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杂志十年祭
我是一个自由人,是用一个自由人的眼光来看待食品专业杂志发展的这十年。我相信我的文章是公正客观的,因为我与文中提到的这几本杂志都有着同样深厚的友谊。——题记
序
食品行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介于竞争与文化之间的孤独行业,它玩的是文化、喊的是历史、骨子里却是为了快餐式的生存,因此它注定是一个非主流行业,注定是一个全身上下充满风尘的行业。
这正如时装与足球一样,玩的人一大把,吼起来惊天下,可要不了几天,这种快餐式的热闹就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风尘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离不开媒体的装腔作势,它必须将媒体当枪使。
当媒体渡过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期,说话再也不用看几个行业领袖的眼色的时候,此刻的媒体也不是好惹的,哪怕每天编辑部的案夹摆上一大把被曝光企业的律师函,媒体也该说什么还说什么,“一大把函师函”,这正是媒体被人尊重的时候!这正是媒体修炼成人形的时候!这正是媒体在说人话的时候!
十年生死两世人。自公元1993年中国食品界第一本专业杂志《华糖商情》创刊以来、《糖酒快讯》、《中国酒》、《酒海观潮》、《新食品》不断横空出世,从《华糖商情》定位在资讯、“商情”,到《糖酒快讯》定位在“责任”、“深度”;再到《酒类营销》定位在“销售”、“市场”,到《中国酒》定位在“权威”、“更专业”,再到《酒海观潮》定位在“前沿”、“观察”,十年的匍匐发展,食品专业杂志已基本完成了全国市场的谋篇布局,如果说几年前随便几个人随便办一本杂志就能随便有饭吃的话,那么在今天以《华糖商情》、《糖酒快讯》、《中国酒》占据食品专业媒体主角、以《酒海观潮》、《酒类营销》紧跟其后的趋势来看,专业媒体的集中度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更何况,自2002年《中国酒》首先分刊《中国酒市场》、2004年《华糖商情》超越自我的更名为《糖烟酒周刊》,到正在进行的《新食品》鲸吞《糖酒快讯》以及《酒类营销》出分册,食品专业媒体悄然完成了各自的嬗变。
超越与被超越,既是食品杂志的自然规律,也是这些杂志所报道的食品企业的发展规律,正是在超越与被超越中,食品杂志和食品企业一起完成了各自的进化,埋葬了过去也就翻开了未来。
历史往往在最不被人注意的时候成为新的时代的“拐点”。
公元2004年,食品专业杂志的“拐点”。
是为祭。
上篇
十年力量:不死的甜蜜事业
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力量。十年光阴食品界俯仰迎送过多少风流人物,但每一个风流人物都不得不承认,他的风流和他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从食品专业杂志中得到了甜头,这种甜头随着时间的沿伸而更加甜蜜,因为食品专业杂志的十年,正是不断积蓄甜蜜力量的十年。
(一)存在的理由
当举世闻名的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国内经济热得发烫的时刻,其时中国食品界居然没有一本市场化的杂志!回头想起来,食品专业杂志的诞生和发展恐怕和国内的“恩格尔系数”有极大的关系,试想想,当恩格尔系数过高,全国人民刚吃饱未吃好的时候,食品厂商根本不用花什么力气就能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当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食品界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类似于“经济危机”一样的供大于求,产品卖不出去时,公元1993年,食品界第一本专业杂志《华糖商情》终于创刊了。
应该说其时的食品行业,并没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到“竞争”二字的本质含义,当时最多也就是希望“多交流”、“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看看别人又搞了什么新玩意”的时代,因此《华糖商情》其时将自己定位为“商情”类刊物,以“资讯”让行业人士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的定位是精准的。表现在杂志的内容上,该杂志文风朴实、突出真实性和公信力、不求深入分析,但求面面俱到。此定位自1993年起,一直沿续到2000年,在一个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凭借杂志背后强大的糖酒公司这一国营主渠道网络,《华糖商情》渡过了自己长达近十年的“快乐单身汉”生活。
时间进入2000年,当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见证新千年钟声敲响的时刻,一本大得离谱,且包装并不起眼的杂志摆在了许多食品企业销售老总的案头,“没想到那个东西竟成了今天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食粮。”曾经见证那一历史时刻的某老总回忆说。“那个东西”就是今天的《糖酒快讯》。
历近十年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不断狂降,此时食品界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资讯交流”那么简单,消费者的不买账和竞争对手花样百出的手段,搞得食品行业越来越明白了“竞争”二字的残酷,他们对这个行业和环境越来越看不懂了,有老总说:“我已经够努力,为什么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市场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要有一本对行业深度思考、深度观察、深度分析的杂志的时候了。
《糖酒快讯》应运而生,将“办一份市场导向杂志”定为自己的办刊宗旨,这种随应行业呼唤而办的杂志,虽然被人不屑地斥为“内部刊物”,但这个“内部刊物”却因与时代的节拍正相吻合而迅速走红。
与时代的节拍相吻合的并不仅是《糖酒快讯》一家,其时对于“深度”、“市场”的呼唤固然迫切,但对于“专业”、“专一”的呼声同样高潮。以前行业内的一些“操盘”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慢慢地人们发现,对于红酒来说可取的办法,放到白酒那儿却一无是处;对于饮料来说有价值的手段,放到乳品那里却南辕北辙!人们越来越呼唤一本行业专业杂志,于是《中国酒》几乎与《糖酒快讯》一前一后地诞生了。
《中国酒》的特点,就在于它凭着手里掌握的一大批北京和全国的酒界权威专家而祭出了“专业”、“权威”的大旗,然而遗憾的是:该杂志专业权威有余而对市场的分析和反应不足。为弥补这种不足,2002年该杂志推出了自己的姊妹杂志《中国酒市场》,新杂志以市场分析和报道为主,业界有人戏称《中国酒市场》是小《糖酒快讯》,虽为戏称,但也表明《中国酒》的来势!
随着资讯类老牌杂志《华糖商情》、深度分析类杂志《糖酒快讯》、专业市场类杂志《中国酒》三架马车的冲锋陷阵,食品界对主流专业媒体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许多人都认为后来者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但《酒类营销》和《酒海观潮》却对这种看法抛出了不屑的目光,非要成为食品专业媒体中的异动者。笔者认为,这种“不屑”有理:随着行业的不断分化,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商家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此时行业又出现了新的特点:产品卖不出去不光是市场的问题和竞争对手的手段问题,而恰恰是自身的产品定位不准、营销手段缺乏创新、销售人员严重短缺、营销管理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的问题。为了解决和顺应这种新的变化,《酒类营销》破茧而出了!《酒类营销》的定位,可以说将“专业”这个字眼在食品界又大大地提升了一步。
《酒海观潮》的出现,同样是行业分化、超常规发展的受益者,其时行业内的新鲜事不断出现:买断、OEM、特许经营、外来资本介入、多元化、WTO等,各种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事物突然出现在食品人眼前,一时间搞得食品人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所措。为观察这种动向,为行业的前瞻和前途作出一点贡献,《酒海观潮》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二)采编队伍
有了定位,行业人的眼光并不一定就非要扫到你的杂志上,对于杂志来说,有了抽象的定位并不难,难的是真正从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做起。
要真正成为进入食品圈子内心深入乃至灵魂深处的杂志,首先就必须要有对行业深入了解,并被行业认可的编辑记者队伍。杂志毕竟有别于更多以传播资讯为主的报纸,如果一本杂志不能体现出编辑的厚度与深度,不能体现出记者的敏锐与良知,那么他还没有触及到做杂志的脉膊。湖南卫视之所以把中国的电视频道搞得人人喊怕,就在于湖南卫视精心包装了一大批叫得出名字的主持人;一个食品专业杂志要让人相信它的包装能力与宣传能力,它就首先必须把自己的编辑记者包装出来让人看,而这些编辑记者也必须拿出一点东西出来。
《糖酒快讯》之所以成为近年发展得最快的杂志,首先要归功于杂志领导层长用不变的“鞭打快马”的编辑记者管理方式。只要一个人成为《糖酒快讯》的记者、编辑,他(她)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行业中,否则将很快被淘汰。这种用人方式的好处在于,《糖酒快讯》人才层出不穷,前有桂宾、杨军、张健生、肖铭,后有李焕锐、何俊、雷达,近有吴冕、邹周等,这些混出了人样的记者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每天都面临强大的压力,必须像疯了一样泡在食品界,新闻嗅觉赛过狗鼻子,不断挖掘到猛料新闻,策划出极品选题,使《糖酒快讯》杂志的内容随时都热得可以爆炸,每期内容都让人期待;缺点是难以留住人,管理缺乏人性化。
明白了“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的道理,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其它几个杂志发展得相对较慢。
《华糖商情》在10多年的发展中也培养了一批知名记者,前有智军,现有汪社锋、王建军、梁建等,但《华糖商情》管理层一贯的做事态度就是“低调”、“稳当”、“要集体不要个人”,致使《华糖商情》在编辑记者的“造血功能”中始终是“温水煮蛋”。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糖酒快讯》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批又一批,而《华糖商情》的编辑记者队伍相对稳定,由于长期固定扎根在行业里,因此《华糖商情》对于市场新动向的了解和对最新资讯的把握上做得最好,虽然用新闻人的眼光来看《华糖商情》记者的文章比较“朴素”,但业界有相当一部份人认为《华糖商情》的实用性较强。
《中国酒》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尚没有真正培养出几个叫得响的编辑记者,他们的强项在于,手里有一大批专业的权威专家或写手为它们投稿,每期的自写稿非常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人以为权威,似乎是“北京”的声音,但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自写稿不够,杂志的时效性、导向性、市场的锐敏性较差,一年难得看到几个在业界有影响的选题。虽然如此,现在的《中国酒》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2年办的《中国酒市场》已经部份吸取了教训。
而《酒类营销》因定位在“销售”上,所以用自己的编辑记者去自写销售方面的稿件是不现实的,他们的杂志体现在采编能力上相对就要薄一些,特别是编辑功夫,相当粗放。《酒海观潮》的记者人数相对《酒类营销》要多一些,虽然暂不能与第一档次的三架马车相比,但以深圳人的视线和思维,背靠电视台的优势,近来也有个别记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除了李雨思,还有一个张勇。
(三)选题的品牌
编辑记者与杂志社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出好的选题,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回顾中国媒体的发展,笔者以为走过了“记录新闻”→“筛选新闻”→“分析新闻”→“探寻背景”→“制造新闻”→“策划新闻”几个阶段,以前的媒体和记者被认为是“正在记录历史的人”;随着资讯增加,又有了“筛选新闻”的功能;后来又有了“深度分析”、“探寻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更高层次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专业媒体专业记者的不断深入行业,对行业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因此,“制造新闻”、“策划”新闻就成了媒体与媒体之间逐渐拉开距离的分水岭,成为一个媒体是否有自己的“个性”,是否有存在价值的试金石。
《糖酒快讯》历五年发展,其“关注”、“销售与市场”、“白酒”等栏目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在“关主”栏目中,出现了诸如“进店费”、“税收”、“OEM”、“保卫经销商”、“郎酒内幕”、“梦断新天”、“葡萄酒洋垃圾事件”等等历史性的选题;出现了诸如“白酒健康新主张”、“广东白酒市场写真”、“职业经理人”等策划性选题。这些选题的特点在于“它既有时效性,又有记者的深入思考,更有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索,既是热点,又是焦点,或者正在成为热点和焦点。不仅如此,“关注”中还有一个特别的选题,那就是每年年终的总结性文章“十大人物、十大事件”,此文虽是程序性的东西,但同样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品牌。可以说在选题策划和深度报道中,《糖酒快讯》不是领先了一步,而是领先了两步、三步,虽然近来这种选题也有“无病呻吟”、“强说愁”的感觉,但毕竟凝聚了编辑记者的智慧和心血,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糖酒快讯》的“销售与市场”的品牌效应在于,它并不是简单地将个别品牌的销售方式、销售手段、营销思路放在杂志的版面上,而是通过一定程度的组合,将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集中展现,这既体现了编辑的功夫,又方便了销售人员的集体参考和阅读,其实质体现的是人性化的办刊思路。
《糖酒快讯》的“白酒”栏目,毫不夸张地说是办得最好的。它的选题,诸如“站在悬崖边上的五毛钱”、“酒道”、“资本系列”、“税收系列”、“五粮液系列”;它的视角,诸如“高端白酒”、“外来资本”、“OEM”、“买断”等;它的形式,诸如“组合报道”在《糖酒快讯》最先实施;它的影响和版面,在《糖酒快讯》中都是占了最大比利的。用《糖酒快讯》负责人汪歌先生的话说:“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候,《糖酒快讯》有两个人的名字应当记住,一是杨军、一是何俊,他们的选题《白酒健康新主张》、《OEM》、《白酒生死两重天》、《站在悬崖边上的五毛钱》等奠定了2001-2002年《糖酒快讯》的真正崛起。”但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是:是肖铭、李焕锐、雷达等集体智慧的张扬才托起了《糖酒快讯》这面大旗!
《华糖商情》的选题品牌在于:它的不定时的“汪社锋名酒厂家领导访谈”,它的比较真实、比较可靠的“市场调查”和它的“葡萄酒”。近一年半以来,其新推出的“关注”也渐渐成了《华糖商情》的品牌。
《华糖商情》“汪社锋名酒厂家领导访谈的”的品牌效应在于:白酒界的一些大腕级的人物轻易是不接受媒体采访的,除非他认可这个媒体同时认可这个记者,汪社锋多年来前后采访了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白酒巨头,可以说地处河北石家庄的《华糖商情》的汪社锋,比地处四川成都的《糖酒快讯》更加了解“六朵金花”等白酒巨头。
《华糖商情》“市场调查”的品牌效应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专业性比一些厂家自己对市场的了解还要准确。举一个例子:丰谷在东北的销售情况,《华糖商情》的调查非常精准,而且其对于市场发展的分析甚至引起了厂家销售老总的高度认同。许多经销商在了解一个品牌时,对《华糖商情》的“市场调查”就十分看中。这种“市场调查”的真实性和品牌效应,体现了食品资深杂志《华糖商情》宽广的网络和记者的踏实态度。
《华糖商情》“葡萄酒”的品牌效应在于,它对于葡萄酒的报道在专业媒体中最先突破了对于“概念”、“产地”、“品种”的反复诉求,它最先关注起了葡萄酒的中国市场化脚步,特别是近一年半以来,这种市场化的声音非常清楚,而且越来越坚定。可以武断地说,如果说《糖酒快讯》的优势在于白酒,那么《华糖商情》的葡萄酒更让那些想进入葡萄酒界的人心仪。
《中国酒》曾经没有在选题和栏目品牌上下多大功夫,但近来对于一些焦点厂家的深度报道和葡萄酒的报道上十分抢眼,对于葡萄酒的认识和分析,可以说在某个阶段甚至超过了《华糖商情》和《糖酒快讯》,这是笔者认识的相当多的葡萄酒界人士的共识。《中国酒》的“葡萄酒”的品牌优势在于:它的葡萄酒所占的版面很多时候超过了白酒的版面!食品专业媒体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是:因为白酒的广告最多,所以白酒的版面也最多。但《中国酒》却是葡萄酒占了大部份版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酒》在2001、2002年的广告中葡萄酒的广告超过了白酒的广告。
《中国酒》在深度报道上的影响始于一篇署名云龙的大骂某新锐品牌的文章,后又陆续发表了“葡萄酒利乐包”的深度报道、“西凤酒”的深度报道等,其深度报道逐步形成了文风猛烈、彻底曝光、不顾一切的风格,虽然有时也有道听途说之嫌,但毕竟让《中国酒》的广告上升了不少。
《酒海观潮》在初办刊时曾经有一些很不错的选题,如2001年李雨思在中国新闻界首先对神秘品牌水井坊内幕的曝光就引起了业界相当的关注,这与其杂志定位“观潮”是吻合的。但近来《酒海观潮》的视角逐渐向市场终端看齐,虽然也是顺应市场的方法,但笔者却认为这是“以自己的劣势去拼对手的优势”的险招,因为报道终端是以“大集团战略”谋地位的《华糖商情》和《糖酒快讯》的优势,《酒海观潮》要更好地超常发展、摆脱《华糖商情》、《糖酒快讯》的阴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笔者认为,将《酒海观潮》定位为观察家、培养一些评论家、眼光向前的记者才是跟最初定位切合的方式。
由于《酒类营销》定位于销售,因此它的品牌优势更多的在于杂志本身和对于销售人员的实实在在的指导上,它的选题因为是销售,本身就注定了这是一群必须耐得住寂寞的人,而越来越多的大区经理级人物比较关注《酒类营销》,这恐怕就是《酒类营销》的最大品牌。
(四)行业的影响
当今天下的著名杂志,早已经超出了做一本杂志的范畴,现在主流杂志做的,是自觉地承担起它们在社会经济领域、人类精神世界中的责任。如果一本食品杂志仅仅狭碍地定位于“实用”、“有趣”、“资讯”,而没有自觉地承担起行业的责任和良知,那么这本杂志的厚度与影响将注定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而这种责任对于一个庞大的食品行业来说,将永无止境,当杂志社刚刚以为自己达到了某个目标,立即你就应当意识到你什么也没有达到,你还得往前走——向一个如此遥远的梦境。杂志的最大痛苦就在于——你的道路来无起点,去无尽头,每天都面临生命的威胁。
抽象地说这几本杂志谁的影响最大,恐怕是一件大大不妙的事情,如果我说《糖酒快讯》的影响最大,那么《华糖商情》杜建明会说我这个人“一贯炒作”;如果我说《华糖商情》的影响最大,那么汪歌会告诉我:“你也曾经在《糖酒快讯》混饭吃。”笔者只能这样表述:《华糖商情》、《糖酒快讯》(排名不分先后,全文同)属于第一档次,《中国酒》紧随其后,《酒类营销》、《酒海观潮》各有千秋。
简单地表述这种影响对于行业来说丝毫没有意义,用一些个案的实证更能诠释这种影响。说到影响,首先要明白影响的几层含义:第一,对行业公义上的影响,第二对行业习惯的影响,第三对品牌的影响,第四对个人的影响,第五对行业领导、对国家关于针对食品行业政策制定、执行的影响。
《华糖商情》对行业公义影响似乎并不明显,从当年的收税、到关于进店费、贿赂营销、关注经销商、葡萄酒“洋垃圾”事件等的关乎行业公义的事件中,《华糖商情》的表现并不十分活跃,但《华糖商情》在长达11年的办刊中自始至终都在突出杂志的“公信力”和“分寸”,他们对于经销商的关心和对于厂家或供应商的宣传十分讲究分寸和真实,因此在前几年也曾经在业界流传一句话:“《华糖商情》的招商效果更好。”这种对于行业“信誉”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行业公义的影响,因为没有一个个品牌的相对真实低调的宣传,又何谈“行业公义”呢?《华糖商情》对行业习惯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开拓者的风范,因为业界对于专业杂志的信任和依赖是始于《华糖商情》的,没有该杂志对行业习惯的影响,就没有其它杂志的生存空间。但这种影响是一种“本源”性的影响,这几年行业习惯的改变大概有几个方面:一、品牌操作习惯的改变,以前是出来就在电视台猛吹,现在是出来就盯着这几本杂志;二、终端销售有变化;三、职业经理人异军突起;四、由“厂欺商”变为“商选厂”。在这些新的行业习惯改变中,《华糖商情》的影响不明显。《华糖商情》对于业界最大的影响,是该杂志的资讯做得相当到位、及时,是该杂志的市场实际指导价值做得好、是该杂志的招商效果好、是该杂志的公信力较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华糖商情》是一本安分人办的本分杂志。
《糖酒快讯》对行业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颠覆”性的影响上。在对“行业公义”的影响上,该杂志关于“进店费”、“白酒健康新主张”、“贿赂营销”、“保卫经销商”等选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一定意义上为行业主持了公道。该杂志对“行业习惯”的影响上也颇有成效,他们关于“OEM”、“职业经理人”、“终端制胜”、“超高档酒未来趋势”等选题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习惯。该杂志对于“品牌的影响”更是可圈可点,他们对于“百年老店”、“丰谷”、“金士力”的快速成功炒作堪称经典,以至于现在的许多品牌都想克隆这种炒作方式,可以说《糖酒快讯》最先在行业内首举炒作大旗。该杂志对于“个人”的影响也是可圈可点的,他们对于《郎酒·180天》中阎爱杰的炒作,对于《梦断新天》中傅钟的炒作,对于《用红酒驱逐白酒》中覃文华的炒作都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搞得许多想出名的人都往《糖酒快讯》钻……,该杂志对于“行业政策”的影响也做得不错,如关于“调税”的系列报道,特别是《站在悬崖边上的五毛钱》一文,让一些白酒企业拿着文章去找税务部门理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糖酒快讯》的影响都是无甭置疑的。
《中国酒》对于行业的影响,相对《华糖商情》、《糖酒快讯》要差些,但该杂志的视野正在开阔,目前的发行量也上升得很快,它对于行业的影响更多是背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表现出的“准官方”式的影响,它真正对于行业的影响有三个层面的东西:第一,是专业杂志中“论坛”办得最好的,如他们办的“中国酒类职业经理人论坛”、“中国酒业高峰论坛”等,在业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行业内一些企业领导或职业经理人的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而且这种论坛除了社会意义层面的影响外,经济收入也相当可观。第二,对于“个人的影响”也在跟上,如他们对于云龙的放开使用和对于王兴泰的炒作,使这两人在业界的地位陡增。第三,由于该杂志地处北京,有几位资深记者在行业领导中混了个脸熟,一些企业之所以与《中国酒》有广告合作,看中的正是在诸如“评优”、“评名牌”的关键时刻该杂志中有人帮忙牵线,这种方式对于某些品牌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酒类营销》和《酒海观潮》的影响相对更小,《酒类营销》的影响更多是在市场层面的影响,他们由于定位的关系,对于行业责任表现得不够,但这是一本有相当潜力的杂志,因为它一贯的“实用”风格在销售老总、销售经理中的影响越来越广。《酒海观潮》的影响范围主要体现在广东及沿海部分地区,由于编辑记者的厚度不够,他们的文章和选题很难有“猛料”爆出,更多的时候是跟在《糖酒快讯》和《华糖商情》后面,主要是因为该杂志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对于个别新品牌(如“无形堂”)的炒作太多,而炒作的手法又流于表面化,以致其影响力没有大的突破。
(五)致命的诱惑
相对于主流媒体,食品专业杂志最大的软肋就是极难听到客观公正的声音,很多时候为了广告、为了所谓行业的利益而淡化了自己的良知和中立。
不管承不承认,任何一本杂志的生命首先就在于它的个性和中立,如果一本杂志变成了几个人的声音甚至是完全变成了自己杂志的声音,那么这本杂志很快就会玩完。《糖酒快讯》之所以近年发展迅猛、影响力与日俱增,就在于它“敢说话”,不管这种“话”正确与否,因为它还有良知,所以它说了,比如对于朔州假酒案、白酒调税、贿赂营销、OEM、“洋垃圾事件”,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种声音在一开始时有人甚至认为是“笑柄”,比如对“OEM”的提出很多人就不赞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提法是正确的,从当年的“《糖酒快讯》乱说”,到现在的“人家《糖酒快讯》都说了”,这是一种可以让《糖酒快讯》含笑九泉的巨变。
正因为《糖酒快讯》将“死”,所以笔者也必须将它的致命伤公之于众:硬伤之一、太现实。具体表现在因为白酒的广告最多,所以白酒的版面也最多,而因为啤酒的广告少,所以现在居然没有啤酒版面;而对于大广告商的宣传就更离谱了,特别是对于“百年老店”、“金士力”的宣传,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反感。硬伤之二,太浮躁。具体表现在对于很多事情尚未搞清楚就敢报道;对于个别企业个别品牌的炒作相当离谱,对于某些自己创造的新概念“十分自恋”。硬伤之三,太以行业的价值来判断事物,对新闻人的立场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对一个社会中已经公认的事实非要用所谓的“专业角度”去反驳,明明知道这是事实,但为了讨好行业,非要说这是一个好东西,比如对白酒的某些提法就是证据。但不管有多少硬伤,这种硬伤丝毫不影响《糖酒快讯》的地位和名声,这正如贝克汉姆虽然与管家有染,但更加引起了美女们的尖叫是同一个道理。
《华糖商情》的硬伤在于,它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媒体,它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新闻人,它的所有文章与选题似乎都仅仅是行业服务的工具。这种表现有三:硬伤之一,太沉闷。无论行业发生了多大的事情,《华糖商情》似乎永远只会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言把这种大事当作一个普遍的“资讯”来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语言艺术在该杂志那里永远只会崩出一段“正宗新闻官方话”,无趣。硬伤之二,太老实。作为一个媒体,无论如何要有自己的评论和声音,我们几时听到过《华糖商情》自己的声音?硬伤之三,太单薄。浮躁的食品行业如一个风尘女人一样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这种故事由于太多是需要进行分析与整合的,体现在杂志上就必须要有深度,而该杂志的文章大多单薄,如果一本杂志仅仅定位为“市场资讯”,请问这种杂志与报纸的区别在哪里呢?做资讯你能做过网站吗?“太单薄”的资讯的实质就是《华糖商情》不能突破自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至于《中国酒》、《酒类营销》、《酒海观潮》,笔者在这里就不点出它们的硬伤了,因为它们如一个青少年一样尚未定形。
中篇
十年征战:生死时速的快乐呻吟
历整整十年发展,感觉长一点的说法就是经历了“十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华糖商情》在2004年更名为《糖烟酒周刊》,这种在形式上的更名并不重要,《华糖商情》在更名的同时其经营思路、办刊宗旨、栏目设置、杂志视觉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它的更名其实质是完成了越来越自我的嬗变;无独有偶,2004年6月,刚刚创刊的《新食品》将在业界做得正春风得意的《糖酒快讯》一口吞下,收购了《糖酒快讯》,与其说是一种“收购”,不如把它看成是《糖酒快讯》的一次“借壳上市”,从“游击队”摇身一变成了和《华糖商情》同等地位的“正规军”。
食品界的两大杂志突然离奇变身,其对于食品媒体的影响笔者在“下篇”《未来走向》中细评,而在此处笔者要说的是:既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华糖商情》与《糖酒快讯》已经或正在消失,那正是该对这两本杂志曝曝光的时候了。
(一)《糖酒快讯》的绝对隐私
之所以将《糖酒快讯》的隐私最先曝光,除了笔者曾经是该杂志的一员,对它比较了解外,《糖酒快讯》传奇式的发展历程也牵动着最多数行业人士的心。
1998年5月,中国白酒工业协会在贵阳举行,《华糖商情》的一位记者在会场的门口散发杂志,其时想多结识一些参会厂家的汪歌也拿到了一本,随手翻看《华糖商情》的汪歌细心地发现:参会厂家代表都在十分仔细地阅读《华糖商情》。那一瞬间一个念头如幽灵般闪过汪歌的心头:“为什么我们不办一本杂志?”……
回头想想《糖酒快讯》的发展历程,它的诞生的背景和诞生初期的艰辛已经引不起人们丝毫的注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本杂志一步步创造奇迹的一个个的绝对稳私。
稳私之一:《进店费调查》的突破。
已经办了半年多的《糖酒快讯》,发行上不去,影响无处可查,一个新生的杂志走在了十字路口,怎么办?正在苦思良策的编辑张明先生偶然在不知什么地方看见了“进店费”三个字,职业的嗅觉使张明预感到这是一个好的选题,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张明一步步揭开了商超进店费的黑幕。要知道在2001年,关于进店费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事情,所有商超与酒店都对这一事件遮遮掩掩,凭着记者的良知,《进店费调查》这篇《糖酒快讯》历史上第一篇有真正深远影响的选题诞生了!选题刚发表时所有杂志社的人都在如小媳妇见公婆一样等待市场的反应,然而半个月过去了,似乎业界对这一文章并不感冒。但突然有一天,电话响了。是税务部门打来的。他们就进店费一事详细地咨询了张明先生,表示将就进店费一事对商超与酒店展开调查;不久,厂家的电话也打来了:“谢谢你们敢讲真话!为我们出了口气!”
第一炮就这样打响了。
隐私之二:《白酒健康新主张》、《OEM》、《终端危机》独家策划的爆炸性反响。
身为一个行业人,除了对行业充满感情,还必须为行业创造一些新的价值和主张。2001年外界关于“白酒是个垃圾、坏东西、不健康”的说法十分流行,搞得白酒圈子里的人十分不安,加上山西“朔州假酒案”的恶劣影响,一时间白酒似乎只有任人打骂的份,而整个食品杂志界对这事关白酒生死的舆论导向无计可施。此时《糖酒快讯》的杨军先生锐敏地抓住了机会,他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广泛的专家访谈,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白酒健康新主张》的旗号,其核心诉求是要告诉业内外人士,白酒是一个健康的东西。由于这一选题的独到视角和突破性,四川六朵金花的掌门人全都在“新主张”上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仅如此,四川食协的人在看了该文后十分振奋,将“新主张”划为了四川食协2001年的工作重点之一。《白酒健康新主张》的出笼,奠定了《糖酒快讯》在食品界的名片,同时也奠定了杨军先生作为记者在业界的地位。
好戏连台,《糖酒快讯》刚刚上了一个台阶,针对有人提出的白酒“OEM”的概念,杨军又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概念的行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亲自开车近两万里,跑遍了四川邛崃、大邑、崇州等原酒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OEM、原酒新时代》的选题又如一颗重磅炸爆在业界爆开了,“OEM”概念的提出,巩固了《糖酒快讯》在业界的更加坚固的地位。此后不久,由于《进店费调查》的后续影响和“贿赂销售”的曝光,“终端”一时成为热门话题,《糖酒快讯》抢先一步推出了“终端危机”系列报道,这一策划可以说基本上奠定了该杂志在食品界主流媒体的地位。
隐私之三、《白酒生死两重天》、《站在悬崖边上的五毛钱》吹响了新闻战的号角。
对于独家策划的选题,《糖酒快讯》已经走在了前面,但真正的考验是同一新闻事件中各个媒体的报道方式与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才体现了媒体之间的真刀真枪面对面的力量和能力。2001年5月,国家突然对白酒增加消费锐,得到消息的当天,杨军、李焕锐、何俊等编辑、记者就秘密开起了选题会,决定先在行业媒体中进行深度报道,这一报道由何俊统筹,发动了《糖酒快讯》近50多名记者四处采访,集体的智慧最后凝成了关于税收的深度报道《白酒生死两重天》。其影响在杂志发出后几天就得到了验证,当时许多经销商赶在厂家涨价前抢先进货,其中东北的一位经销商特别打电话感谢记者,说这篇报道为他节约了5万元的进货费,因为他进货后不久厂家就涨价了!
不久,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联合在重庆召开关于调税的会议,秘密会议在一间小办公室举行,其时作为《糖酒快讯》记者的笔者,有幸以“厂家代表”的名义混入秘密会场。随后发表了新闻背后的新闻《站在悬崖边上的五毛钱》。这一文章的影响之大,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在某次会议上四川剑南春集团的代表公开说,他们把这篇文章连同自己的看法直接寄给了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调税的两篇重头文章连同后来长达一年的跟踪报道,确立了《糖酒快讯》在食品行业真正的主流媒体和地位。
隐私之四:《郎酒180天》、《梦断新天》、《三英战卢布》的市场意义。
有了一系列的选题和策划,最终都必须要落实到市场上。2001年底一篇引起了原泸州老窖总裁袁秀平注意的关于超高档酒的文章《三英战卢布》悄然面市,这篇首次在食品媒体中全方位观察超高档酒的文章谁也没有意识到它的真正用意——完全是在炒作“百年老店”!随着“百年老店”的走红,《糖酒快讯》在业界又有了“新品牌助推器”的称号,这同时也确立了该文作者何俊先生现在的白酒炒作之路。
然而这只是炒作的预演。2002年,一篇出自阎爱杰先生的大作《郎酒180天》如晴天霹雳一样震动了白酒界。文章发表不久,包括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等业界巨头在内的权威人士表示已将该文作为“教科书”,远在贵州医院住院的茅台董事长季克良先生也表达了对这篇文章的关切。虽然这篇文章遭到了一些人士的“微辞”,但该文的发表却在行业媒体中引发了关于“市场”、关于“办刊方针”、关于“方式方法”、关于“媒体价值观与心胸”的讨论。这种由《糖酒快讯》付出高达20000元人民币的独家买断发表模式是好是坏直到现在仍然不好评说,但对于《糖酒快讯》来说,一篇文章使自己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实在是一件偷着乐的幸福事情,更为重要的是:该文是中国食品杂志界第一篇由企业内部高管写出的企业绝秘内幕,其对于市场的影响和对于行业操作模式的颠覆性思想将长久地让人思索。
但这还没有完。2004年初,一篇由新天高管傅钟先生撰写的《梦断新天》再次引起业界注目。该文对于葡萄酒界管理层的内幕不惜纸墨地连锅揭了开来,虽然不如《郎酒180天》的影响重大,但对于葡萄酒界来说,绝对是一件难得学习的机会和大事。该文抖出的内幕,正式宣告对于中国人来说神秘的葡萄酒界光环的破灭。它的实际意义在于:葡萄酒最后的衣服已经被人扒光,葡萄酒界从此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老老实实从头再来。
如要把《糖酒快讯》的秘密说完,那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将这些稳私如数托出,已经够后来办杂志的人学习好一阵子了。
(二)《华糖商情》的绝密档案
由于笔者对《华糖商情》稳私知之不多,所以只将几个得到证实的密档告布如下。
密档之一、“老大意识”使自己做了几件遗憾的事。
几年前《华糖商情》是食品杂志界当然的老大,多年的老大地位也附带出许多做老大的牛脾气,表现在:对新进入的杂志不屑一顾;对从杂志社离开的员工坚壁清野。比如当《糖酒快讯》出世时,《华糖商情》看《糖酒快讯》的表情就像今日五粮液看一些小酒厂的表情,如果这种表情体现的是“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还好,可惜这种表情成了彻底的自大,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糖酒快讯》做大。但《华糖商情》毕竟有十多年的功底,近来几乎将自己的传统强项(诸如资讯、葡萄酒等)发挥到了极致。
密档之二、主动放下架子,重新将自己立足于“拚”的层面。
从不屑于《糖酒快讯》的“内刊”,到渐渐地发现《糖酒快讯》的确有可取之处,于是从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一段时间《华糖商情》主动期期研究《糖酒快讯》,其中借鉴了《糖酒快讯》“关注”栏目的作法,自己也开办了“关注”栏目,其中一些选题如“坎儿年”等,让《糖酒快讯》的人吃惊不小。
密档之三、你创造、我精研。
有一段时间,《糖酒快讯》在搞关于“终端危机”的报道。恕笔者直言,随后也开始进行“终端危机”报道的《华糖商情》做得更好!
密档之四、重建人才战略。
近一年来《华糖商情》的心胸不断开阔,主动四面找人才加盟《华糖商情》,对于一些“自由撰稿人”更是主动出击,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华糖商情》在《糖酒快讯》大本营四川的广告收入不断飚升,杂志的选题和深度也在慢慢改进。
(四)《华糖商情》VS《糖酒快讯》
相望江湖,何必相见
有一个真正的对手绝对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对手的份量和自己的底气。
《华糖商情》与《糖酒快讯》就是这样的对手,然而在笔者眼中他们又是一对真正的情人。
当《华糖商情》一手遮天、一枝独秀的时候,其时的《糖酒快讯》恰如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看着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华糖商情》,除了学习与崇拜,剩下的只有害羞的份。其时的《糖酒快讯》不断在《华糖商情》身上学习市场、实用、深入行业、视野、选题。
然而自进入2001年下半年以来,曾经害羞的《糖酒快讯》忽然发现自己并非女流,而是已经成了一个进入青春期的男子汉,青春期的男子汉总会有一些冲动的攻击性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已经成人,它的关于“进店费”、“调税”、“白酒健康新主张”、“OEM”的选题攻击性十足,一时让曾经的老大有些寂寞。
此时的《华糖商情》用一种温和的方式简单回击了一下,一篇篇幅很小的关于王效金先生说的“白酒界要出大事”的文章悄然发表,令人耸然动容的标题和内容将行业的眼球又转到了《华糖商情》身上。这一刻让初出茅庐的《糖酒快讯》感到了曾经的武林盟主的威严,那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是其时的《糖酒快讯》人想象不到的。
趁着火还旺,《华糖商情》又连续推出了茅台、五粮液的大篇幅专访文章,这成了《糖酒快讯》汪歌的心病:“不能像《华糖商情》那样得到茅台、五粮液的认可,说明我们还要努力。”
《华糖商情》看《糖酒快讯》不过就靠在办公室里搞出的几个选题而露了一小脸,于是决定趁西安糖酒会把四大名酒的头头脑脑们拉在一起,搞一个“四大名酒50年”的座谈会,此举一可写出好的选题,再则也可告诉《糖酒快讯》:你还要多多打造网络、得到主流企业的认可。没想到此消费被狗鼻子的《糖酒快讯》记者(即笔者本人)得知,抢先发表了《四大名酒华山论剑》的文章,让《华糖商情》吃了一个哑巴亏。
但《华糖商情》岂是好惹的?此后连续推出了“坎儿年”等市场深度分析类的文章,向人们尽情展现了老牌杂志对于市场认识的功底、对于行业新闻整合的功底,对于市场实用性的功底。
于是《糖酒快讯》更加仔细地学习了老大哥的作法,那种学习的态度是认真的,随即推出了“终端危机系列报道”和“保卫经销商系列报道”,再次抓住了行业的眼球。
此时的《华糖商情》也终于放下了“老大”的架子向《糖酒快讯》学习,学习的心得是:《糖酒快讯》的实用性不够、炒作性太强,但选题很好。制定的对策是:将自己杂志的实用性发挥到极至,公开表态坚持不炒作,但增加了一些由多个编辑记者组合式报道的深度选题,如关于“终端”、“红酒市场化”、“十年白酒”、“十年红酒”、“十年饮料”等的选题,体现了《华糖商情》的历史厚度。
但此时的《糖酒快讯》与《华糖商情》已经难分高下,私下里一个说“它没有公开刊号”;一个说“它只是一张报纸,没我们的深度”,如此这般,终于在2003年发生了一件让笔者很难表达的大事,这么说吧:因为糖酒快讯网站首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所以这种错误在对手眼里就成了一个机会,于是《糖酒快讯》杂志被勒令整改,停刊一期……
近一年来,双方相安无事。
相望江湖,何必相见,此时一言一语都已多余。剩下的只是饭后的谈资。
(五)新食品的横空出世
用“横空出世”来形容在2004年5月开始试刊,7月1日就要创刊的《新食品》一点都不为过。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新食品》一出现就是个巨人的形象,全没有初到食品行业的媒体普遍表现出的羞涩和内敛,它张着大口把正春风得意的《糖酒快讯》囫囵吞下;二是《新食品》诞生的突然程度不仅让外界叹为观止,就连参与《新食品》试刊号第一期组织工作的《糖酒快讯》编辑部主任肖铭也相当惊愕。他对笔者回忆说:“(今年)4月,汪总(汪歌)在办公室走廊上遇到我,对我说多准备些稿件,我当时以为是例行的提醒,让我多准备一些《糖酒快讯》的选题,所以也没放在心上。可就在4月底,公司突然召集我们开会,向我们宣布,社长李强不再是《糖酒快讯》社长,而是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媒体发展中心的副主任,创办了一份有公开刊号的新杂志,就是《新食品》。汪总要求大家对李总的《新食品》尽可能的提供帮助,毕竟李总是我们的老领导。可没想到,这一帮助,把《糖酒快讯》整个都帮过来了。”
尽管没多少心理准备,但肖铭对《新食品》的未来却相当看好,他说:“《新食品》与《糖酒快讯》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食品》是一本按正规手段出牌的正规媒体,从管理到流程都是按正规媒体的要求量身打造的。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他又不是一本全新的媒体,他的‘解析市场变局,引领行业未来’的定位与《糖酒快讯》的‘担当行业道义,洞察市场先机’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糖酒快讯》的传承与升华。所以与其将《新食品》看成一个另立门户的巨人,不如把他看成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其实,除了定位是与《糖酒快讯》一脉相承之外,《新食品》在版块设计上也依稀看得到《糖酒快讯》的影子——“关注”也是《新食品》的拳头栏目,营销仍然有“探索”,白酒保留了“特别策划”……
和肖铭一样,我也有很多理由相信《新食品》的崛起将对中国食品专业媒体的格局产生无法预测的影响。你只要想一想,一份新的媒体却拥有一整套在行业中摸爬滚打了五年的采编队伍,这样的队伍在规范化的管理下将会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糖酒快讯》为《新食品》演习了五年,现在主角登场了!
(六)其它杂志的匆匆脚步
《中国酒》的争战更多地体现了无限扩大自生的优势,将背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首都北京的优势逐步演绎,中间也曾经挖走了前《糖酒快讯》编辑部主任蒋某某加盟《中国酒》。它们的《中国酒市场》已经越来越像《糖酒快讯》了,从深入行业的角度来说是件好事,但从杂志必须要有个性的角度来说又是一件坏事,现在的《中国酒》越来越明白了“选题”、“曝光”的重要性,它们的炒作已经要赶上《糖酒快讯》了。
而《酒海观潮》和《酒类营销》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对于媒体的竞争似乎反应平谈,《酒类营销》除了在2004年出了分册,《酒海观潮》除了越来越向终端看齐之外,笔者似乎看不到它们本质的变化。
下篇
走向未来:主流的强烈渴望
以《华糖商情》改版为《糖烟酒周刊》、《糖酒快讯》被《新食品》收购为标志,食品杂志已经正式吹想了向主流媒体靠近的拐点。
历十年发展的食品杂志、历十年争斗的食品杂志,未来将走向何方?换句话说食品行业需要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一) 我们需要裁判
横量一本杂志是否已经“主流化”,首先就是看它的广告收入,如果一本杂志为了广告而不敢讲话,那么你要指望它成为主流媒体是千难万难?如果有一天一本杂志的发展已经不用担心自己的广告收入了,那它就离“主流”不远了,因为它已经超越了“生存”的阶段,它将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裁判”的角色,而食品界正需要一位这样的角色,因为食品界渴望“正义”,渴望有人伸张正义。从目前的情况看,《糖酒快讯》即以后的《新食品》极可能成为第一家主流媒体。
(二) 我们需要观察家
在信息无所不在的今天,获得信息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对信息的判断。生产企业完全可能被无所不在的信息弄得晕头转向,被太多莫衷一是的信息弄得失去了辨别真伪的判断力。所以,食品行业需要的不是拥有更多勤奋编辑记者的媒体,而是拥有更多出色观察家的媒体。在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对信息的判断尤关企业的生死,比如对于新事件的突然出现我们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未来几年食品行业将走向何方?未来几年销售方式上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未来几年糖酒会的功能是否变得对自己不利?是否有一两个资本大鳄正悄然吞食行业资源?现在的大企业还有几年好日子?成功企业成功的背景和本质是什么?曾经红火的企业是由于什么原因消失的?这些都需要杂志社培养更多资深的编辑记者,以观察家的面孔为企业服务。
(三) 我们需要咨询家
现今的食品媒体,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资讯”和“分析”、“评论”的角色,而未来需要的是“咨询家”。
所谓“咨询家”,首先就在于他的专业性,比如针对商家的、针对白酒的、针对高管的、针对行业的、针对中层的等,这种专业性使得这些咨询家必须成为专家;其次是这些咨询家对自己所在专业必须要有深入独到的见解,并且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实用;第三是这些咨询家的身价不菲,因为他们兼有分析师、顾问师、品牌师及直接参与管理、销售的能力。
(四) 我们需要一本10000元的杂志
即使是通过媒体和自己的筛选,仍有相当多的信息毫无用处,如果能出一本对企业十分有用,十分有借鉴意义、十分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杂志,那么这本杂志即便卖10000元,照样是抢手货。不信?既是外行又是外国人搞的食品行业专业报告,一本书卖到18000多元,而且还供不应求!
机会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