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展毒瘤侵染展会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每年以20%—3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但会展经济“快车”载着“诱人的蛋糕”飞速前驶的同时,“骗展”现象也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一批有资金、有经验的“骗展”团伙。这些会展业的“毒瘤”,已严重影响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骗展事件回放
6月16日,离上海东亚展览馆“2004中国(上海)绿色交通工具展览会”闭幕还剩2天,参展商们却已所剩无几,16日下午5时,笔者来到展馆后门时发现,滞留在沪的参展商们正聚集一起,与展览主办方“上海协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的人员相互撕扯。
江苏三鑫摩托车有限公司经理江广愤怒地说,协申公司当初给他们发邀请函时承诺过,参展的都是电动车企业,但他们来之后才发现,展会上只有寥寥十几家电动车企业。而原来“2004中国(上海)绿色交通工具展览会”也变成了“2004中国(上海)绿色交通工具、地铁、轻轨及智能交通展览会”,简直就是个“大杂烩”。笔者搜集到了这场展览的4张门票,除了时间、地点一致外,每一张内容都不一样:有绿色交通的、有现代化铁路的、有智能交通的,门票上的组织单位也不一样。
6月15日,展览开幕当天,参展商就已深感受骗,于是要求协申公司退款,过程中双方发生冲突,参展商李剑被打伤头部与胸部。此后经过协调,协申公司与参展商于15日夜达成协议,承诺16日退还40%的参展费,并盖了公章。
但16日等待退款的参展商发现,协申公司带来20多人,威胁参展商说:“你还想要钱,弄死你!”“我对你们公司的地址很熟的。”
东亚展览馆常务副馆长祁伟分析说,现在会展业的“害群之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像协申这种公司把参展商骗来后,主要有三招:一是拖,参展商大多是外地的,在上海耗不起;二是打,用黑恶势力恐吓甚至殴打那些“不听话”的参展商;三是跑,收了参展费,一跑了之,根本找不到人。“他们先把人骗来再说,不计后果,反正有应对办法。”
骗展为何频发
一些专业人士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会展企业准入门槛低、对办展公司缺乏一定的资质认证,从业人员素质差,一些主办单位只管收管理费而实际并不管理都是导致骗展频发的重要原因。上海东亚展览馆常务副馆长祁伟说,现在会展业门槛很低,像协申这样的公司,租个房间,装几部电话和传真机,找十几个业务员,每天打电话到全国各地找企业参展,“蒙一个算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笔就走,事后你想找人都找不到。”
投资回报率高,是会展公司不惜“以骗求展”的最大动力。以协申公司承办此次“2004中国(上海)绿色交通工具展览会”为例,虽然只租出去100个展位,以每个展位最低收费5000元计算,协申公司收入50万元,扣除场租费9万多元以及一些材料、人工费用,还能赢利30余万元。
为牟取暴利,办展商不择手段。笔者在东亚展览馆采访协申公司法人罗文良时,发现此人跟参展商联系时用的是假名“罗京”,他说:“‘罗京’是我的业务名字。”祁伟说,连名字都是假的,可见他们准备随时捞一笔就撤的企图。
骗展亟待制度约束
频频发生的骗展事件,严重影响了整个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会展业专家认为,要杜绝骗展,除了加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外,对会展公司可以采取类似酒店的星级制度,规定新公司只能办一些小的展览,两、三年后,如果他们办展比较成功,就可以加星,提高等级,另外,会展公司要像装潢公司一样,有一笔真正的保证金抵押在行业协会,一出事就没收。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行政主管马红定说,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一个会展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出来后,所有展览都可以“套进去一算”,就可以得出对展会质量、展览公司的评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