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超市勇闯生死劫
前日,广州宏城超市最大的门店在石榴岗开张迎客,由此拉开其再次扩军的序幕;而上月底,沉寂多时的本地民营超市大户“岛内价”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而此前,拥有12间门店的“倍顺”超市,也低调开始其布点的征途(年内分店数将增至30间)。面对外资零售巨头的步步进逼,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广州本土中小超市欲再度发力上冲,试图以迂回灵活之战术,闯过这场即将来临的生死之劫。
社区争夺战
到社区去!到社区去!在外资大卖场摧枯拉朽的进逼之下,广州本土中小超市“宏城”、“岛内价”、“倍顺”等纷纷深入敌后,不约而同地钻到了强敌环伺之下的市场空档——社区中去!
社区争夺战有多激烈,去天河华景新城走一遭就可感觉到!上月中,广州宏城超市的天河区华景新城新店开业,而早在“宏城”入驻前,珠江超市和倍顺超市在相隔不过百米的同一条街上已经暗暗较劲了一年。“宏城”新店距“珠江”100多米、距“倍顺”仅50米,令这个有5000多户、2万多人口的居民小区超市大战迅速升级。
对于这样面对面硬碰硬的社区超市战,在广州已开设11间连锁分店的倍顺老总杨林态度很鲜明:倍顺欢迎竞争!作为美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倍顺24小时营业,定位是“亲近的社区型便利连锁店”。“细分目标顾客,选择新兴小区进入,是像宏城一类的中小型超市今后安身立命所在。”而上月开张的华景店不俗的业绩(跃升“宏城”业绩排行榜第二位),更坚定了宏城今后向社区渗透的路子。据悉,“宏城”现有19家分店中,有14家属于坚持“小区路线”的产物。这样,由于与外资超市岔路经营,“宏城”在“百佳”金田分店掀起的狂风巨浪中,非但没有败下阵,反而越战越勇,开始了自身迅速扩军之路。
无独有偶,“宏城”在惠侨小区、大塘居民区等地也正与同类超市打得难分难解。此外,“有家就有岛内价”,因及早盘驻社区,“岛内价”与后来者“好又多”等其他超市的竞争中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据透露,下半年“岛内价”新港西店、“真实惠”南湖店以及又一家“宏城”超市将陆续开业,对于选址,他们的思路很一致:新店都要开在居民社区附近。
中小超市为何纷纷“扎堆”社区?这实质是其量体裁衣、避开与外资巨无霸正面冲突的取向所致。新兴外资大型超市抢的是闹市地头,推行“一站式”购物,其经营模式和目前的交通条件决定了它不可能辐射到所有的地头。同时,近几年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也给中小超市留下了生存空间。另外,社区路线也可避免重蹈如“广南超市”等“先烈们”高速扩张过程中高成本运营埋下的陷阱。
迂回灵活的战术
声东击西,扬长避短——经过几年痛苦的历练,本土超市主的战术在理性务实的同时,多了几分灵活应变的机灵。
在选址布点方面,“岛内价”老总林文创道,“岛内价”不是本本主义,其开店主要看市场需求,看区域适合程度,看是否低成本经营。若一味照搬“沃尔玛”等巨头的标准,那么不但可选择的空间少,扩张速度也会受影响。与林文创持同一论调的是“宏城”老总洪楚添。洪总道,与“才大气粗”的外资店不同,中小超市唯有采取有利有据的迂回战术,才有胜出的可能。如“宏城”新开门店纷纷洗去大卖场的“铅华”,以邻居超市模样登场。另外,在坚持社区路线的同时,“宏城”下一步的战略就是先人一步抢占郊区商圈,并欲打造“生鲜+日用百货”的新型郊区超市模式。
在经营管理方面,广州中小超市在经历“阵痛”后,纷纷转型以专业化避开大型超市“大而全”的综合化战略攻击。早在1998年,“宏城”就居安思危地将其超市重新定位为“社区型生鲜超市”,围绕“一日三餐”做文章,店铺改造变成“现代菜店”,营业额平均增幅达70%。而“岛内价”从去年起、“真实惠”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都对属下部分超市进行了传统标准型超市向突出生鲜类商品的调整。调整后,生鲜类商品占全部商品比例的25%以上,最多接近50%。而“福特玛”甚至将其生鲜的比重上升到80%。另除纷纷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外,本地几个中小超市都不约而同地将营业时间延长,有的营业时间甚至长达17个小时(7AM-12PM)。
无独有偶,前不久被称为“四不象”的倍顺超市以全新的面目问世。用广州越秀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远穗的话来讲即,倍顺是便利店、超市、快餐的结合体。其间带有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特征,而且有中餐外卖,熟食生鲜占了很大比例,并以社区发展为主,糅合了多种业态的多种经营模式。
另外,在赢利管理上,经历数年奋战的本土超市终于明白: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获利。“岛内价”为确保单店盈利曾先后关闭了2家经营欠佳的店铺,“宏城”也有5家店有同此遭遇。而“倍顺”亦改变“数量第一”的观念,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每家店铺的盈利状况,因此至今,倍顺的12家分店各个都处在赚钱的水平。
寻求合纵连横之路
在韬光养晦的过程中,广州本地超市也在苦寻合纵连横之路。
前日,“宏城”石榴岗分店开业,这实质是继“汇侨店”与“侨鑫”、“华景店”与“合生创展”之后,“宏城”与地产商(信和集团)联手开出第三家分店。在以后的开店选址方面,“宏城”超市选择了与房地产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发展。而据“合生创展”透露,该公司如果继续开发市场的话,将会首先选择与宏城合作。
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连锁店选择与连锁超市一同捆绑发展。如“明廊”进“百佳”、深圳万泽医药入驻“新七星”,而前不久,“海王星辰”与“宏城”亦签定了合作协议。在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零售店与综合超市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共享资源,意欲通过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而在物流配送方面,洪楚添甚至道,不要急于做“中国沃尔玛”(沃尔玛有庞大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物流中心),应量力而行,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据悉,在生鲜食品物流配送方面,“宏城”选择与广州蔬果集团合作,利用其冷柜资源。而“岛内价”欲选择第三方物流。
另外,从“倍顺”的外资介入,以及诸多国外跨国巨商的入穗,广州本地的超市商家也逐渐意识到了资本运作上的巨大空间。不久前岛内价将原先的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份制公司,林文创说,这是他们为下一步融资所作的准备工作。由于以往“岛内价”从未向银行借过款,林表示只有更多的资本介入,“岛内价”才可能进一步做大,因此他们算向银行借款,实现股权多元化。而“宏城”也在与许多方面谈判,意欲通过产权营运,寻求资本扩充之路。
针对时下面对大卖场、外资店的步步进逼,广州中小超市业者积极谋求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有业内人士提醒到,联合的意义绝不仅是指经营技术的交流、商品采购的联动,更应考虑以加盟或者托管的方式,将彼此之间的利益捆绑在一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