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诱出机密,痛失代理权
戴先生是一个很有文化层次的商人,多年来一直订阅好几份营销报刊,并不时有一篇篇纵谈市场经营的文章见报。前不久,他在一本营销刊物上发现南方一家文教用品厂生产一种新型保健读书灯的消息,看完资料,他觉得这种产品新颖漂亮,既具装饰效果又具实用功能,如引进本地销售,一定能很快打开市场。为稳妥起见,他没有贸然和厂家签订代理协议,而是先汇款买来100台试销,结果很快卖光。接着他又进了两百台,几天内又销掉大半。正当他准备筹款做厂家代理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是一个女性,自称是四川雅安人,说自己是一名下岗女工,丈夫有病,很想推销一些时尚产品赚点钱补贴家用。并且说几次在报刊上看到他写的文章,得知他经销多种新奇特商品,能否以优惠价向她提供?戴先生当即表示可以,并迅速按对方提供的地址寄去了资料及产品价格表。此后几天内,这个四川下岗女工又几次来电,说看见她们那儿有人在卖一种新型保健读书灯,卖得很快,不知先生是否了解这种产品的厂家地址,如知道盼告知,还表示说一定不会忘了他。戴先生本是个热心人,再一想人家远在四川,反正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意,因此痛痛快快将厂家地址、电话号码及代理价格统统说了出来。
又过了几天,戴先生筹集了两万多元货款,打电话向厂家要求做本市代理时,却被厂家告知该市代理已有人独家买断,要进货请与她联系。然后告诉了他代理人的名字和电话,戴先生顿时懵了。
不久戴先生寄出的材料被退回。很快他就得知,原来所谓四川下岗女工正是与他在同一商场搞经营的一位女老板。该老板在经过试探后,确定他的电话不带来电显示功能,故而冒充四川下岗女工套取真实资料,之后迅速将这种新兴产品的代理权拿到了手。
再精明的商人,面对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异性求助时,都爱动恻隐之心,这使得自己无意中就会泄漏时刻保守的商业机密,中了竞争对手的圈套。希望经营者在与人接触,尤其是陌生异性打交道时,要多增加防范意识,少被甜言蜜语迷惑,须知人心叵测,商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