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将三分天下
20余年来中国零售业历春秋时代,经战国纷争,未来必将是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百货店以其直接的情感式解惑式服务将经营主流商品、扩张性市场商品和个性化商品,三分天下有其一;超市商店以其便利的优势将争得经营标准化的小件必需商品,三足鼎立有其一;网络商店以抽象的方便快捷的服务优势,将雄霸标准化大件必需商品和虚拟商品,三一三剩一。
一.以服务方式科学有效地重新划分零售业态
如何划分零售业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划分方式,从而千姿百态的零售业也就有了数不清的叫法。最近国家内贸局对零售业划分为8种业态,这是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考虑的。若从连锁与否可划分为单体店、连锁店;从经营的商品特征来划分可分为食品店、日用百货店、综合百货商场、综合超市、专业店;从经营的场地可划分为自由市场、仓储超市、大型市场、购物中心;从区域功能上可划分为便民店、区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从授权程度划分为特许店、专卖店等。
这些划分方式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的,管理部门为了管理方便是一种划分方法,学术研究者为了便于学术研究又是一种划分方法,而有的纯粹是叫习惯了。但无论何种划分方式,都有其局限性,都有不尽合理的一面。
究竟如何划分才尽可能合理呢?本人认为应从服务方式的角度来划分。因为零售业就是服务业,只有从服务的角度来划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连结消费者和经营者,也便于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标准和学术研究部门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从而为开拓市场服务。
这里提出的服务方式不是指全过程的服务方式,而是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商家提供的服务方式。综合当今的各种服务方式,本人认为不外乎三种:一是商家提供特定的卖场和商品,顾客自主选购商品,集中交款的服务方式,人们习惯叫它为超市,我暂且称他为间接店;二是商家提供特定的卖场和商品,顾客在商家导购员的直接导购服务下,选购商品,分散交款的方式,人们习惯称之为百货店,我暂且称之为直接店;三是商家提供特定虚拟的卖场和商品,顾客在商家规定的抽象的符号选择中选购商品,既可分散交款也可集中交款的服务方式,人们叫它网络商店,我暂且称之为抽象店。
若以这种服务顾客的方式来划分零售业态,那么未来零售业将是三分天下。
二.零售业态发展历程回顾
从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零售业态在短短的不到2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路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短缺,简单的吃穿用商品几乎全部囊括了人们的生活用品,而生活用品从行政的角度划归三块经营,即米面粮油归粮店,菜蔬、肉制品等归副食品店,穿用等生活用品归百货店。其实当时也不能算是经营,最多也只能算是看管。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阶段,商品日渐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用品的零售市场逐渐放开搞活,原先行政划定的三大块的经营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显,但似乎还有那么一点轮廓,好象处于春秋时代。
进入90年代,主要是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发表以后,我国的经济又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从此,商品的品质逐步从最低级的温饱型向享受型等多层次多侧面过度,商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多彩,正是由于商品品类、品种的丰富、品质的提升、数量的激增,反映到零售经营领域似乎也从春秋时代过度到战国时代,零售业态发生着天翻地覆的革命。各种新型的现代化商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中城市,同时,各种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居民小店、仓储商店、街区商场、购物中心、自由市场等各种零售业态也出现在大街小巷。
如此之多的零售店,其实按服务方式划分也只能是超市和百货店两类。超市则主要是从粮店、副食店、区域性的小百货店演变而来,大百货店则主要是从是在过去的市级商业中心或比较大的区域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经历了春秋战国阶段,其经营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大百货店不但经营原有的穿用商品,也向其他领域渗透,经营吃类商品,形成了吃穿用商品为主的经营格局,连带着新兴的各种各类商品,只不过还划归到传统的吃穿用大类当中去。这样,大百货店由于什么都经营,而且以其经营规模之大、经营品类之全、经营设施之先进,再加上国际零售资本的陆续的进入,带来经营理念的变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百货店风光无限,使人们感觉到零售业态好象是大百货店一统天下。事实上这一时期,大百货店确实占据零售业老大的位置。而且,销售业绩稳步攀升,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很多行业,因此,吸引得大量的资金投向大百货店的筹建当中来,现代化的大百货店严重过剩。于是,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销售成本上升,销售下降、毛利率降低、赢利困难。
几乎与此同时,也就是1995年前后,超市业态大规模出现,国际零售资本的涌入,给中国人送来了超市这种新型服务方式,如沃尔玛、万客隆等相继在中国登陆,令未曾迈出国门的普通中国老百姓大开眼界,超市的丰富商品、合理的方便选购的经营布局、低价位,自主选货、集中收款等,确实能够满足顾客对便和利的追求,因此,顾客对这种自主选货、集中付款的服务方式的超市情有独钟。于是乎,原先从百货店选购日用品的顾客纷纷投奔超市来,选购吃类和日常生活用品。这样原有的各种小百货店、副食店纷纷改头换面,变成了超市,无论其经营水平、管理水平如何,但其对顾客的服务方式确实转变了,而且无论在内容上是否连起来,但大多数在形式上确实联了起来,出现了许多连锁超市,单店规模虽然有限,但连起来后的规模,确实能与大百货店一争高下。由于其连锁规模的优势,在进货价格上远远优于大百货店,这样在价格上就具备了竞争优势。大百货店无奈之下,不得不把吃类及日常生活用品类商品让位于超市,或不作为主力商品经营。就这样大百货店在遭遇同行激列的竞争的危难关头,又突然遭遇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超市,超市生把大百货店的吃类及日常生活用品转移到自己的货架上。顾客也由此而来,大百货店又痛失这两类商品。百货店无计可施。
正当超市激烈争夺大百货店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专卖店、专业店应应运而生。专卖店的产生是由于前期大百货店生意兴隆,门槛较高,生产厂商欲进大百货店,成本较大,许多生产厂商无奈之下设立起自己独立的销售专卖店,建立独立的销售网络,比如海尔目前的专卖店在全世界范围内高达一六三千多个。这相对独立的销售网络,不仅不用求人,而且渠道稳定,店面分布合理,信息反馈及时畅通,对统一商品经营管理以及售后服务很有好处,可谓是一石多鸟。目前许多名牌的生产厂商均有其专卖店,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这是我国零售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从百货店中分离出去的,统属百货店范畴,因为其服务方式为发生根本改变。专业店也是从百货店中分离出来,是属于零售市场发展的结果,是属于商品丰富的结果,是属于细化市场、集约化经营的结果。如一系列的电器专卖、服装专卖、鞋帽专卖等等,专业店的建立,是基于作为经营者要办出特色,百货店有限的面积面对如此迅速膨胀的商品的品类、品种无法全部经营,只能经营某几个品类品种。有限的经营面积什么都经营的话,肯定是什么都经营不好,只能是经营某一品类或某一品类里的一小种类里的商品,如经营家电类的家用空调器商品等,经营服装大类里女士服装中的青春装等。专业店经营解决了经营规模的问题,所有都经营,什么都不成规模,专业店经营,就某一单品类经营构成了规模,具备规模优势,可以大批量进货,进货成本低,而且容易形成专业特色,由于经营者对经营的专业商品认知程度较高,易形成专业化服务特色,这样在竞争中就处于优势。目前,专卖店是越来越多,涉及的专卖范围越来越宽,而且呈越来越专、规模也越来越大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连锁机制。专业店对综合大百货店已形成咄咄逼人之势,日渐蚕食着综合大百货店的经营领地,使综合百货店可经营的品类、品种越来越少,综合百货店四面楚歌。综合百货店向何处去,该经营什么都已是当务之急的问题。
正当百货店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愁眉不展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间,半路里又杀出了个程咬金,这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虚拟网络商店。由于网络商店选购商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在网上就可以任意选购,所以给那些行动不便,或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到物理店选购商品的人提供方便,而且网上购物还把网上定货和送货上门的时间分离开来,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据悉,目前虚拟的网络商店每天正以两家的速度增加,增长速度令人咂舌,不仅对百货店形成了冲击,而且超市也感觉到来自网络店的威胁,整个零售业好象要闹一场大地震似的。网上购物,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网上购物的数量还很小,但增长速度确是惊人的,相信不久的将来,网络商店的营业额不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有很高的比重,即使在中国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未来零售业将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
零售业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处于战国时期,那么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应是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
(一〕百货店业态――三分天下有其一
作为零售业的龙头老大――百货店,虽然十多年经历了如此多的分割、整合、冲击和震荡,给人感觉好象面目全非。其实,大可不必悲观,不过要找回过去那种把全社会所有的商品都放进一个大商场里时代已不可能了,未来的百货店只能是走专业化道路,即使规模再大的百货店也只能是经营某几个品类,就是超级的百货连锁店也同样概莫能外,专业化是唯一出路。那么,专业化时代的百货店究竟该卖什么样的商品呢?这里我给出分析。专业化时代的百货店卖主流商品、扩张性市场的商品以及个性化化商品。下面我做一分析。
1.百货店经营主流商品。主流商品就是在社会家庭消费比重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如今天的汽车、家居、电脑、教育等项目。百货店为何要经营主流商品呢?这是由于主流商品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消费主流,代表着人们的消费走向,经营主流商品需要较大的资金和规模,门槛较高,实力较小者不能够涉足,这就决定了这个领域的竞争相对于社会必需品要弱,经营这种商品获取的利润要高于市场平均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百货店若经营必需商品,获取的利润低于市场平均利润,由于百货店的面对面的情感式解惑式服务方式需要的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基础成本、服务成本、管理成本都远远高于超市,低毛利对高成本,风险之大可想而知。所以,百货店应经营主流商品而不要经营必需商品,而把必需商品让给超市等其他业态经营。只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百货店应经营扩张性市场商品。何为扩张性市场商品?扩张性市场商品就是其市场份额处于上升扩张期,其增长速度高于消费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反过来讲,增长速度低于消费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自然包括负增长)的商品,就是萎缩性市场商品。如儿童用品、医药保健用品、IT产品、体育用品、教育产品、家居产品等等都是处于扩张性阶段。经营扩张性市场商品,赚取的是市场份额扩张带来的利润,由于扩张性市场商品,其市场份额的扩张削弱了其竞争的残酷带来的风险。另外扩张性市场一般是新兴的市场,其科技含量一般高于萎缩性市场,由于其市场新兴,大多数资本不敢涉足,竞争程度低于萎缩市场,这也决定了扩张性商品市场的利润高于萎缩性市场的利润。因此,高管理成本的百货店必须经营扩张性市场商品才是出路,应摈弃经营萎缩性商品市场。另外,扩张性市场的商品在大众消费者的眼里还是非标准化的商品,是比较陌生的商品,适合百货店这种面对面的解惑式服务。因此,无论如何,扩张性市场商品都适合百货店经营,而萎缩性市场商品则适合超市等其他业态经营。
3.百货店应经营个性化需求非常强的商品。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商品的标准化,然而这个时代,是个性化的消费时代,标准化的商品与个性化消费相矛盾。但是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只能是百货店这种面对面的情感式解惑式的服务方式,因为,超市和网络商店均不能解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问题。个性化的商品都有那些,服装、鞋帽之类的穿类商品是个性化消费商品,尽管服装、鞋帽之类的商品虽然大多也是从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下来的,是标准化商品,但他们却是个性化商品。同样是40码的鞋子,不是对任何穿40码鞋子的人都适用,因为世界上没有两双完全一样的脚,每个人的脚的胖瘦高矮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有人喜欢紧,有人喜欢松,而且人们喜欢的款式、色彩均不一样。所以像服装、鞋帽之类的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是个性化商品。第二,新兴的商品大多是个性化商品。由于新兴的商品,大多科技含量高,属于组合创新型商品,不仅在挑选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使用上也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这种商品就需要现场的咨询解惑答疑,需要售后的服务等,因此,这种商品是属于个性化商品。第三,装饰性的工艺饰品及体积小的贵重饰物等,这些都是为了美化居室生活和个人生活的饰物,这些都属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第四,以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的商品大多属于个性化商品。第四,商品本身以外附加服务内容比较多的商品属于个性化商品。
经营个性化商品,满足的是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顾客为了追求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一般是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因为俗话讲“掏钱难买我乐意”。所以经营个性化商品不仅可以发挥百货店的直接式的服务优势,而且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空间。
(二)超市――三足鼎立有一足
超市应经营必需商品。前面我们提到百货店应把必需品让位于超市等其他业态经营,实际上,超市担当了此重任。什么是必需品呢?必须品就是当今人们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既然主流商品在变化,必须品也在变化,比如80年代初的主流商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在80年代末,已变成了必须品,而且缝纫机在今天基本上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代之而来的主流商品是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大件商品。现如今,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商品也从主流商品的位置上下岗了,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商品,这是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缘故。
是否所有的必需商品都适合超市经营呢,非也!大众化的穿类商品在今天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然而这类商品是个性化商品,适合百货店经营,而不适合超市经营。像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之类的必需品理论上讲虽然也可在超市经营,但在实际经营中难以行得通,它更适合未来网络商店,因为网络商店具有许多超市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说超市适合经营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吃用为主的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价款比较小能够随身携带的商品,因为超市是自主选择商品,所以,超市的商品一般应是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正确的购买判断的商品。所以超市应经营大众化的以吃用为主的小件生活必需品。
超市经营这些必需品,由于其基本上是即时服务,售后服务基本没有,服务成本很低,所以,尽管利润很微薄,但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纯利空间的。但超市若经营家电等大件生活必需品,售后服务成本较高,风险很大,所以这些大件的用类生活必需品不适合在超市经营,而只适合在网络商店经营,但在网络商店还没有成气候之前,还可以在百货店滞留一段时间,但大家店对百货店(包括目前的十分风光的专卖店)来讲已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有些综合超市也想尝试经营大家电,但毕竟由于业态的限制,终不能成事。其原因就是大件的必需品放在超市经营,违背了超市业态自主选购的特征,比如货品的搬运等需要在商家的帮助下完成选购过程,这无疑增加了超市业态的服务成本,若把商品的价格调上去,这无疑又与百货店的特征一样了,对超市来讲这叫不务正业,自然成不了气候。除非将来这些大件商品变成了小件商品,而功能不减。
(三)网络商店――三一三剩一
网络商店应经营什么样的商品呢?文章写到此,网络商店经营的商品品类自然也就出来了。网络商店应卖标准化的大件生活必需品。
网络商店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选购商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谓是方便快捷,因此,其必然有发展空间,这是现实中任何物理店所不能做到的。但是,网络商店的缺陷就是不具备直观性,只能是平面的视觉形象,看不见具体的商品,听不到商品发出的声音,没有手感,完全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及概念,没有直接感觉,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所以网络店只能卖标准化商品。比如,200升冰箱,谁买回家都一样用,29寸彩电放谁家都一样看。而现实市场中恰恰有前面分析到的大家电之类的商品,超市经营不了,也不能经营,而百货店(含专业店)把它当成鸡肋经营,所以,这就为网络商店提供了经营之类商品的前提条件,而这些商品又都是标准化的必需商品,既然是必需品,那么此类商品市场已成熟,品牌化已形成,商品的品质、生产厂商的信誉都是优秀的,因此,正适合网络商店经营。所以网络商店应经营标准化的大件生活必需品。即使今天的汽车之类的主流商品,一旦未来退居为生活必需品时,也适合在网络商店经营,在当今的美国,汽车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汽车在网络商店走俏。
为什么网络商店不能零售标准化的大件主流商品呢?因为它既然是主流商品,肯定占人们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人们购买这些商品需要慎之又慎,而且人们对其不如必需品那样的熟悉,还有陌生感,对其认知程度较低,在购买过程中还有诸多疑问需要当面咨询解惑,所以,这些标准化的主流商品显然不适合在网络商店经营。同样扩张性市场商品也不适合在网络商店经营。
目前网络商店经营的商品品类有许多,如适合超市经营的标准化的小件商品,适合百货店经营的个性化商品和扩张性市场的商品,但恰恰就没有经营自身应该经营的标准化的大件必需品,这是经营方向的错误,岂有不亏之理。当今的网络商店以经营标准化小件商品为主,如经营图书、音带、光盘、小食品、卫生纸、甚至是酱油、醋等人们日常居家过日子的零碎小商品。这种适合在超市经营的小件商品,也不是不能在网络商店上经营,只是因为网络零售店的服务成本高于超市,不仅是前期技术成本较高,而且送货等服务成本也太高,所以,网络店采用超市的低价位,甚至比超市的价位还低,岂能不亏。假若价位高于超市,人们又何必舍超市而选网络店呢?因为购买这些小件商品的人中无暇购物的忙人并不是占主流。所以美国亚马逊网络书店经营图书(图书是小件标准化商品)不亏损才怪呢?因为网络商店经营标准化的小件商品和经营大件商品一样都得送,送小件商品和大件商品一样都是送,但平均后送大件商品则成本低多了。试想,有谁买小件商品能像买大件商品那样一次花上数千元呢?买上数千元的酱油、醋、卫生纸、洗涤用品,且不说一时用不了,买回家后放哪儿?就是图书、光盘等学习用具,通常情况下要是没有疯,又有几个人能一次买上数千元呢?也许有的网络商可能会辩解到,一个人买不了那么多,人多了额度不就达到了吗?这只是假设,是理想主义,即使是真的,你不还是得一家一家地分头送吗?几十位顾客也不会赶巧都住在一个单元房里,也住不下,而对花数千元购买一大件商品的顾客来说,商家却只送一家就行了。所以说,目前的网络商真是烧钱的,其顾客定位、商品定位、服务定位、价格定位都是错误的,其干得越是热火朝天越是赔得多,因为其经营方向就是错误的。
当然经营大件必需商品目前条件还不一定完全具备,但它是必然的趋势。说条件不完全具备是指缺乏市场要素整合。所谓整合就是运用电子网络的工具对传统的物流配送系统和传统的物理店面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之由传统的物理网络升级为电子商务网络。比如海尔号称在全世界有16000多家专卖物理店面(应该含其在大百货商场中设的店中店),如此多的物理专卖店加上具有和这些店面相配套(包括科学合理的分布、迅速准确的配送)的物流配送系统,运用电子网络的工具进行整合,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模化的网络商店。像国美这样的专业店,当他的数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升级为网络商店。这里电子网络只是现代化的工具,是实现网络化购物的高效工具,网络中的网站只是个虚拟的购物平台,是为人们提供信息交流的电子技术平台,但它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也正是它存在的必要,是网络商店区别其他传统业态的根本实质所在。至于如何整合、谁来整合,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当然网络商店也不是只适合卖标准化的大件必需商品。它还能卖其他许多类商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网络商店能卖的商品品类品种会越来越多。就目前来讲网络商店适合卖什么呢?这里仅举一例。网络商店目前还可以经营以实用性不强的、精神文化情感消费为主的商品。比如鲜花等,这是针对目前以追逐青春时尚为主的网客而言的,目前的网客中这部分群体占大多数。鲜花消费是礼品性消费,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不大,但情义无价,所以只要商家把礼品的购买者和受赠者服务好了,让购买者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其利润空间是巨大的。所以,在众多的网络商店亏损破产的困境下,美国的一家鲜花网络商1999年的销售额达3亿美元,不仅增长速度惊人,利润之高也同样惊人。另外网络商店可以零售虚拟性商品,如酒店客房、飞机舱位、名牌剧院的座位、知名的精品培训班等,这在国外和国内都证明了是正确的方向。
有人会认为网络商店这种业态很难占到零售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理由是网络商店购物目前还不普及,网络购物设备电脑还不普及,而且贫穷的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有较大的比重,其实这种担心只是静态的。电脑目前虽然是社会消费的主流商品,但在不久就会变成社会消费的必需品,因为一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在提高,二是电脑的价格在快速下调,二三千元一台电脑也是可能的。占80%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体消费比重相当低,仅有20%左右,主体消费在城市,农村人口消费也在逐步城市化。即使将来农村消费市场的总体消费额会在上升,但消费比重在逐步下降,因为不仅是农村消费城市化,而且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就目前来讲,大家电的销售占整个大百货店销售结构比重的30%以上,而专卖店、专业店的销售也占整个家电市场销售较大的比重,在加上网络店销售其他类的商品,因此说未来网络店销售占整个零售市场的比重三分之一是必然的,而且这个水平在未来5到10年之内将有可能实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由于他有相对的优势。在当今零售业群雄分争的情况下,问谁是英雄?答曰有相对优势的识时务者。当今所谓的识时务就是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零售业必将是百货店、超市、网络商店三分天下,各得其一。
四.三种业态特征对比
既然未来零售业将三分天下,那么现就他们的业态特征做对比如下:
服务方式:百货店是面对面的情感式解惑式服务,超市是间接式服务,网络店是网络平台抽象式服务;
顾客选购商品的方式:百货店是导购式选购商品,超市是自主式选购商品,网络店是概念化选购商品;
经营商品的主要品类及性质:百货店是经营社会主流消费品、扩张性商品、个性化商品,超市是经营吃、用小件必需商品,网络店经营标准化的大件必需以及实用性不强的情感消费品;
顾客定位:百货店是比较固定且有时间选购的目标顾客,超市是居家过日子的大众百姓,网络店是无暇购物者以及追逐时尚者;
选购和接受服务是否分离:百货店是不分离,超市是不分离,网络店是分离的;
服务成本:百货店最高,超市最低,网络店介于百货店和超市之间;
平均毛利率(加价率):百货店17-22%,超市8-11%,网络店12-15%(情感消费品除外)。这里提到的毛利率只是平均毛利率,具体到每种商品或各个商家则不一样,比如百货店经营服装毛利率可能达30%,甚至更高,其他有些种类的商品可能还要高,这是与商品的竞争程度和商品经营本身的风险度是不一样的。而商业最终赚取的是平均利润,如果某一种类商品的毛利率高,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盟竞争,从而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以上这些特征有的是变化的,如顾客定位,随着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网客会越来越多,在网上选购商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随着科技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在商业服务及管理中的应用和人工成本的降低,三种业态的平均毛利率会成同步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作者简介:景素奇先生现任北京金色世纪网络公司常务总经理、董事长助理、书记。曾荣获全国商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商报好新闻评选一等奖。提出了“主流商品与必需商品”、“扩张性市场与萎缩性市场”的经营理论、“同步管理”理论、以及“非我中心管理”理论。近年来在许多媒体上公开发表了数百篇文论。被媒体称为最年轻的“老”商业专家和服务专家。以电子商务领域为例,提出了“意识流-电子商务第四障碍”理论,以传统的商业的新视角来审视新电子商务。联系电话010-82085940,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