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中高档啤酒终端市场现状及对策

中高档啤酒终端市场现状及对策

中高档啤酒终端现状

  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矛盾长期存在,我国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我国啤酒品牌多达1500余个,堪称世界之最,但除青岛、燕京、珠江、金星、哈尔滨、惠泉等名牌外,大多数的品牌都是地域性品牌,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较力低,而且产品主要是低档产品,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低档产品的之上,而中高档以上的啤酒市场则大部分被洋啤酒所瓜分。随着啤酒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为了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实现最终消费,越来越多的啤酒企业在市场营销运作中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终端,终端的争夺战日益激烈,中高档啤酒市场更是如此。目前中高档啤酒终端市场呈如下现状:

  一、终端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中高档啤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程度绝不亚于低档啤酒的竞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的日渐提高,中高档啤酒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更多的啤酒企业。

  2、 大部分啤酒企业长期在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不但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反而因过度的价格战而大伤元气,在低档啤酒市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向中把主要精力放到中高档市场的开发上来。

  3、 国内青岛、燕京、金星等知名啤酒企业多年来在中高档啤酒市场上的成功动作,已经在中高档啤酒市场上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必将继续在中高档啤酒市场上攻城掠地。

  4、 许多洋啤酒虽然近年来在中国水土不服,出现了溃退,但本土化的百威、蓝带、嘉士伯、朝日、三得利等洋啤酒在中国高档啤酒市场上稳稳站住脚跟后,部分品牌又开始延长其产品线,借其品牌优势开始与国内品牌争夺中档啤酒市场,加之中国加入WTO后啤酒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洋啤酒将会进行第二轮的反击,高档啤酒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 中高档啤酒终端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中高档酒店和宾馆、大型超市、高档娱乐场所是中高档啤酒的最主要销售终端,而且这些终端主要集中于城市市场,数量和集中程度取决于城市的大小和消费水平,相对于低档啤酒终端来说终端数量极为有限。过多的竞争品牌和相对有限的终端市场导致了激烈的竞争,中高档啤酒的竞争者多是实力雄厚的大型啤酒企业,财大气粗,常常是对终端志在必得,就不断以比竞争对手更加优惠的条件争夺终端,终端也借机不断提高门槛,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终端恶性竞争,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

  1、 终端销售权买断现象日益增多。所谓终端买断销售权就是酒类企业与终端达成一致协议,企业给予终端更加优惠的价格和额外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终端保证只销售酒类企业提供的指定产品的一种销售方式。这种排它性的营销方式虽然非常有效,但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因为它的垄断权是通过不正当的、不公平的途径获取的,因为酒类企业对经销者许以的各种额外回报和优惠,尤其是开盖有奖、包装内含现金券、给服务人员开瓶费等促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律的,它使各种实力不同的竞争者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助长了强势企业的霸气,而给弱势企业市场开发造成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它又侵害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权,一是品牌的选择十分有限。甚至唯一性,限制了消费者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牌的权利,二是促销人员的强行推销或饭店的强买强卖行为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情绪。这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的过度发展必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混乱无序,是不利于酒类市场的健康发展的,不但不提倡发展,而且是应当制止。

  2、 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终端的苛刻要求。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终端争夺战,终端的地位日渐高贵起来,终端越来越牛气,向企业提出越来越多的苛刻要求,企业如果不从,终端就会绝然而去。许多企业抱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不得不曲从终端。目前终端除了向企业提出不断降低价格的要求之外,还向企业索要越来越多的其它费用。如进店费、新品上架费、促销人员管理费、假日销售赞助费、广告载体发布费、酒店开瓶费、产品质量补偿费以及全年根据供货金额提供返利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导致营销成本越来越高,企业难以承受。

  3、 企业之间为争夺终端的无序竞争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争夺相对有限的终端资源,运用了各种竞争手段。品牌影响力强,产品知名度高的企业靠实力大多数都进行正当的竞争,但随着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许多啤酒企业都展开了非理性的营销投入,在广告费、促销费投入上开始了血拼。还有一部分既无太强的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档次与名牌产品又有差距的啤酒企业为了与竞争品牌竞争本地的终端市场,往往是采用一些不正竞争手段,如利用有关部门进行地方保护,甚至使用暴力驱逐竞争品牌。



终端恶性竞争的后果

  终端恶性竞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一、 最终吃大亏的还是啤酒企业。俗话说,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终端的恶性竞争首先是由企业挑起的,是人为炒作的结果。最终端 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啤酒企业。营销理性的啤酒企业,即使品牌知名度高,在酒店里消费者指名购买率高,但因受到不公平的竞争冲击,在终端的正常销售受挫;过度参与终端恶性竞争的啤酒企业因过度的营销投入,导致销售收入增幅有限的同时,营销成本过度膨胀,企业不堪重负,甚至拖垮企业。

  二、 贪得无厌的终端商使恶性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在终端恶性竞争中,终端成了香饽饽,啤酒企业争相给其更加优惠的利润政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人的本性,既然有如此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终端商就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门槛越来越高。啤酒企业为了既爱又恨的终端不得不满足其贪欲,就这样终端的恶性竞争只会越来越加剧。

  三、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虽然终端的竞争会使产品价格降低,各种促销奖励也使消费者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恶性的终端竞争,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终端出现的专销某一品牌的形象,消费者自由的选择权被剥夺;另一方面,某些啤酒企业在营销成本上升时,为了控制总成本上升,就会非正当地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料上以次充好,导致产品质量不保,直接损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所以恶性的终端竞争,消费者也将成为受害者。



改变中高档啤酒终端现状的对策

  要想改变中高档啤酒终端市场目前的不良现状,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良策,关键是啤酒企业要理性参与竞争:

  一、啤酒企业自身做起:

  1、 啤酒企业要转变观念,规范营销行为。啤酒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参与恶性终端竞争走得是一打飞蛾扑火的自取灭亡的绝路,就是运用不正当的非道德竞争方式取得竞争优势也是暂时的,最终将陷入自己埋设的陷阱。所以啤酒企业要树立理性的营销行为,把主要的精力运用地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塑造上,企业良好信誉和服务的提高上,终端市场自然会越来越广阔。

  2、 啤酒企业要重视软终端关系建设。我们把终端分为硬终端和软终端。产品所依托的环境称为硬终端,即超市、商场、 酒店等终端消费场所,而将终端的人称为软终端,包括服务员、营销员、促销员、消费者等。软终端对产品和品牌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产品实现消费的效率。正确的终端策略是利用一切手段让软终端对产品产生认同并接受,积极向消费者推广,消费者乐于接受,并积极向周围的人员传播。

  3、 加强产品的终端管理。产品到了终端并不意味着工作就完成了,而是终端工作刚刚开始。加强产品的终端管理要重视三个方面,第一是增强品牌的终端展示力,需要做到抢占柜台最佳视觉点,提高展示效果,突出品牌影响力;第二要增强品牌终端吸引力,包括在超市、饭店入口悬挂品牌宣传横幅,在靠近酒柜的墙面,布置产品的招贴画等;第三是扩大品牌的终端亲合力,任何一个品牌只有通过人的口碑传播,才能真正达到传播的最大效果,可以应用促销小姐,有奖销售等形式。

  4、 为终端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服务的竞争是终端的重要竞争内容之一,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服务竞争威力更大,啤酒企业要不断加强服务营销,在为终端提供优质、优惠的产品同时,为终端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将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终端客户关系就会更加稳固。

  5、 要加强企业与终端之间有效的制约体系。由于许多企业与终端之间没有有效的制约,双方合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双方关系也就变得非常脆弱。啤酒企业必须利用合法、有效的章程、合同、协议对终端进行约束,降低经营风险。

  二、 终端商应树立长远的经营意识。

  终端商,尤其是大型高档酒店、超市等经营者不能见利忘义,而应以平静的心态积极与啤酒企业合作,专心地做好某一品牌,而不应朝三暮四,做来做去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也没有一个关系良好的合作企业。

  三、 行政执法部门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光靠啤酒企业和终端的自律是根本行不通的。行政执法部门应依法加强。比如说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文规定买断终端销售权属于一种非法的变相垄断行为,应受到制裁。但由于现在对法律的理解和执行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从而使这一现象得不到遏制。相信入世之后,我国的多项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备,对一些恶性竞争行为能做出相应的限制和制裁。对暴力竞争更应该严厉打击。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