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中产”咋这么难
恢复高考后,笔者上了一所还算有名的大学。那时觉得“大学生”无限大,自己以后肯定要进上流社会了。毕业后,当了小职员,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根本不具备上层人士的禀赋,退而求其次,力争打入中产行列。但近年来媒体陆续公布的中国“中产”的标准实在让人气馁——自己倒觉着离中产越来越远了。
几年前,中国媒体开始关注中产阶层问题。记不清是什么研究机构或是什么媒体提出,“中产”的标准是年收入四五万元。认真算算夫妇两人的月入,沾沾自喜了一阵,觉得离中产不远了。可好容易达标了,媒体又说“中产”标准提高到8万了,只好再咬牙熬几年。最近,有媒体和调查公司合作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总体年收入水平20万元以上,即可算中产群体。”这下,夫妇两人收入加在一起,连半个“中产”都够不上。不过,据说挣不到这么多钱,也有“通融”办法:弄张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卡,或开一家雇15个工人的买卖,或买辆20万元以上的私人轿车也都能算“中产”,可这也都不是容易事呀。
笔者自忖,德不及上品,才不过中人,时运又差,混不上“中产”,也能释然。可环顾同时代的同学、亲友,有学理工的,有学文史的;有考研的,有留学的。走仕途的,不少已是司局长,做学问的也多是教授了。可能当上“中产”的,也是凤毛麟角。有权威统计显示,如今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才俊收入最高,但其中半数是工资外的外快。一个社会,当司局长、做教授的工资都够不上“中产”,实在是令人担心。顺便说一句,按现行工资标准,即使当了部长,年工资收入也不够“中产”。
所谓“中产”(MIDDLE CLASS)是个洋概念,通常翻译成“中产阶级”。最初,中产阶级是指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所以旧时也有译成“中间等级”的。后来,美国人借用这个词,泛指中等收入者,并自称美国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可能因“阶级”一词在中国带有特别强烈的政治色彩,不可滥用,所以在中国,有人将其改称为“中产阶层”,还有媒体干脆称为“中产人群”。多年来,不少中外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试图给“中产阶级”规定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据笔者所知,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确切定义,至少美国联邦统计局公布居民收入情况时,不使用这个概念。但美国芝加哥大学全国观点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2002年年家庭收入在2万至4万美元的美国人中,50%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或叫工作阶级(WORKING CLASS)。而家庭年收入4万到6万美元的美国人中,近4成认为自己属中产阶级或工作阶级。看来在美国当“中产”要容易些,两万美元还不到中国的20万元人民币。
中国人的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正向更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在这过程中,中国需要造就一个庞大、稳定的中产阶层。这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十分必要。问题是怎样造就和造就怎样的中产阶层。媒体和经济学家们怎样说,有他们的自由,但决策者必须心里有数,应按中国现实情况,合理划定中产阶层的氛围,并利用政策手段培育这个阶层的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