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赚钱摇钱树:屡败屡战创大业
靠出租数以十万计平方米的厂房,成都市青羊区蛟龙工业港总经理黄玉蛟变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现在,黄玉蛟的企业每年产值近10亿元,为青羊区财政每年带来的税收逾2000万元,这样的业绩也让蛟龙工业港成为四川省民营企业宣传的重点。甚至绵阳、雅安等其他地市也向黄玉蛟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带着蛟龙模式去他们那里生根开花。
黄玉蛟原来的身份是成都近郊一个种地的农民,今天能够在商界崭露头角,与他屡
败屡战、不言放弃的性格密不可分。
“其实我创业时比很多人都更倒霉。”这个一度在土里刨食的农民企业家这样评价自己的创业史。
因为感受到土地在传统农业中产生的财富非常少,早年的黄玉蛟弃农加入了进城打工者的队伍,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初次创业遭遇“滑铁卢”
他走南闯北,甚至到过香港打工,一方面积累了知识,又存下了一些钱。有了点积蓄后的黄玉蛟像不少创业者一样,拿着10万元,急于想做30万元的生意。
最初,黄玉蛟看中了一个食品项目,他倾其所有开始建造工厂,想就此摆脱打工,做个企业家。当风风火火地盖起厂房后,他很痛苦地发现再也没有钱买设备和原料了。他想去找银行贷款,但当时贷款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条件近乎苛刻。
几番碰壁后,筋疲力尽的黄玉蛟只好看着自己的新厂房因无力维持而被拆除。这样一来,打工几年攒下的积蓄就烟消云散了。黄玉蛟不得不再次出门打工。
“造厂专业户”迎来转折
今天的黄玉蛟已经记不清楚一生中办了多少个夭折的工厂了。他回忆,2000年以前的创业都没有摆脱先造后拆的失败循环。每每盖起一座工厂,就再也没有资金去买设备、买原料,无奈中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新厂房随着财富梦想一起垮塌。造啊造,拆啊拆,这个农民出身的男人一再为厂房伤透了心,为自己付之东流的血汗钱伤透了心。
但做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梦想让黄玉蛟屡败屡战,低着头一个劲往前冲,直到2000年4月,黄玉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又积累了一笔血汗钱的黄玉蛟回到成都,看中了文家乡大石桥村土龙路边一家已经倒闭的乡镇企业,准备在这家乡镇企业的原址上再度建厂。
在村里的支持下,黄玉蛟很快就造起了厂房,这次,看着宽大的厂房黄玉蛟想出了一个缓解资金压力的新办法:他在报纸上打出广告,将用不完的厂房招租。结果应者云集,不到3天就租了出去,而且租金价格让他惊喜。头脑灵活的黄玉蛟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与其做企业,不如帮企业造厂房。
“厂房房东”造出工业港
黄玉蛟一了解才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因建厂房引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原来是很多创业者和中小企业面临的“通病”,不少企业都为此半途夭折。黄玉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陆续租下本厂旁边其他经营不善的乡镇企业,并与当地村民签订协议获得土地来造厂房出租。
在这个需要巨大投资的项目中,黄玉蛟更尝到了理念带动资金的甜头。本来没有什么钱的他凭借财富蓝图的勾勒,吸引了香港京龙公司、广州汇龙公司携资而来,组成成都蛟龙工业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造厂房出租,迅速扩大规模。
当6个多亿的厂房投资陆续砸进去后,黄玉蛟这个起初梦想仅仅为创办一个成功食品企业的农民,打造出了西部第一家民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成为140余家企业的“房东”,其中包括宝玛、富士电梯等知名企业。黄玉蛟的“房客”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瑞典等世界的各个地方。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舞台
两年前,一个创业者用每个月1400元的租金租下了蛟龙工业港200平方米的厂房,从事药业研究和生产,经过逐渐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在蛟龙工业港租下了20000平方米的厂房,成为一家发展态势良好的民营企业。据悉,目前租用厂房的有10%左右是个人创业者。
黄玉蛟感叹,工业港的厂房出租解决了创业者最大的难题。如果这个创业者是自建厂房的话,从买土地到投产,一个项目快的话也要一两年的时间,“小户人家拖不起啊”。唏嘘的语气中,不知道是不是又感受到了当年创业的酸楚。
据悉,目前青羊区正式启动了占地4000亩、投资达10亿元的蛟龙工业港二期工程,20多个招商铺面也在国内外为蛟龙工业港吸引着优质的企业,黄玉蛟的梦想还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