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IT创业人物:新蓝电脑张怡军
PC在中国比较普及不过十年,新蓝电脑总经理张怡军作电脑已经20多年。在电脑行业,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有这么长的历史,也很少有人有他这么多的故事。
他承包的经营部曾经做长城电脑的销售占到了长沙市场的一半份额,当他因为跟老板不合甩手离开,一年以后这个经营部倒闭;辞职出来的时候,张怡军只带了几个人,几万块钱,四年以后他买下了七层楼作办公场所;他曾经想退出具体经营,选了一个经理人来管理,两三年后又把经理人开掉自己重新开始管理;张怡军说自己努力奋斗是因为“天生命苦”,说自己没有远大理想,退休以后就想找一帮朋友,去农村自己种菜养猪……
一怒辞职
1983年,张怡军从西安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分配到了长城集团。先做了半年技术,然后被分到供销科做销售,那时候不以销售业绩衡量人,但张怡军确是做得不错。1991年,张怡军个人承包了一个经营部,靠挂在长城集团卖电脑。
承包经营部的人不止一个,但都没有张怡军做得好。张怡军给自己的销售人员都配了BP机,还在外面做广告,销售业绩上来就给大家发奖金。这些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但却引起了单位领导的不满。领导总是批评张怡军,张怡军一气之下,愤而出走。
这时候的张怡军年近三十,却丢失了单位。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和几个人按照合资股份制(张怡军个人持股超过50%,后随着配股降到40%左右)成立了湖南新浪潮电脑开发公司,主营电脑耗材和兼容机装配。1996年,新浪潮在长沙天心电脑城对面买了7层高的办公大楼。同年,公司销售额十几亿,销量占市场PC的三成,成为湖南全省规模最大的电脑公司。
1997年,PC业界刮起品牌旋风,新浪潮也推出了“新蓝”品牌。1998年“新蓝”电脑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成为省内第一家拥有自已品牌的电脑公司。这时候,新蓝已经有了300人,年产PC30万台。
新蓝从一开始就立足在全国,但张怡军知道,做全国品牌在湖南不可能。2001年国庆,新蓝将全部生产环节搬到了深圳。
在深圳
搬家前,有三个地方可供选择:北京、上海和深圳。张怡军认为,对品牌PC来说,北京上海的优势在后端(销售),深圳的优势在前端(生产)。最终让他选择深圳的理由是:深圳有IT方面的品牌优势,东西打上“Made in SHENZHEN”让消费者放心;深圳有人才优势,大家都相信深圳是个高薪的地方,说服别人来深圳总要容易一些;深圳的信息反馈速度快,晚上喝酒聊天的人都是IT圈儿里面的。
公司内有人反对,认为离开湖南,公司整体搬到深圳风险太大。但新蓝到底搬了,从决策到搬家只用了一个月。张怡军说,公司里其他人的意见自己会听,但到底搬还是不搬这些意见他不会考虑。他会自己收集数据,自己考虑。
张怡军自己评价,新蓝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几乎每年的产销量都翻翻。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几乎没有向银行贷过款。资金来自自身滚动。张怡军控制着新蓝消费的速度,始终让它走在增长速度后面。别的私营公司赚了钱就分掉,新蓝有100块的利润却只分20块。
新蓝把自己定位在更适合国情的国内品牌,在张怡军看来,国际大品牌的渠道希望越规范越好,他们卖的产品偏重于质量很高但对价格不敏感的那部分。而新蓝生产的则不同,他们的产品更想着老百姓,也就是说,性价比更高。
“一台电脑,100年不坏有必要吗?”张怡军问,“新蓝的产品能保证3年不坏就可以了。”三年不坏与一百年不坏的价格差距很大,就好像普通民用硬盘可能只需要400块,而同样容量的军用硬盘则需要20000块。张怡军说,这是产品开发理念问题、市场定位问题,而不是技术水平问题,这也是新蓝的市场空间所在。
同样,对国内大品牌新蓝也不准备直接上马厮杀。张怡军说,新蓝跟联想比就像游击队跟正规军比,新蓝要向联想学习,同时,去找到联想关注不到的市场。
在员工待遇方面,张怡军说新蓝的工资在深圳属于中上等,他说不喜欢剥削工人——“剥削大学生的利润率高多了”他笑称。
民主与独裁
新浪潮从成立开始的企业口号就是“商道即人道”,意思是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但后来张怡军觉得不对,怎么很多好人办的企业也垮了,很多坏人的企业也在大赚呢?
现在张怡军相信,做人诚信只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充分条件来决定企业的成败,比如执行能力、公关关系能力、专业能力、战略制定能力……这四个能力,只要具备两三个,就是一个好的企业家了——张怡军正在利用周末就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平时经常看卡耐基的著作,这些都是他从书中找到的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创业十几年,新浪潮和新蓝的事情都是张怡军自己决策,决策不是没有事务的时候,但都不大。张怡军说自己不是个固执的人,他会听却别人意见,但最后在公司内部执行的是“民主决策,独裁执行”。
当年跟张怡军一起创业的老伙伴基本上都退出了经营一线,拿着股份回家等待分红去了,张怡军却还是放不下,坚持留在第一线。他也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张怡军对接班人的要求就是有信誉,外加上面的四点。几年前,新蓝曾经请过一个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一两年下来张怡军觉得效果不好,最终还是自己接过来做。
退休生活
张怡军不敢说自己成功,因为他怕觉得自己成功了就不再像现在这样努力。他说,自己这样做下去,到退休那天就算是成功。
当初创业是出于意气,并不是为了钱。现在张怡军有了很多前,更把钱看得很淡。别人骗了几百万,张怡军也只是笑一下。他的原则是绝不跟客户、员工计较。他说,开车的人总会撞车,修车有什么心疼?
跟大多数电脑公司的老总比起来,快五十岁的张怡军岁数已经算是很大。张怡军开始觉得做一个管理者会很累,而作投资者每年可能只累几天就行了。
退休以后的生活,张怡军已经想好了。自己要找一帮朋友,到农村去承包一片山,种菜养猪,彻底回到自然。白天在体力劳动中出汗,晚上跟朋友一起喝酒打牌。
张怡军总是说,自己远大理想是没有的。自己出来创业,坚持做管理,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喜欢做事情,喜欢挑战。张怡军的夫人总笑话他是天生命苦,家里可以请保姆了他不请,家务活也要自己做。有的人喜欢懒洋洋地过日子,有的人就是喜欢苦干,张怡军说他的习惯就是,如果收编没有事情可做,他会很难受。
他承包的经营部曾经做长城电脑的销售占到了长沙市场的一半份额,当他因为跟老板不合甩手离开,一年以后这个经营部倒闭;辞职出来的时候,张怡军只带了几个人,几万块钱,四年以后他买下了七层楼作办公场所;他曾经想退出具体经营,选了一个经理人来管理,两三年后又把经理人开掉自己重新开始管理;张怡军说自己努力奋斗是因为“天生命苦”,说自己没有远大理想,退休以后就想找一帮朋友,去农村自己种菜养猪……
一怒辞职
1983年,张怡军从西安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分配到了长城集团。先做了半年技术,然后被分到供销科做销售,那时候不以销售业绩衡量人,但张怡军确是做得不错。1991年,张怡军个人承包了一个经营部,靠挂在长城集团卖电脑。
承包经营部的人不止一个,但都没有张怡军做得好。张怡军给自己的销售人员都配了BP机,还在外面做广告,销售业绩上来就给大家发奖金。这些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但却引起了单位领导的不满。领导总是批评张怡军,张怡军一气之下,愤而出走。
这时候的张怡军年近三十,却丢失了单位。带着仅有的几万块钱和几个人按照合资股份制(张怡军个人持股超过50%,后随着配股降到40%左右)成立了湖南新浪潮电脑开发公司,主营电脑耗材和兼容机装配。1996年,新浪潮在长沙天心电脑城对面买了7层高的办公大楼。同年,公司销售额十几亿,销量占市场PC的三成,成为湖南全省规模最大的电脑公司。
1997年,PC业界刮起品牌旋风,新浪潮也推出了“新蓝”品牌。1998年“新蓝”电脑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成为省内第一家拥有自已品牌的电脑公司。这时候,新蓝已经有了300人,年产PC30万台。
新蓝从一开始就立足在全国,但张怡军知道,做全国品牌在湖南不可能。2001年国庆,新蓝将全部生产环节搬到了深圳。
在深圳
搬家前,有三个地方可供选择:北京、上海和深圳。张怡军认为,对品牌PC来说,北京上海的优势在后端(销售),深圳的优势在前端(生产)。最终让他选择深圳的理由是:深圳有IT方面的品牌优势,东西打上“Made in SHENZHEN”让消费者放心;深圳有人才优势,大家都相信深圳是个高薪的地方,说服别人来深圳总要容易一些;深圳的信息反馈速度快,晚上喝酒聊天的人都是IT圈儿里面的。
公司内有人反对,认为离开湖南,公司整体搬到深圳风险太大。但新蓝到底搬了,从决策到搬家只用了一个月。张怡军说,公司里其他人的意见自己会听,但到底搬还是不搬这些意见他不会考虑。他会自己收集数据,自己考虑。
张怡军自己评价,新蓝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几乎每年的产销量都翻翻。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几乎没有向银行贷过款。资金来自自身滚动。张怡军控制着新蓝消费的速度,始终让它走在增长速度后面。别的私营公司赚了钱就分掉,新蓝有100块的利润却只分20块。
新蓝把自己定位在更适合国情的国内品牌,在张怡军看来,国际大品牌的渠道希望越规范越好,他们卖的产品偏重于质量很高但对价格不敏感的那部分。而新蓝生产的则不同,他们的产品更想着老百姓,也就是说,性价比更高。
“一台电脑,100年不坏有必要吗?”张怡军问,“新蓝的产品能保证3年不坏就可以了。”三年不坏与一百年不坏的价格差距很大,就好像普通民用硬盘可能只需要400块,而同样容量的军用硬盘则需要20000块。张怡军说,这是产品开发理念问题、市场定位问题,而不是技术水平问题,这也是新蓝的市场空间所在。
同样,对国内大品牌新蓝也不准备直接上马厮杀。张怡军说,新蓝跟联想比就像游击队跟正规军比,新蓝要向联想学习,同时,去找到联想关注不到的市场。
在员工待遇方面,张怡军说新蓝的工资在深圳属于中上等,他说不喜欢剥削工人——“剥削大学生的利润率高多了”他笑称。
民主与独裁
新浪潮从成立开始的企业口号就是“商道即人道”,意思是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但后来张怡军觉得不对,怎么很多好人办的企业也垮了,很多坏人的企业也在大赚呢?
现在张怡军相信,做人诚信只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充分条件来决定企业的成败,比如执行能力、公关关系能力、专业能力、战略制定能力……这四个能力,只要具备两三个,就是一个好的企业家了——张怡军正在利用周末就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平时经常看卡耐基的著作,这些都是他从书中找到的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创业十几年,新浪潮和新蓝的事情都是张怡军自己决策,决策不是没有事务的时候,但都不大。张怡军说自己不是个固执的人,他会听却别人意见,但最后在公司内部执行的是“民主决策,独裁执行”。
当年跟张怡军一起创业的老伙伴基本上都退出了经营一线,拿着股份回家等待分红去了,张怡军却还是放不下,坚持留在第一线。他也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张怡军对接班人的要求就是有信誉,外加上面的四点。几年前,新蓝曾经请过一个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一两年下来张怡军觉得效果不好,最终还是自己接过来做。
退休生活
张怡军不敢说自己成功,因为他怕觉得自己成功了就不再像现在这样努力。他说,自己这样做下去,到退休那天就算是成功。
当初创业是出于意气,并不是为了钱。现在张怡军有了很多前,更把钱看得很淡。别人骗了几百万,张怡军也只是笑一下。他的原则是绝不跟客户、员工计较。他说,开车的人总会撞车,修车有什么心疼?
跟大多数电脑公司的老总比起来,快五十岁的张怡军岁数已经算是很大。张怡军开始觉得做一个管理者会很累,而作投资者每年可能只累几天就行了。
退休以后的生活,张怡军已经想好了。自己要找一帮朋友,到农村去承包一片山,种菜养猪,彻底回到自然。白天在体力劳动中出汗,晚上跟朋友一起喝酒打牌。
张怡军总是说,自己远大理想是没有的。自己出来创业,坚持做管理,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喜欢做事情,喜欢挑战。张怡军的夫人总笑话他是天生命苦,家里可以请保姆了他不请,家务活也要自己做。有的人喜欢懒洋洋地过日子,有的人就是喜欢苦干,张怡军说他的习惯就是,如果收编没有事情可做,他会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