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陷阱--2
“手机市场的花活实在太多,消费者稍不注意就容易掉进商家的陷阱。”最近天津先河通信的负责人孙先生揭露了一些零售商销售手机的各种花活,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
售前的陷阱主要集中在广告上。孙先生说,有的商家在广告上标出的手机价格比实际进价都低,但消费者绝对买不到。以诺基亚3315为例,进价是600元左右,有的商家标价却是499元,但必须再购买200多元的配件,而这些配件的价值只有40多元。如果以这种形式卖出去一部手机,商家净赚100多元,而消费者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另外消费者对返券一定要慎重,有的返券是把消费者引入另一个消费陷阱。多看广告就会发现,凡是赠券的手机价格都不会很低,减去赠券的价格,消费者感觉手机很便宜,但当消费者使用这些返券时,还必须接受商家一系列的附加条件,如果不接受,这些赠券就作废---上当的是谁呢?
售中的陷阱还体现在赠送礼包和手机配件上。有的商家承诺购机赠送大礼包,并声称价值数十元甚至数百元。但实际上,这些礼品都是商家从外面订购的,而且包装盒也做得大而精美,里面装的多是充电器、电池之类。由于礼包的体积比较大,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其实际价值。一般来说,礼包的价值也就在40元左右,远不像一些商家声称的一二百元。而且,一旦这些赠送的配件出现问题,商家不给保修,消费者一般也不追究。
手机商的另外一个陷阱就是,在广告上标价很低,但销售时将手机的原装双电双充换成了单电双充或单电单充。由于很多手机型号的配置本来是双电双充,一些商家为了打低价吸引人就减少配置,甚至把原装配件换成了低价配件,消费者却不知情。有的商家还把型号滞销的手机作为低价品诱惑人,只要消费者购买其他的同型号手机,就得加钱。
至于售后的陷阱就是在维修上。孙先生说,手机维修不透明是业内通病,这就给一些商家造成可乘之机。商家用低价维修揽活,虽然也能把消费者的手机修好,但他们用次品配件充当正品,使用不久还会出现问题。以液晶显示屏为例,正品显示效果很好,字迹清楚,如果更换了次品,显示就会模糊,使用时间也长不了。还有的商家在维修时和顾客谈价钱,如果有获利,就规规矩矩地把手机修好。一旦顾客压价过低,他们可能就把手机上的好配件拿下来,从中牟利,再以修不好为由退还给顾客,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因此,建议消费者维修手机时,不能只图价低,应该选择有信誉、透明维修、拥有专业仪器的商家维修手机。(完)(来源:新华网)进入以商会友诚信论坛 更多防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