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玩具大亨的家族梦
在许多亚洲国家引人注目的那种家族式大企业是否将现身中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进行了案例分析。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吴家祠堂“重见天日”是件大事:这座祠堂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在文革时期曾遭破坏,当时族中老人把吴家族谱藏起来没让红卫兵抄走。老式大家庭曾经作为坚强的后盾培养出商界和政坛名人,却遭到红卫兵的嗤之以鼻。
谁让吴家祠堂重见天日
吴家祠堂里挂满红绸与彩旗,爆竹声声驱妖避邪,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拥入香烟缭绕的正厅向祖先的画像鞠躬。在这个日子里,迎送宾客、率众穿过街道的主角是吴振旺,是他——中国的“性玩具大王”修复了祠堂。
祠堂入口处张贴着捐款榜,吴振旺的名字高居榜首。在温州市的永强镇,他们是人所共知的最富有的吴姓人。他的产品有伤风化?那没关系,他经营得不错,在温州,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族人签到处,他们不仅自豪地指出了吴族长的名字,还说出了他三个儿子的名字。在三个儿子的协助下,他控制了中国相当大份额的“成人用品”生产、内销与出口。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家族企业。
参观吴氏企业
吴氏企业的陈列室有如小型的性用品博物馆,吴振旺的长子吴威(音)带着参观者,只在陈列的第一部分——“古代性文化陈列”做短暂的停留,然后就进入产品陈列部分。而生产线对普通参观者则是保密的。
吴威说,尽管薪水高于别的企业,但仍有1/3的求职者在知道他们将来要在工厂生产什么之后收回了申请。
不过吴氏企业认为,他们的产品促进了婚姻和谐。现在性用品商店在中国城市里已经很平常。
1992年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在上海开业,吴振旺抓住了机会,通过活动得到了在温州生产性用品的许可,由于其它地方还不敢跟进,吴氏企业垄断了生产,而且由于海外的强劲需求而迅速扩大。
中国家族企业崛起靠智慧
20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的现已形成较大规模,这使人们怀疑,在许多亚洲国家引人注目的那种家族式华人大企业将现身中国。
上世纪,亚洲一些大型华人家族企业凭借与官方的良好关系取得市场垄断权从而兴旺发达起来。而中国的家族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更多地依靠智慧而非官方的庇护或国有企业所享受的那种低息贷款。
吴氏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性用品制造商。吴威说,他的公司依旧占据着60%的国内市场,但价格和边际收益正在下降。
吴氏企业努力适应中国性玩具行业的迅速演变,吴氏三兄弟各自经营企业但相互依存。老二吴辉的公司专门负责吴氏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他认为,只有使公司的各个品牌增值才能保持盈利。
为了做到这一点,吴辉说,公司将在全国建立连锁店,与那种又小又脏的“成人保健”商店不同,特许经营店将用统一的标志,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计划在全国开1000家,每个省会城市至少两家。在上海还将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吴氏产品经销商的培训中心。
成长的烦恼
尽管在不断壮大,但吴氏企业在温州的工厂只算得上是一个中小企业,把它做大做强在中国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中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民营企业创造,但中国公司五百强当中只有15%是民营企业,它们的资本加起来不足五百强资本总额的3%,没有一家跻身前五十名。
近年来,中国的若干著名民营企业家先后锒铛入狱。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管理混乱的灰色市场上可以大把大把地赚钱,他们很少相信或尊重法规,他们的财富来源都有可疑之处。许多人宁可避开新闻媒体的关注,设法把收入转移到国外。
家族企业的另一个障碍来自继承者。59岁的老吴赶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有了三个儿子,但他的三个儿子各自都只有一个儿子。这样一来,假如他们当中有人缺乏经营头脑,或者不堪忍受经营性玩具的尴尬,那就难办了。
不过,中国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富无视计划生育政策,只要交得起罚款,他们想生几个孩子就可以生几个。
中国的成功民营企业是过去几年间才建立起来的,第一代向第二代的延续是个新现象。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会更加微妙,但还要再过几年才会出现。中国企业联合会今年发表的报告称,“相当大一批”家族企业后继乏人却又不愿把经营权传给外人。而假如不答应给予有分量的股份,这些企业就很难聘请到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吴晓是吴辉的小弟,作为吴氏企业的“少壮派”,他完全赞同向有才干的雇用者奖励企业股份,“家庭式所有权妨碍企业的进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