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页”市场面临诚信危机
电信黄页整合出击长三角小本大利引来假冒最近,只要是有心人,就会发现关于黄页电话簿的新闻不断。“江阴黄页”状告“无锡黄页”,联通黄页在上海抢占市场,网通黄页打造网络黄页品牌、中国电信推出手机10城市黄页……有新业务推出的,有两公司围绕黄页打官司的;有中国电信欲“通吃”全国的,有其他运营商奋起反击的。甚至还提到了垄断与反垄断,这不得不让人对一向不太受关注的黄页刮目相看。
诚然,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黄页电话簿看似不起眼,而在通信业界似乎也没有得到像其他业务如短信这样的关注。
但是它的效益还是慢慢显现了出来。去年,黄页业务收入4.5亿元,增长率达67%。按照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苏南的说法,黄页业务近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率。
如此业务情况应该让人眉开眼笑,但让中国电信黄页头痛的是,好不容易培育的市场却被众多挣一票就跑的“李鬼”抹黑。而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众多竞争者,也让人平添烦恼。
8月26日,中国电信黄页在上海召开小规模的记者招待会,会上刘苏南宣布,9月底,公司将完成所辖中国南片21省的电信黄页业务,其中长三角一块是最受重视的业务区域,接着要做大互动广告业务,誓保电信黄页龙头地位。
小业务做成大生意
不管被称作“市潮也好,还是被称作“产业”也好;不管是单纯地被当作查询使用,还是按电信业界的说法是“第五媒体”,黄页的基本立足点———或者说这个产业的立足点———就是电话号码簿。
这么一个司空见惯的东西,自然不太引人注目,但在这个资源就意味着商机的时代,电话号码簿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坐在记者对面的刘苏南显得很年轻,但他在黄页业界的辈分很高,被下属戏称为上海黄页的鼻祖。1984年,刘苏南26岁就投身黄页事业,那年上海市电话号簿公司成立。
20年,上海黄页蓬勃发展。营业收入近几年已几乎占全国黄页收入的40%,成了黄页产业领域非常滋润的先行者。
但刘苏南看重的显然不止上海市场,据他介绍,目前全世界的黄页广告年收入已达200多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中,美国黄页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其广告收入在全国各类媒体年广告收入中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7%。在这个孕育了黄页的国度里,黄页正给其电信行业带来高额回收,以占整个电信业不到1/10的投入换来整个电信业1/4的产出,成为电信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8年,只有2亿多人口的美国黄页广告收入高达100亿美元,而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我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已突破1亿户)这一年的黄页广告收入只有2.78亿元人民币。就是在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黄页的广告份额也占到4%左右。国内黄页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告收入仅占广告业总收入的3%左右。
一方面,这是差距;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而有巨大空间的产业在现在的时代是越来越少了。
就此看来,称黄页业务为“暴利”业务也不为过。难怪各方黄页的开发都保持着兴奋的态度。不但固话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原固话运营商的黄页代理商都在这一市场上竭力渗透,抢占着份额。
“李鬼”让电信黄页感冒
本来,黄页是中国电信的“绝对控制地带”,但随着中国电信南北拆分,黄页业务也被分成南北两块,中国电信黄页辖中国南片21省,中国网通辖北片10省,还有联通、铁通等的进入,现在,虽然截至目前电信黄页还继续保持着“龙头老大”的地位。但很明显,它也感受到了压力。
中国电信黄页市场部业务经济倪勇就直言:发展是很快的,现在看上去是老三、老四,差六个月,可能还没感觉,差一年,很多企业可能马上起来了,差两年,就可能已经很成规模,那时再去打压就已经控制不住了。
更让电信黄页头痛的是,很多小的广告代理公司,假冒电信黄页的品牌或产品,到处行骗,销售时故意含混不清,误导企业。
刘苏南告诉记者,比如有个叫上海电黄广告有限公司的,简称“电黄”,人家以为是“电信黄页”缩写,其实与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据了解,很多杂牌公司和不法企业在假冒电信黄页的同时,往往还使出低价竞争的“杀手锏”。按照电信黄页正规的广告价格,可能一块名片大小的广告就需要3万块钱,而冒牌公司开出的价格也许只有3000块钱。如此低的价格实在诱人,再加上身份上的模棱两可,广告客户很容易就中了圈套。
“李鬼”们的前期投入只需注册一家有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即可,然后他们的业务员拿着仿照电信黄页的广告征集单上门拉广告。实际上,他们做出的电话号码簿都是抄袭现成的“电信黄页”,而且一般只印刷少量来应付客户单位。由于没有大量的信息采集费用和大批量印刷费用,靠印制这种低劣的电话号簿,一些个体出版者有时一次就能赚100万至200万元。“如果他拉到100个广告客户,他就绝对只印制101本号簿。”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其中的猫腻:个体号簿出版商就是通过减少发行量来赚取高额利润,而无法核实印数的广告客户永远不可能得到征订时承诺的广告效应。
由于个体“黄页”的冲击,许多单位上当受骗后,开始对各种名目繁多的“黄页”生疑,有的甚至不愿本单位的信息被采集。“黄页”市场,面临诚信危机。
电信黄页整合长三角市场
面对纷争不断的黄页市场,中国电信的策略是整和所辖21省和直辖市的市场,纳入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业务整合后,黄页业务从各地电信旗下统一到中国电信黄页之下,与各地电信共同为中国电信用户创造新价值。
刘苏南介绍,整合是分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江、浙、沪、粤三省一市,今年年初成功整合完毕。接着是福建、四川、重庆、江西、安徽和广西6省,年中已完成。接着是湖北、湖南等11省,会在9月底完成。
业务整合可以发挥其他黄页公司所没有的优势,电信黄页通过整合可以“联结买卖双方,共创信息价值”。为了打击“李鬼”,公司要求自己的业务员佩带中国电信标志的胸牌,带上中国电信工作证,合同上注名“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并敢于把印数也写进合同。
在刘苏南看来,全国业务一盘棋,使得全国企业都能享受一种“互动广告服务”,任何企业,只要拨打当地中国电信黄页客户服务热线,就能在全国的黄页上刊登自己的信息介绍。
而长三角肯定是整合后的重点市场,2003年黄页业务4.5亿元的收入中,长三角的黄页业务收入占到了55.32%。
如果偏僻地区业务员拉的广告能登上长三角的黄页,但业务收入可以留在当地的分公司,那么这个市场大有可为,长三角内部黄页的功用也不可小觑。
常州就有一个塑胶厂,把生意做到全国十几个地市,外面没有一个销售员,靠的就是中国电信黄页广告。甚至有企业将电信黄页称为他们的超级业务员。
目前,整合后互动广告的收入已经占整个电信黄页广告收入的30%左右,此外,电信黄页还打造了星空黄页网站,与纸质黄页放在一起做套餐,黄页广告做到全国互动,一地的客户可享受到全国服务,这样客户就可非常省心地做生意。
电信黄页如此重视这项业务,也是因为意识到了竞争的到来,随着“中国电信产业将逐步破除‘垄断坚冰’,增强竞争‘成色’”的大思路———来自中国信息和通信产业最高管理层———的贯彻,来自其他电信产业巨头的竞争压力就得重视了。
大势已定:黄页市场,特别是长三角的黄页市场,战火已经不可避免———而且,恐怕就在今年。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