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订单农业诚信危机信誉第一关

订单农业诚信危机信誉第一关


     1月11日,北京通州区发生了一起北京关键仙人掌保健品公司十多名员工与当地9位仙人掌订单种植农民打斗的事件,打斗持续近半个小时后被警方制止。据悉,双方打斗的原因是该公司不按合同回收订单种植户的仙人掌。
    
     事实上,发生在通州的这一合同纠纷事件,只是目前“订单农业”这一新型农业产销模式面临危机的一个缩影,全国各省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份调查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业订单的兑现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
    
     “订单农业”面临诚信危机 实际上,“订单农业”在我国已有10年的历史了,它对保障企业和农民利益都是有好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目前正处于不断大面积地推行和完善的过程中。
    
     但十多年来,伴随着“订单农业”的推行,违约的现象也一直存在。特别是有不良商家以高额利润和产品包销作诱饵,诱使种植户种苗圈钱,甚至部分“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已与非法传销相当类似,而传销工具就是所谓的包销农产品。
    
     越来越多的违约现象已使得“订单农业”这种农业产业化模式越来越面临诚信危机,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介入农业,如果违约现象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和规范,在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很可能引发更多的纠纷和负面影响。因此国家有必要对违反订单合同的企业实行重罚,直至撤销企业的经营资格,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广大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保护“订单农业”的良性实施。
    
     农户与企业都可能违约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文军长期从事农村政策和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他认为,“订单农业”的违约主要表现为企业违约和农户违约,其违约的原因需要引起准备进入“订单农业”的企业的注意。
    
     “从我的研究看,兑现率只有20%左右,主要是农民的问题。”他认为,农民违约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农民过于分散,每个个体行为都不确定,企业面对分散的单个农民,也没有办法管理;其次就是农民的逐利心理。一般在签了订单之后,农民心里就有了底,至少是有保障了,但到了收获季节,如果市场上有了更高的价格,农民就有可能把按照订单生产的产品卖给价格高的收购者,进而形成违约,给经营“订单农业”的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除农民违约之外,企业也可能违约。龙文军把企业违约分为主观违约和客观违约两种,他告诉记者:主观违约表现在企业在一开始就已经想着要做假,带有欺诈性质。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第一年企业把种子放在一个地方推广,虽然只推广了几户,但效果非常好,结果第二年很多农户纷纷跟进,企业一下子就把种子卖完了,赚到了钱,但从此就“人间蒸发”了,这是典型的欺诈。显然,企业主观违约危害性非常大,给订单农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订单农业”的诚信和进一步的推广。
    
     而客观违约则表现在企业虽然想把“订单农业”推行好,但没有充分预测好产品的市场前景,造成亏损,最后没有能力收购合同产品。
    
     另外,政策导致的风险,企业也是无法控制的。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油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去年曾同农民签订的油菜籽订单总量是60万吨,但到收购时收上来的还不到六分之一。原因在于缺乏资金,按照企业生产能力,收购加工订单产品需要资金近20个亿,这批资金原本主要靠贷款来收购,但去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只能申请到小部分贷款,结果导致部分农户的油菜籽无处可销,最后只能烂掉,而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亏损。
    
     “80%的企业都面临资金问题,大多都要靠银行贷款来实施‘订单农业’”。龙文军认为,这就涉及到国家如何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问题,实际上国家也出台了很多规定,比如对涉足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给予免税和信贷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地方财力、企业资质信用和银行自身的原因等等,在资金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问题。
    
     要在事前采取多渠道避险 “要规避企业经营‘订单农业’的风险,首先要规范企业订立合同的行为”,龙文军认为,企业在订立合同时,如何更多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尤其在种苗的赊购、技术服务方面的配套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在合同中详细地体现出来。他举例说广东温氏集团的“订单农业”体系就做得很好:去年他们与养鸡户签订了合同后,却遇到了禽流感,鸡禽类价格一落千丈,但该公司依然严格履行合同,宁可自己亏损几千万元也不违反合同,依然按照合同价格来从养鸡户手里收购。
    
     其次,企业要引导成立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虽然国家对农民成立团体组织有所限制,但现在也在逐渐放开,据悉全国人大也正在讨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立法的问题,地方级的此类组织成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广西有一家公司在实施“订单农业”时,便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了罗汉果种植协会,这个协会既连接农户又连接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非常稳定的货源,同时在保证农户的利益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外,企业也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在做订单之初就需要把贷款的风险充分考虑到。而要防范国家信贷政策带来的资金风险,企业在刚开始做的时候,不妨先把规模做小些,不能贪多求大,以规避风险。实际上,在做了几年“订单农业”之后,企业往往就可以预见到将来会需要多少资金,并完全可以想办法把这些风险化解掉。
    
     而对于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当引导性地投入一部分农业保险的资金(现在农业保险已经越来越大范围地推广),从而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业内人士建议,农业龙头企业往往拥有几十万公顷的订单种植面积,这一风险一定要事先考虑到,才有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