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黑幕大揭秘
高考结束后,录取工作已经展开,于是花样翻新的招生陷阱也开始涌向考生与家长。一些违规招生的学校,往往抓住部分成绩欠佳的学生渴望读到尽可能好的学校这一心理,骗取学生和家长的金钱。为了帮助家长认清这些陷阱的真面目,让骗人的招术暴露在阳光下,我们结合有关资料,对一些招生陷阱进行了罗列,希望对考生和家长能有个警示。
在这个时候,有关考生与家长应该摆正心态,假如离名校的录取分数线有很大差距,那么就不应该再期望通过一些“旁门左道”来获得名校的入门资格: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陷阱一:走“私人”通道
●骗术特征:向学生家长收取“活动费”、“信息费”等,承诺“包办”上某大学。这些骗子往往对高考落榜生许诺:“只要交几万元,就包你上某某大学的热门专业。高考落榜甚至分数低于300分也没关系,照样可以上大学。我们与一些大学都签了协议,与校领导的私交也不错,是受校方委托正式招生,只要我们推荐,低分的考生照样可以上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入学后与统招考生没什么区别。条件是,每个学生先交1000元~2000元的代办咨询费,拿到通知书后再交x万元的咨询服务费。”
●相关提醒:整个招生政策是招办监督、学校录取。招办按学生所填的学校志愿将档案投递到相关学校,学校录取结束,对退档的要说明退档理由。在整个录取过程中,一切操作都很规范,学生找到学校或招办任何一方都是没用的。学生千万别相信可走“私人通道”这一谎言,以免上当。
陷阱二:“巧”搭名校背景
●骗术特征:一些名气较小的民办学校,为了达到招生目的,往往使用各种手段与名校搭上一点关系,提高自己的地位,抓住考生、家长想读好学校的心理。如一些学校在招生简章显眼位置写着某名牌大学的名字,而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写着分校或某培训中心等。
●相关提醒:事实上,这些学校和名校的所谓联系并不像家长学生希望的那样密切,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仅仅是挂牌而已,从师资力量到毕业文凭都和他们挂牌的名校没有什么瓜葛。
陷阱三:“老鼠”夸成“大象”
●骗术特征:一些民办学校为把学生“骗”进学校来,把一般的执教老师吹嘘成“经验丰富的教授”,将一般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夸大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等,给学生和家长造成极大误导。
●相关提醒:实际上,这些学校也许根本还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或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校舍是临时租来的,老师是临时聘请的,有的甚至因为实际招生人数太少难于开课,开学不久就宣布停课。
陷阱四:摇身变成高档
●骗术特征:一些学校还自行更换校名,使学校的档次看起来有所提高,误导考生和家长。如前段日子,一些专修学院将“专修”两字给去掉,一些职业学院擅自将其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上核定的名称做了更改,去掉了“职业”二字,故意误导考生。
●相关提醒: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识别一些虚假信息,注意关注招生办等权威部门发布的政策信息。
陷阱五:夸大毕业生就业率
●骗术特征:有的学校就在此做起了文章,制造不实的消息,夸大毕业生的就业率。一些学校常常声称100%的就业率,或者毕业时安排工作,事实的情况是安排的工作远远低于同学历层次,很多毕业生刚刚“就业”就出现失业或者待业。如央视经济信息联播2004年7月14日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某高校为了保证较高的就业率,竟然要求毕业生签订假就业合同。
●相关提醒: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一个学校实力的指标,也是很多学生在择校时一个重要的依据。有的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以虚假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招揽新生报考。等到学生毕业找不到确实可靠的工作时才发现上当受骗,已经来不及了。
陷阱六:隐瞒获得文凭的条件
●骗术特征:一些民办学校对学生取得文凭和就业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有的答应“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就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而实际上成人高校或自修高校都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学籍或单科合格证书才能毕业。
●相关提醒:那些故意隐瞒获得文凭条件的做法,很可能使学生上了学之后却拿不到文凭。
陷阱七:子虚乌有的“内部指标”
●骗术特征:“内部指标”是招生骗子惯用的幌子之一。他们往往声称自己有很硬的关系,考生只要出钱买他们手里的“内部指标”就可以上名牌大学。有些招生骗子则对考生和家长称,现在教育部批准一些高校自主招生,不经过省招办就可以直接录取。他们保证学生入学后即取得高校正式学籍,毕业后发正规普通高校本科文凭。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先交定金,等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再交剩余部分的钱。
●相关提醒:首先,高校招生从来没有什么“指标”,高招录取必须经过省级招生办统一录取并网上注册,这样考生才能取得正式高校学籍;
其次,高校的自主招生并不是“指标”,自主招生录取也要经过高校和省招办的一系列审批手续,而不是随便自由招生;
其三,如果考生和家长能够多个心眼找到当地招生部门核实真假,或者打电话到高校咨询,骗子自然就会露出马脚;
其四,考生和家长要相信高校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千万不要相信“分不够,钱来凑”的谎言,买来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假的。
陷阱八:假冒军校招生
●骗术特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和家长“上军校”的美好愿望,伪造军队招生公文、公章,采取造假、蒙骗等非法手段,大肆骗取钱财。他们有的扬言可花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就可以上军校;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高级干部、军队高级机关工作人员等身份,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为幌子,进行欺骗;有些不法分子为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会拿出“军队高级机关文件”、“录取函”、“录取备忘录”、“特招入伍批准证书”、“入学批准书”等材料。
●相关提醒:军校招生已于2003年按照国家规定与普通高校一样,全部实行了远程网上录取,由各省招办与有关院校通过网络完成录取工作。
军校招生不是军队单方行为,是国家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一部分,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要参加全国统考,统一录取才有可能上军校。其间,招生军校的情况、招生计划及录取结果都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是公开透明的。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落榜考生及家长求学心切,想通过花钱、托人找关系进入军校,这种侥幸心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