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LG中国猛人新政
这已经是10天里上演的第二幕在华跨国公司重大人事变动。2月2日,日本消费电子巨头索尼的中国公司也突然发布公告称:原公司董事长正田正式离职,由小寺圭接任。两个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事先竟毫无征兆,业界不禁纷纷猜测,日韩巨头不约而同换下有功无过的江山老臣,究竟意欲何为?
10年前,正田和卢庸岳也是前脚后脚来到中国“拓荒”。正田从索尼驻中国总代表做到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他亲手将索尼中国发展成索尼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占到其全球生产的1/4。在其退任之前,索尼(中国)在华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美金,包括PlayStation 2等全线产品,都已经在中国投产与上市。
而卢庸岳更堪称LG电子在中国发展的总设计师。曾为LG第一个海外市场(美国)的销售总经理的他,转战中国后,创建性地提出“LG电子要成为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的思想。并确定了“先建立雄厚的业务基础,再形成规模经济,然后遵循数码创导的方针向电子商务领域进军”的发展模式。2001年,卢庸岳也因突出贡献而被提升为LG电子副会长。2003年LG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0亿美元,成为该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
毫无疑问,这两次调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新桃旧符把戏,而是背后另有战略深意。自从去年一季度巨亏引发股市暴跌后,索尼正急于东山再起。去年10月,索尼全球高层召开改组会议,把中国市场定义为启动东亚市场的引擎(按照索尼的内部划分,东亚市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全力打造中国市场成为索尼的全球业务支柱。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仅是个“制造基地”,还成为“战略市场”。按照重组计划,索尼的新目标是——到2005年在中国的销售要增长到40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在索尼集团内地位更高的小寺圭会出任新的索尼(中国)董事长。他同时还担任着索尼集团执行董事和整个东亚业务区域市场及销售总裁。而他选择坐镇上海而非北京,也证明了他的角色不是以政府公关为主,而是直接面对中国最发达富庶的市场。
小寺圭的经历背景显示,他是一个营销高手。1976年加入索尼公司;1986至1996年历任索尼中东、非洲、亚洲等海外营销负责人;1996年至2003年,历任索尼海外营业中心高级总经理、索尼国际(欧洲)有限公司家用产品欧洲业务集团总裁、索尼日本营销公司总裁等职。他的使命就是以“索尼全球运营经验强化中国市场业务发展”。
而LG中国新帅孙晋邦任务也不轻松。他急需进一步通过创新,提升LG在华的品牌形象,使其从一个大规模消费电子厂商变为索尼、三星那样的顶尖消费电子技术巨头,即所谓的“一等LG”目标。
1968年加入金星社(LG电子前身)的孙晋邦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以创新见长。在其1995年出任LG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GETA)法人长期间,大力推进六希格玛等革新活动,使LGETA每年都以40%的增幅飞速发展。现在LGETA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家电生产基地。
他已立下军令状,LG电子的全线产品必须要占领中国市场三强的位置,已经占据三强位置的产品特别是战略产品在短时间内要取得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为此,LG将扩大一线营业组织,加强销售力量,通过革新活动培育“Right People”,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内的高层领导都会展开以现场为中心的经营活动。他将随时走访法人和分公司,了解一线的竞争情况以及经营状况,迅速解决问题。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当TCL、海尔这样的国内新贵迫不及待地要进军海外的时候,索尼和LG却选择在中国决战。
原载:《环球企业家》2004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