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求职指南 - 人才缺乏:扼住汽车业的

人才缺乏:扼住汽车业的

从1957年国内第一部汽车下线,到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400万辆大关,作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汽车工业撑起了我国gdp增长的“半壁江山”。
    
     然而,2004年上半年,在经历了近两年“井喷”式发展之后,国内汽车业却急转直下。11月12日,德国大众公司监事会决定将其原计划明后两年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从之前的27亿欧元降低至21亿欧元,削减幅度达22%。理由是,“没有人能断定中国市场未来的走向”。
    
     是谁踩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刹车?汽车行业还将是人才市场的热门吗?汽车行业人才如何走过寒冬呢?作为国内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在上海,我们又能听到什么样的回答呢?
    
     从汽车市场来看,上海并没有在这场寒流中幸免。
    
     从2004年3月开始,受国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宏观调控、贷款门槛提高、市场竞争激烈、持续降价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等因素的影响,上海汽车销量不断下降。
    
     为了减少库存,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压缩产量,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继7月停产10天后,8月又分别停产1周。
    
     一些汽车生产企业甚至有计划地开始裁员。
    
     车市低迷才市火热
    
     然而,在了解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时,我们听到的又是另一种声音。
    
     “缺”、“缺人”……从汽车生产厂家、行业协会管理者到高校专家学者,这似乎是所有人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共识。
    
     人才的缺失,使得中国汽车业在关键技术核心上受制于外资合作方,在降价之后更无法在成本控制上得到突破。自主研发能力较薄弱,产业提升代价太大,大部分研发与技术核心以及知识产权仍掌握在合作或合资的外方手中,无论在整车还是在零部件领域,一旦涉及产品设计、部件更改等专利技术,大部分还是要靠引进外资联合开发才能解决。
    
     对于人才问题,上海汽车配件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水从芳一再强调:不是缺乏,而是根本没有“储备”。她表示,“汽车行业前两年快速增长之时,所有的技术标准、职业标准都滞后了,再加之中国汽车业本身起步较晚,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距离,有经验者自然成为企业间相互争抢的对象。”
    
     汽车人才的争夺在上海体现的非常激烈。据了解,目前上海有6家整车生产厂家,500多家汽配零件制造厂家,1300多家汽车销售企业,5000多家汽配流通用品装潢门店和5000多个汽车维修网点。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最近三天发布在上海各种媒体上的有关汽车行业的招聘职位,至少有300多个。一位在闵行工作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常会接到猎头的电话,数量还不少”,而且同一级别的职位,在不同公司薪资可能会差两三倍。
    
     上海汽车业的本地人才是很多新进入的外资公司和民营企业挖角的对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教授认为,“上海汽车人才的总量和整体水平较之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优势”。经过几年发展,一方面,以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为主导的轿车整车生产产量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通过项目一部分人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兴起自桑塔纳项目的上海汽车零部件配套业,现在与江苏昆山、苏州连成一片,成为国内最强大的零部件产业带,设计和生产能力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门槛提高入行困难
    
     随着国内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人才的需求翻倍增长,上海现有的汽车人才存量对于汽车业的发展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未来发展,急需要充实大批新鲜血液。
    
     入门门槛较高是中国汽车行业要解决人才问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介绍,在别的行业里,应届毕业生可能培训半年就可独立做项目了,“但在汽车行业,没有一两年的工作积累,根本不可能”。汽车零部件有上万个,生产工艺更是严谨到每个步骤,每一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容得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而且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将越来越高。有关人士认为,在短期内,汽车人才的短缺现象根本无法得到解决。
    
     上海汽车工业培训中心王映林副教授笑言:“汽车技术发展得太快了,学校教的、或是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在讲的东西,和我们企业里面实际在用的实在差得很远。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企业再培训和经验积累来掌握。”
    
     而更深层的原因,汽车产业链源头上的核心技术研发力量在短期内即使通过企业培训也无法得到改善。一位曾在上海大众工作过的工程师感叹:“老外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把最核心的东西教给你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项目,去摸索学习。”而这个过程,之前的十几年没完成,显然也不是今后三五年就可以完成的。
    
     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的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层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光是高学历人才,也包括了技师层级的。像上汽集团,除了实施将人才送到海外通过项目学习整车制造的先进核心技术之外,他们今年专门提出了万名职工技能提升计划,计划4年时间将其一线员工的技能平均提升一级,同时,他们还与多家高职、技校合作进行汽车技工的培训,将企业人才储备提前到校园里。
    
     利润削减服务决胜?
    
     采访中,上汽集团有关人士透露,“未来主战场将在营销领域。”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销售本身利润削薄,使得汽车厂家不得不将注意力从生产领域转向营销服务领域。
    
     2004年6月16日,南北大众汽车宣布联手降价,大众全系列车型集体价位下挫1.7%至11.7%,至此,“中国汽车业价格战真正打响”。
    
     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产品价格下调的双重挤压使我国汽车行业盈利水平受到了很大影响。从我国汽车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看,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汽车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行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也由2003年的1-7月92.68%下降到2004年1-7月的10.23%。据介绍,目前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保持在8-10%,而流通服务业的利润率大致也维持在这个水平,甚至在某些单项上更高。
    
     但随着营销服务领域受到关注,这一领域的人才缺陷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市汽车配件流通行业协会的水秘书长抱怨,“服务领域的情况更糟,制造业的人才优于汽车‘后市场’”。
    
     汽车后市场指的是汽车生产下线之后的整个流通领域,包括了零部件销售、汽车咨询、汽车金融、汽车保修、二手车交易、停车业、汽车广告、汽车俱乐部等等一整个体系。
    
     以零部件销售为例,从上海汽车配件流通行业协会去年所做的行业内摸底得到的数据看,上海汽配流通服务领域的人才结构层次相对较低,本科及以上只占到5.45%,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占了绝对比例———81.5%。从业者基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大多以自发形式进入行业。“对于汽配销售员,我们早几年就呼吁要持证上岗,但一直无法落实,行业发展很快,懂和不懂的都能做。”
    
     如果说服务领域将是中国汽车业又一个增值点的话,那么,是否能聚合起一支能提供专业服务的人才梯队将是“服务决胜”战略的关键点。
    
     寒冬时节人才需求在哪里?
    
     对于寒冬时节,上海未来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主流在什么地方?新出炉的《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职业分类指导手册》对上汽集团内部全体员工职业和岗位类型进行规范的划分,将上汽集团职业分类基本结构划分成6大类、27个中类、66个小类、209个细类(职业)、454个岗位类型,为集团和企业的人员配置、培训、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从岗位需求角度,上海汽车工业培训中心副主任蒋建华分析了上海汽车业可能的人才需求趋势:
    
     需求点更多的会集中在中高层级的专业人才。低层级的技工、操作员未来需求不会有很大的增幅。当然,高级技工仍然是紧缺人才,他们要求有快速的故障诊断能力、对物流生产线制造等有一定了解、跟企业现代化设备的发展保持相同步调,同时要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
    
     除高级技工外,高级人才队伍还指包括企业经营者、营销、财务、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在内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随着国际业务的迅速发展,国际经营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同时,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把握最新专业科技动态的高级技术开发人才队伍也是当务之急,这是使整车和零部件开发应用能力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
    
     另外,营销人才也还会持续紧缺。汽车营销人才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理解汽车的品牌和文化,一个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营销人员来运营汽车品牌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距离的。
    
     从中不难看出,汽车行业在急于控制成本的同时,也急于寻觅人才为其开拓下一个赢收增长点。
    
    
    



求职指南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求职指南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