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打破信用管理体系瓶颈
调查显示:六成企业拖欠卖方资金专家呼吁:打破信用管理体系瓶颈
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相协调,中国信用活动的频率依然过低。昨天在沪闭幕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上,专家预测,这种不协调性,将促使中国信用活动的发展在未来几年进入“高频区”,信用管理体系也将由此面临突破。
中国信用活动的现状如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给出了一个基本判断:经济信用化率偏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不匹配。她介绍,经济信用化率是信用总规模,即包括债券、贷款和商业赊购款等在内的信用活动总和同gdp的比值。目前,中国的经济信用化率不到1,是信用活动不足的典型代表。从国际上看,日本这一指标超过100,属于信用过度;而美国介于3—10的合理区间。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信用活动一直呈增长趋势。根据一般规律,经济信用化率的上升,表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周期,未来几年信用活动将出现快速发展。
尽管信用活动的频率将不断增强,但中国信用管理体系的现状不令人满意。一项针对中国企业拖欠款项的调查显示,66%的客户因缺失付款意愿而拖欠卖方资金,11%的客户根本无付款意愿。目前,60%的企业虽然发展前景和业绩良好,但因为没有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和质押物,取得贷款必须获得担保。而作为信用活动“润滑剂”的担保行业实力较弱,限制了信用活动的展开。截至去年10月,全国共有担保机构984家,注册资金不到300亿元,总收入仅32.47亿元。
面对信用活动的频率不断向上突破,打破中国信用管理体系的瓶颈已迫在眉睫。根据国际经验,信用管理拥有公共和市场化两种模式。一个矛盾是,我国信用法规基本处于空白,不具备采用市场化模式的条件;由于各地信用活动发展差异巨大,全国统一的公共模式管理也存在难度。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钧跃就此建议,可以在若干城市建立市场化模式的试点。他认为,公共模式是一个短期过渡,在法律配套和政府监管的基础上,公共模式将在3到5年中完成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