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缺货引发零售企业供应链缺陷的问题
随着一年一年中国连锁协会关于连锁百强企业的经营效益分析报告的推出,报告显示的最为引人瞩目的不仅仅是连锁零售企业获得了空前的跳跃式的发展,同时,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单店的效益的不断下滑问题日益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单位米效的营业额,营业利润,人员投入成本难以为继的问题,这些指标直接地反映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面对的主要目标已经不是如何规模化,如何多开更多的门店,而是怎样才能使门店获得更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怎样才能满足目标顾客群体日益上升的购物需求?怎样才能将连锁企业的规模经营转换为规模效益?怎样才能维持零售门店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抵挡住来自各种经营业态企业的竞争和挑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许大部分的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没有关注过企业缺货的问题,或者关注缺货,但是不知道缺货到底给门店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关于缺货情况的统计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每年都会调查。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缺货情况直到2003年才由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和中国连锁协会正式开始进行统计分析。
虽然,终端缺货只是门店经营情况一个表象问题,但是其所引发的连锁零售企业内部运作问题。而缺货问题所引发的影响也无异于是一场商业流通行业的剧烈地震。缺货问题不仅仅是门店的理货人员的问题,它还和采购买手,门店店长,配送中心,财务,甚至人事部都有关联,可以说“牵缺货而动整个企业”。
或许你常常会在一个连锁店中遇到这样的情形:早上想购买一盒鲜牛奶,可是便利店的冷柜架上已经空空荡荡,而你因此放弃了购买,同时也因为牛奶的缺货影响了你购买面包,口香糖以及当天的日报购物计划。
在200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罗兰贝格的调查报告中,畅销品缺货被认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缺货调查反映:中国的终端缺货率在10%左右,这一个水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的7%左右的水平。如果每个零售企业都能重视缺货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提高到这一水平,则每家门店可以年均增加640万元的收入,按此推算,全国的零售业(包括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零售总额等)的销售额可增加830亿元。可以说这一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通过对缺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将会集中反映零售商的供应链营运中所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中国零售商品缺货研究的目标是衡量出中国国内零售商的缺货状态,评估由于门店终端的缺货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销售损失和利润损失。同时通过对消费者的大量消费调查,分析消费者在商品缺货时候的反应,以及消费满意程度与商品缺货状况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上述的各项调查了解国内零售企业的商品缺货原因,并将商品缺货率,消费者反应等情况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设计出有利于提高国内零售企业运营水平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改变国内的商品缺货情况,提高门店的盈利水平。
参与调查的罗兰贝格执行顾问表示:尽管调查中上海超市的缺货状况好于国内其他城市,但是这些超市的库存水平也比其他城市要高。“上海超市相应库存一般为30至40天,比外地超市可能多出10天左右,虽然缺货状况能改善,但并不说明供应链的效率更高。”
调查显示,造成超市商品缺货的瓶颈环节存在于5个方面:单品过多,货架过少;门店后仓狭小,影响周转;缺乏补货支持信息系统,导致漏订、晚订和非最优批量订货;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缺乏诚信与沟通;供需双方的物流配送质量不能保障。国内外超市运营最根本的差距在于理念,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提供价值,国内许多供应商与零售商在观念上没有理清这个价值链,着眼短期利益,因此也不能理清整个供应链。
由于终端缺货问题涉及面广,且其与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采购体系建立,门店正常营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具有密切关系。本专栏将会从以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缺货问题为话题,分析终端缺货所引发的一系列经营管理问题,并从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业务流程再造(BRP),数据挖掘(SPSS),VMI,CPFR,高效客户反应(ECR)以及品类管理(CM)的先进管理理念来给连锁零售企业以及其相关的经销企业和制造企业讲述有效解决终端缺货问题的方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