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我不经意的创业故事

我不经意的创业故事

  我看了不少《程序员》上的创业故事,主人公多是踌躇满志,磨刀霍霍,经过一番拼杀之后,有的壮志得酬,有的无奈夭折。UMLChina和我的故事却没那么“壮烈”,似乎是不经意间一步一步走过来。五年在这个行业是一个不短的时间,UMLChina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我也想把UMLChina这五年多的故事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从UMLChina起步

  1999年6月,我还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做电子商务开发,从asiaalien的“窗外软件工程”上第一次知道了UML。整天和编码环境、SQL语句打交道的我,一下子眼界开阔了,开始学习并尝试在项目中使用。因为当时找了很多资料,并觉得这些资料很有价值,就萌生了建网站和大家共享信息的想法。

  “中国UML播种机”就诞生了。当时中文的UML网站非常少,所以很快引起大家的注意。一开始,UMLChina只是提供一些文档的下载链接,每天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去找文档,阅读后分好类放上去,还有一些朋友寄来自己原创的文章。UMLChina开始是一个“软件工程文档基地”,但到2002年后,相关书籍开始呈爆炸性增长,团队获得帮助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部分服务就淡化消失了。后来,“软件工程”四个字也从UMLChina首页消失,不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软件工程,而是因为“软件工程”这个广义的概念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UML播种机”的名字也不再使用,因为已经过了播种的时候。现在的UMLChina聚焦到了一直专注的“方法”上。

  我的第一次创业应该不是UMLChina,而是在Internet泡沫最盛之时,我花了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模仿Thirdvoice(第三声音,被《财富》评为1999年最酷的公司)开发了的软件“即时贴”,这是一个能任意在网页上发表评论的软件,如果你在某个网页上留下了你的评论,装了该软件的用户浏览到该网页时,也会发现你的评论,其实这些评论都集中放在服务器上。不过,最终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没有一个成功的。鼻祖ThirdVoice于2001年4月也停止了服务。

  “初试创业”虽然失败了,但创业的心情已经不可抑止。以前我并没有把UMLChina当成一份职业,而只是一种爱好。我开始重新审视UMLChina,为它添加上新的功能。

  2000年6月,我开始为UMLChina添加论坛功能,一开始是简单的留言板,在2000年8月搬到smiling,成为其中的一个讨论组,第一年人数就超过了1万人。 UMLChina讨论组的特点是不删贴、防止特权。既然不能删帖,组长abug、mouri、vcc_cn、sealw等人更多时候只能为大家解答疑难。这种没有架子、率真的风格,有些人喜欢,也有的人不习惯离开了。在2004年,我决定把讨论组迁移到Yahoo Groups时,人数已经达到43,000人。

  2001年,《程序员》杂志创刊,令人耳目一新。当时我就想,也可以把一些UML、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文章变成一份电子杂志形式的技术资料,免费让大家下载,名字干脆就叫《非程序员》。《程序员》当时的口号是“软件以程序员为本”,就为《非程序员》提了个“软件以用为本”并保留至今。《非程序员》消耗我很多工作量,包括联系作者授权非商业使用,需要翻译、审稿、排版和发布。很多人为《非程序员》付出了劳动,而且是没有报酬的,只有一个参加内部训练活动的点数……同时,UMLChina不定期请一些国外的大牌专家来和大家交流。至今已有Martin Fowler、Scott W. Ambler王晓昀、Gerald Weinberg等40多位专家到UMLChina作讲座或交流。而且,全球只要发生了和UML相关的事件,UMLChina都尽力及时摘译报送。

  后来,UMLChina还与出版社合作翻译了《人月神话》并创下了销售记录,至今还魅力不减。《人月神话》也使UMLChina获得了出版社的信任,之后又合作了《人件》、《企业应用架构模式》等很多本书籍。不过,翻译的书,出版社只有相当少的一次性的翻译费用给译者,审稿的话就基本上没什么钱了,因此除了名声和巨大的满足感之外,并没有带来盈利和收入。

  可能有人要问?所有以上UMLChina的服务都是免费的,既不卖广告,也不代理工具,你又是如何支撑呢?

  聚焦最后一公里

  UMLChina创始的前两年,是用我的收入来维持,当时花费并不多,1年大约1万就够了(现在已经不够了)。现在也是用我的收入来维持,但我的工作已经变了,“软件开发顾问”是我热爱的工作,同时也是我的谋生手段。

  2002年初,我辞职开始专门打理UMLChina,并宣布对外提供训练服务。第一个选择我们服务的是阿里巴巴,偌由嫌蛮MLChina的名气作基础,没做什么广告,大家就纷纷找来了。最密集的时候,我曾10天内在北京4个地方做了8天训练。公开课也办了好些期,来的人也不少。

  但我却感觉这个方向不对了,这就不成了“培训中心”了吗?我变成了一个讲课老师。这不是我的初衷和兴趣所在。而且培训为团队带来的好处最多只是了解知识,说到真正能够上路,并没有多大把握。我感觉必须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且我也找到了,这便是“聚焦最后一公里”。

  这是我精心选择的能表达“最后一公里”思想的图。斐力庇第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报告胜利消息,虽然已是满身血迹、筋疲力尽,但他知道:没有出现在雅典人民面前,前面的路程都是白费。学到的UML知识如果不能最终“用”于团队的项目中,也同样是极大的浪费。而且事实上,这最后一段路最是艰难。

  因此,我决定把精力放在“研究UML相关技术的应用”上面,专注于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如果说到知识,从Booch到Fowler,从Jacobson到Cockburn,已经为我们奠定了深厚的基矗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技术化为真正的团队技能,使团队得到真正的收益。“最后一公里”还妙在:即使Martin Fowler亲自驾临,我也不担心被他淘汰了。就算每个人都买他的书,在“最后一公里”这个层面上,每个团队的特点是不同的,Martin再能干,也帮助不了这么多人埃另外,Martin Fowler也不是MCSE的培训师,随便集训一下就可以批量复制,而是需要艰苦的修炼。

  接下来的步骤是不断提高训练价格,把每个月上门训练的次数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问题。针对每次训练,都要花很多精力来研究团队的情况和当前项目的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顶级的服务。实际上,软件开发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专家专门研究解决,每次拿到团队给我的项目文档,都有强烈的感觉:我可以帮得到他们的!只要在一点上能够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就能起很大的作用。只要水平够,认识得透,确实能为团队带来效益,不愁没有人找你。

  同时,我还停止了“公开课”,把精力集中在上门为开发团队服务上。两年多的时间内,上门服务的软件组织已经到达70家,也确实为伙伴们带来了价值。正如广州的一位技术总监所说,“收获最大的在于技术人员的观念转变,而这种转变对公司的影响是深远的”。把服务记录翻出来,是一份非常值得骄傲的名单,但我们从不在网页上公布这些伙伴的名称,也不做推广,全靠信任和口口相传。我也非常感谢这些伙伴们,是他们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机会来实践、改进和锤炼技艺。

  UMLChina的事情显然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我的精力尽量集中在研究技艺上,其他事情能分都分出去。杂志、书籍有译者,新闻有专人负责,页面版面设计找比较得力的美工…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其中作了贡献,这些人很多我从未见过――UMLChina只是一个松散的网络协作平台。那如何联络大家?伙伴sealw曾说:联络就是think每到一个地方就请大家吃饭,虽是玩笑,确实也反映了事实,希望这种不经意的联络能持续下去,这也是一种“团队建设”吧。UMLChina的未来在于如何保持自己的风格,它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聚焦,同时,尽量保持非商业化。

  而我最大的瓶颈是技艺。我有时想:我要是有Martin Fowler那样的广度和深度的知识和经验就好了。我一直坚持建模和编程,以保持“身段”。部分是为开发团队提供支持工作;如果有时需要特地学习和研究某种技术,我就会尝试用这种技术来写一些UMLChina内部使用的工具。技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锤炼出来。也许在这个知识爆炸和Google的年代,25岁之后就不应该为学而学了。

  这就是我的“创业”故事。按照我的理解,“创业”是一种自我实现,衡量的指标之一当然是金钱。我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却也赚到了一些钱,不算非常多,但比打工要多。我有信心地和有志于此业的朋友说一声,这个工作是有前途的,因为软件开发越来越复杂,前线有太多难题等着有人研究解决。还有一个指标:工作中的快乐和满足感――十年前我在北大听王选教授作报告,他说自己一年365天工作,我当时想这还是人吗?现在,我理解了。

  编者点评:

  我们可能一下不能找到适合创业的方向,但是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也许经历几次挫折的通,最终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