为缺失,情感因素也需要极大的提升。
 
      更多的人容易变成就业者的角色,但是要变成创业者还是需要一些转变的,这些转变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