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女大学生农村寻创业支点

女大学生农村寻创业支点

    一边是乡村的呼唤,一边是城市的诱惑。到哪里寻找创业的支点?王淑敏、景晓辉、张万侠、段改丽、宋洁、冯丽丽、任洁如、李娜,这8位山西省农业大学毕业的女孩,做出了充满阳光的决定——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山西永济市农民协会8名女大学生来到了蒲州镇陈庄村。春耕在即,季节不等人。

    在陈庄村农资销售点,王淑敏、景晓辉、张万侠、段改丽、宋洁、冯丽丽、任洁如、李娜一边为农民挑选农资,一边介绍用法。村民李力春拿着买好的除草剂对记者说,在这里能买到放心的农资,技术人员还随时跟踪服务。

    永济是山西省重要的小麦和棉花产区。3年前,8名阳光女孩陆续来到这里,用她们的真诚和学识为农民服务,用她们阳光般的热情和活力,在黄土地上播撒下科技的种子。

    冲破阻力――到农村找寻创业的支点

    张万侠是第一个来蒲州镇寨子村工作的女大学生。从城市回到农村,她的选择曾引起不小的反响。

    2002年7月,张万侠从山西省农业大学运城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在运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周末,在回家的路上,张万侠遇到了永济市农民协会负责人郑冰。因为科技推广缺乏人才,郑冰正一路犯愁,看到张万侠,他眼前一亮:“工作找好了吗?”“找好了,下周面试过关就能上班了!”张万侠高兴地答道。

    “学的专业能用上吗?”郑冰再问。“用不上。”张万侠很遗憾。“那多可惜啊!家乡急需农业技术人员,这块平台大有作为!”郑冰的话,让张万侠陷入深深的思考:就业、创业,如何选择?

    回到家里,张万侠收到了学农经专业的同学冯丽丽的来信,讲述了她在河南洛阳市一家制衣厂工作的苦恼。由于工作和专业知识脱钩,上班第一周,她制作的几个考核表格全被否定,冯丽丽有种深深的失落。

    同学的失落,再次引发了张万侠的深思:在城市就业意味着从零开始,到农村就业专业知识学有所用。一边是家乡的呼唤,一边是城市的诱惑。犹豫再三,张万侠终于决定,回农村去,到农村寻找创业的支点!

    张万侠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女儿如今是有知识的“农民”,农村也能走出致富的“女状元”呀!看着女儿坚毅的表情,父亲开口了:“你试试吧,如果呆不下去,再回城里也不迟。”在家人和乡亲们不解的目光中,张万侠来到了寨子村。两个月后,曾在城市工作的女同学们纷纷来了。从此,永济市农民协会一下子有了8名女大学生。

    克服困难――在田野获取创业的力量

    面对前来推广技术的女大学生,一些农民很“不屑”:“刚从学校出来,懂啥?我们种了一辈子庄稼,还不知道地该咋种?”

    回到土地上的女大学生们,遇到新的挑战。2003年的一天,一位农民到科技中心买一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张万侠便拿出新型农药推荐:“超标农药国家已禁止使用,市场需要绿色食品。”话还没说完,就被这位农民打断:“能杀虫就行,你这里没有,俺去别处买!”看着他气冲冲地离去,张万侠眼里噙满了泪水。为了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的科普知识,8位姑娘准备在科技服务点开设培训课,经过一周的上门宣传,第一堂培训课只来了5个人。

    面对挑战,女大学生们用真诚和真才实学为农民服务。一次,景晓辉在张留庄村科技服务点搞服务。村里一位农民来买硝酸磷化肥。当得知他想作底肥用时,景晓辉说:“硝酸磷适合作追肥用,选底肥还是用生态肥效果好。”对方不相信坚持要买硝酸磷,小景急了:“你去试用,先不掏钱,我用工资给你垫着,效果好了再还钱。”结果,不到一个月,用生态肥的麦苗明显长势好。后来,这位农民专程给景晓辉道谢。

    由于实践经验少,8位姑娘常常遇到难题。去年6月,张留庄村民李力维焦急地找到王淑敏:“苹果树长了虫子,想配点药!”王淑敏拿过带虫的树枝仔细观察,疑是棉蚜虫。由于无法确定,王淑敏骑着自行车专程赶到市里农业局请教科技人员,确定是棉蚜虫后迅速配了药送到了李力维家中。为尽快进入“角色”,姑娘们一有时间就互相讨论问题,无法解决的就请教专家。冯丽丽每次下地,都带着一个小本本,3年中已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任洁如说,在学校学的多是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不断成长!

    施展才华――给村民带来收获的喜悦

    永济是运城市的小麦主产区,但近年来农民普遍种植的是本地品种,亩产不高。农民协会引进了“陕农981”新品种,但一些农户不愿试种,姑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寨子村村委会的支持下,姑娘们搞了30亩试验田,去年夏天亩产量比本地品种高出100多公斤。王淑敏笑着说,今年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多亩。王庄村全村有500多亩棉花地,每年春季,棉农按传统的种植方式将种子直接下种,容易出现苗弱现象,冯丽丽通过在市里学习引进了农药加肥料与种子拌种的种植方式,棉农薛建学当年棉田每亩收入比以往高出700多元,“俺是科学种植方式的受益人,现在,新种植方式已被乡里的‘土专家’采纳了!”

    村民们说,在这广袤的田野,8名女大学生如灿烂的阳光,时刻感染着村民们。农闲时,姑娘们会组织农民参加唱歌、演讲、体育活动。王庄村村民李远宏说,8名女大学生的到来感染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快乐不言而喻。寨子村有几条巷道,坑洼不平,去年9月,姑娘们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整修道路。起初,小伙子不情愿,姑娘们就分片先带头干起来。第二天,村里年轻人都加入了修路的队伍中。看到很多小伙子闲在家里,姑娘们鼓励他们多学技术,勇于创业。去年,10多名小伙子外出打工,村民李晓俊还承包了村里的10亩桃林。村里年轻人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与寨子村男青年的接触中,张万侠、冯丽丽、段改丽分别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冯丽丽说,在城市工作自己有过向往,但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归宿。

    在农村工作,8名女大学生每月的工资收入仅有200元。郑冰感慨:她们原定的基本工资是500元,由于农民协会科技推广刚起步,经营困难,她们主动提出每月只拿200元,“先创业,等条件好了再说”。姑娘们说,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她们实现了人生价值。

    谈及未来,8名女大学生憧憬美好。她们说,永济农村的土地逐步进行整体规划,对土地实行精细化耕作,向土地要效益,在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眼下,寨子村已规划了1000亩生态示范园,准备种植经济林。“通过科技服务推动农民致富,俺们的路也会越走越宽!”任洁如说。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