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变局:北京“星巴克之父”离职的幕后
这样,加上原来持有的5%股权,美国星巴克总部就在上海星巴克中拥有了50%的股权,为此,美国星巴克动用了约合人民币1.76亿元的资金。
同时,美国星巴克在台湾星巴克也采取同样的形式,增持股份至50%,而动用的资金没有透露,但必定更多。因为目前,上海星巴克共有30家店,而台湾星巴克则有109家店。
而6月中,北京星巴克也传来另外一条重要的消息——在大陆享有“星巴克”之父称号的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星巴克北京的授权企业)原总裁孙大伟已经离任。
惟独青睐中国
在绝大部分的海外投资中,美国星巴克总公司的策略就是只投资5%,同时收取专利金。以上海为例,据媒体报道,上海统一星巴克每开一家店,每月必须向星巴克美国公司支付38万元人民币的专利金。
这种意图很好理解,在海外的投资有风险,而让当地人掌控和运作更符合实际。同时,5%成为一种资本纽带,可以使星巴克总部和海外的公司保持风格一致。
这样,进可以增持股份,退也损失不大。而专利金则可以保持星巴克永远有利可图。也就是说,这种方式更像授权加盟,星巴克总部主要是指导,并不直接参与经营。
而美国星巴克增持上海和台湾两地星巴克公司股份以后,双方的合作方式,也从授权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这可以视为星巴克将直接参与经营。
台湾统一超商的公共事务处经理王文欣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仅仅几年时间,统一集团就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收益折合人民币接近2亿元。“我们拿了一个好价钱,还有了一个更强的合作伙伴”。
而对于美国星巴克来说,在中国上海、台湾两地投资行为的重大转变,也将意味着策略的变化。而王文欣表示,增持股份后,合资公司的管理层将维持不变。
90年代中期,星巴克开始布局中国,先是把星巴克香港和广东的代理权授予了香港美心集团,把台湾和江浙沪的代理权先后给了台湾统一集团,把北京、天津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的代理权授予了由一家风险基金公司创立的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
其后,三家企业在各自的地盘中各自表现。在香港,星巴克表现始终很一般,曾经在香港、上海两地都生活和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朱会泳分析,香港人似乎更喜欢热闹和嘈杂的茶楼。
而在北京,美国星巴克并没有占有股份,其开店的速度也非常快,目前已经超过36家,但是并没有赢利。
而表现最好的无疑是上海和台湾的星巴克。
台湾、上海:星巴克快速赢利
在台湾,1998年,统一集团获得美国星巴克授权,在台投资设立台湾统一星巴克公司,其中,统一超商、统一企业、美国星巴克分别持股50%、45%、5%,资本额约折合人民币4700万元,这样,统一集团合计持股95%,美国星巴克公司持有5%股权。
星巴克台湾第一家店1998年3月开业,到2002年年底,星巴克在台湾已经超过100家店,目前总计拥有109家店,平均每年开店数20家。5年时间,星巴克成为台湾最大咖啡连锁店。2002年台湾星巴克营业收入超过4.3亿元人民币,而且,在历经短短3年多的亏损后,2002年台湾星巴克取得了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的税前利润,而2003年预计盈利更可达2400万元。
而在上海,星巴克更是一个奇迹——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上海星巴克就变成了一门赢利的生意。
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日,注册资本400万美元,合资方为统一咖啡开曼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咖啡开曼公司”)和上海烟草集团卢湾烟草糖酒有限公司,但出资者全部为统一咖啡开曼控股有限公司,中方并没有投入资金。
也就是说,统一咖啡开曼公司在其中其实占有100%的股份,中方只享受极少的利益。
而在统一咖啡开曼公司中,统一超商、统一企业、美国星巴克分别通过旗下的海外子公司,占有50%、45%和5%的股份。即最终统一集团占有95%股份,美国星巴克拥有5%股份。
上海星巴克第一家店2000年5月开业,到目前已经发展到30家,其中上海26家,杭州4家。
从2000年5月到2002年的2月,短短1年零9个月时间,上海星巴克就开始赢利。2001年第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上海星巴克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人民币,2002年达到1亿多人民币,目前每天卖出的咖啡超过1万多杯。
无疑,在中国这三家被星巴克授权经营的企业中,统一集团发展最佳。
北京:“星巴克之父”离去
而此时,另一条新闻是——北京星巴克创始人、掌门人孙大伟悄然挥别了星巴克。
北京星巴克店,由美国星巴克授权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开设。而美大咖啡的股东方,主要是著名的海外风险投资公司——汉鼎亚太投资公司和北京农工商集团,其中,汉鼎亚太是主要的出资方和控股者。
在不同人物的表述中,关于北京星巴克的创立有不同的说法。
孙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是他成功说服了台湾汉鼎,同时为了顺利打入北京,他又找到了一家北京当地的投资伙伴——北京农工商集团。
而汉鼎亚太北京办事处资深副总裁王志坚的说法是,1995年前后,汉鼎亚太介绍星巴克与台湾统一集团合作,将星巴克引入台湾。后来在北京,汉鼎亚太找到两个合作者——一个是星巴克退休的创业功臣毛泽西,他经营咖啡豆的批发,另一个是孙大伟,他是最早把麦当劳引入台湾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汉鼎亚太请他做总裁。
也就是说,在汉鼎亚太眼里,孙大伟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孙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我是公司的管理者,但我不是最大的股东。”
这样分析,孙大伟只能是拥有一定的股权,但没有掌控权。
孙离职的说法之一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孙大伟今年56岁。但据了解,他的新动向却是要和他的弟兄去开创新的食品连锁事业。
目前,星巴克在在北京、天津一共发展到36家,从1999年1月,北京国贸大厦一层的大陆第一家星巴克到现在,4年半时间平均每月不足1家,开店速度明显没有上海快。
统一与星巴克共舞
在美国星巴克的总体战略中,显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已成为新的全球重要战场,而统一集团明显获得了它最大的青睐——既获得了投资退出的巨大收益,同时,也继续成为星巴克驰骋中国的合作伙伴。
而汉鼎亚太作为一家明显旨在通过退出机制获取收益的风险投资基金,此次却并没有获得美国星巴克的股权收购,两者相比,北京星巴克逊色于上海。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投资一家星巴克需要约300万人民币的资金,以上海地区目前30家店计算,统一星巴克已经为此投入了约9000万的巨额资金。
当然,对于统一集团来说,继续投入上亿的资金也绝对不是问题。而现在,与美国星巴克“双双共舞”,平分秋色,各占50%的股份。这样,美国星巴克的巨大资金也将投入到中国大陆和台湾市场。
无疑,星巴克将在中国更加高速地开店。而对于在京津和华南两地开店的另两家公司来说,则需要更快地交出更好的答卷。否则,上海统一星巴克将会攻占更多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