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企业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企业应当向三星、LG等韩国企业学习,通过向这些亚洲新秀学习,达到加快企业发展之目的。
为什么要向韩国企业学习呢?
首先,韩国企业的成长环境和中国企业类似,其经验具有可借鉴性。同属亚洲国家,又在一个大儒家文化圈内,韩国和中国在许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是相通的,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比较接近。
其次,韩国企业的成长时代和中国企业几乎同步,同积累于上世纪80、90年代,爆发于2000年以来。相同的时代背景,让企业之间具有相当多的可比性和互通性。
再次,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具有极大借鉴价值。可以说,韩国企业昨天走过的路,正是中国企业今天、明天要走的路。
时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三星确立为学习榜样,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中国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现状,做大做强的意识日益强烈。但是,仅仅目标明确还不够,对标杆企业建立深刻而全面的认知,成为当务之急。那么,韩国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应该说,韩国企业的优势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这种优势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韩国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保证。三星被认为是“每一门课都考得出色”的韩国企业,其优势集中表现于九大方面: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奖罚分明的评价体系,系统化的经营监察体系,黄金比例的产业结构,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完备的研发设计体系,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周密的信息管理,坚决彻底的库存管理等。其中,最为核心的优势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这一点很为三星所得意,也为外人所称道。在三星看来,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的优势,否则,将失去生存的资格。而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则是一切优势之根本,对于一个以制造为生存方式的企业来说,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就是这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权。
基于如此认知,三星对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追求近乎痴狂。据悉,三星拥有研发人员17000多名,超过职员总数的30%;每年的研发投入在25亿美元以上,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占销售额的8%。2001年,仅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就达到1450项,超过索尼,居全球第五位。
中国企业呢?研发队伍超过1000人的寥寥无几,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5%的少而又少。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为例,2004年排名第一的海尔,研发投入38.5亿元,占营业收入806亿元的4.7%;第二名的联想,研发投入11.5亿元,占营业收入403亿元的2.8%;第三名的TCL,研发投入12.9亿元,占营业收入382亿元的3.4%。研发投入的不足,是制约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最大障碍。
韩国企业的理性和谦逊,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年,华尔街日报关于三星赢利全面超越索尼的消息传到三星总部时候,几乎所有的员工都为这一消息欢呼雀跃,李健熙却出人意料地要大家保持低调。
知一斑而窥全豹。这就是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的差距。
目前,虽然在“国际化”和“知识产权”建设方面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中国企业界依然弥漫着浮躁气息,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的不多,这是危险的。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三星,必须从补上“板凳要坐十年冷”这一课开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