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的“文革”式再造
6月21日,古井集团内刊《古井报》刊登了王效金的《在批判中求得新生》,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古井现在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有计划经济、传统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有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上述问题使古井丧失了创新的渴望、竞争的欲望,使古井产生了一大批思想上落后、行动上迟缓的员工与企业领导。古井员工有的依然沉浸于往昔的辉煌内不能自拔,有的则对古井的未来充满悲观情绪,这两种极端思想是古井集团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若不及时清障,毋论再创辉煌,古井未来的生存都会成问题。
2002年8月以后,王效金在《古井报》连续推出十二期“批判与改造”的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在古井集团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拉开了古井集团“批判与再造”运动的序幕。
比文革还厉害的运动
根据王效金的理论,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再造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思想,采用“铁篦梳理”和自我批判两种方式剔除企业员工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推动古井集团的改革。
“铁篦梳理”顾名思义,以铁篦梳理头部,刮掉浮尘与谬误。在“铁篦梳理”的发明者微软公司,“铁篦”过处,总会有一部分职业经理人丢掉位子,正因为其严厉、无情,每逢“梳理”之时,微软的管理人员无不战战兢兢,惟有努力工作,以免不测。古井集团也采用微软的“铁篦”,梳理主要针对古井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认真梳理自己身上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写成书面上报材料,这些梳理文章要在《古井报》上公开,以接受每一位员工的评议:梳理到位与否?批判深刻与否?自我批判则是针对全部古井员工,不搞互相攻击,不搞形式主义。自我批判既要坦诚,又不能没毛病往自己身上贴毛病,员工自批之后同样要经过评议,一旦自我批判员工评议通不过,就会有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处理。董事长与普通员工一样接受评议,不允许不平等行为的产生。评议过关的单位与个人,会受到各种形式的表扬,不合格的单位,则会受到公开曝光,之后继续接受评议,直至过关,最后评议仍不过关的人会被降职、停职,甚至下岗。在2003年6月30日古井集团“批判与改造”回头看梳理大会上,王效金就对评议较差的野太阳饮料公司、老八大酒业公司、基建部三个古井二级单位以及12个个人提出公开批评。
古井集团利用《古井报》、广播、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宣传“批判与再造”活动的内容,向每一位员工发放学习资料,对某些文化水平低的工人开展专人帮助。每天的下午,集团各单位都要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学习、讨论、评议,任何人都不能特殊。王效金说,古井集团作为传统行业的企业,员工素质差别很大,开展“批判与改造”的难度十分大,所以做工作要细致、耐心。尤其对某些老同志,思想改造无异于海底捞月。不过,“活动的效果出乎我的预料,”王效金说,“批判活动加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使过去很多掩盖的矛盾与问题得以解决。”
按古井集团一位 “元老”的说法,古井的“批判与改造”,比当年的“文革”还厉害!“文革使我们越来越穷,我们古井的批判与再造让古井越来越发展”。王效金解释说,“比文革厉害”,这句话有对的一面,有错的一面。说它对,是因为活动真正触及了古井每一个人的灵魂,抓得紧、力度大、效果好;说它错,是因为活动的目的与“文革”完全不一样,不是为了整人、害人,而是改造人、提高人。更重要的是,古井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能进行批判与自我批判,从自身找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源,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不换脑筋就换人,批判不深就下岗”。铁篦梳理和自我批判对古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在古井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了古井处境危险,也明白了古井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都明白了古井存在哪些矛盾与问题,古井应如何发展,未来的古井是如何的状态。在铁篦梳理和自我批判取得明显成效之后,古井集团开始对阻碍整个企业发展的旧观念进行批判。至此,古井集团的批判由个人批判进一步上升到了企业批判,古井内部称为专题批判。
古井人共总结出了八大批判专题:
1.心态问题。王效金认为,企业要想持续发展,解决心态问题尤其重要。细细分析,好多企业就是由于心态不好,自己打败了自己。所以,古井提出革新观念、端正心态、增强信心、强化执行的理念,以解决企业的心态问题。
2.创业精神问题。古井提出了要以改革的精神为明天而工作,让企业时时处于创新状态。
3.观念问题。观念决定思路。观念陈旧、抱残守缺,是制约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大敌人。古井认为,企业就是企业,不是政府部门,企业内部绝不能官僚主义,树立人人都是商人的理念,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树立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顾客的生产经营观,以一种市场经济的思维面对市场、面对未来。
4.机制问题。古井决心打破旧的企业制度,再造一种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5.管理问题。古井以前确实也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古井实际的管理模式,但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古井未来的管理要走出以前“以情感治理企业”的老路子,走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6.作风问题。古井强调企业原有员工要向企业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学习,自我培养现代职业经理人和现代商人的素质与品质。
7.行为习惯问题。企业员工应废除以前小生产者的散漫拖沓习惯,努力达到现代企业员工行为的标准。
8.执行力问题。一些企业不是没有优秀的企业家,也不是遇到危机不进行改革,而是执行力有问题:或是大打折扣,或是执行变形,因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创新,逐渐落后,最终被淘汰。
王效金说,上述八个问题就像八个毒瘤,存在于所有古井人的体内,古井若想企业再造,必须挖掉这八个毒瘤。
批判为什么?
“古井集团此次批评与再造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头脑发热,不是灵感一动,也不是某个经济学家的思想体现。古井此次运动与古井集团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是由来已久、深思熟虑的产物。”王效金说。
1985年王效金加盟古井之初便做了三件事:工资制度的改革,改变以前国有企业干与不干一样钱,干部一定比工人工资高的模式,实行现代企业的岗位工资与技术工资结合的薪酬模式;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前作坊式的企业管理方式;推动新的用人观念,启用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这三件事做完,古井现代企业的基本构架已经完成,”王效金说,“这为古井积聚了相当强大的能量。”
1989年,国家对白酒实行政策性调整,将白酒的生产与销售完全推向市场。一时间,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真空地带的我国白酒企业出现了“醉氧”症状:酒厂不知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特别是以古井为代表的名酒面临着“公款消费不敢喝,普通群众喝不起,外国人不常喝”的三不喝困境。在这个紧急关头,古井推出了“降度降价”策略,即将古井酒的度数降下来,同时也将价格降下来,让普通人也能喝得起名酒。结果是,在其他白酒企业还迷茫的时候,古井远远超出了对手。“降度降价”给古井带来了随后连续十几年的高速成长。但回过头看古井1989年的竞争手法,还是“低层次的”,是“乱中取胜”,是“没有准备好的成功”。依靠点子、技巧以及“企业家的胆量、气魄”获得巨大市场和超额回报,这是中国企业早期成功的一条共同的道路,古井如此,海尔也如此。
1996年古井成功上市,这对“古井又是一次鼓舞,社会各界也一致看好古井。”在快速发展的惯性带动下,1997年,古井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古井集团仅白酒一项利润就达到了3.14亿。这时,古井集团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总资产28亿,净资产17亿,且古井负债率极低,几乎没有银行贷款。
居安思危、日省日检是王效金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他感到,光环下的古井内部已积累了不少制约企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首先,古井人的心态出问题了——古井人有暴发户心态,患上了自大狂妄症,另外,长期以来古井在投资、多元化发展、人才引进、营销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被暂时的成功掩盖了。实际上,1995年王效金就曾总结了古井集团的几大失误,但由于认识“比较肤浅”,无论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收效有限。到了1998年,古井集团内部又开展了批判古井人心态的活动,这一次“整风”活动虽然没能解决古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却为古井创造了2000年的“第二次辉煌”。这一年,古井白酒纯利再次摸高2.67亿。
2001年4月,国家出于产业调整,调高了白酒税收,每500克白酒增收4到5角钱的调节税。政策立竿见影,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白酒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纷纷寻求转产、转制、多元化发展、倒闭、重组等出路。此时,古井的外部市场也急剧下滑,生存问题摆在了全体古井人的面前。在王效金看来,白酒行业的税收调整对古井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作为传统工业的“成功者”,古井若想在WTO时代继续发展、壮大,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再造:重塑企业文化,重塑价值观,古井以前的成功经验、思想认识必须经受批判的洗礼。王效金自信,古井实力还在,他对古井的控制力还在。
在经过了一系列机构、人员、薪酬制度的深化改革之后,2002年6月,王效金提出了“调整、提升、改造、转型”的八字方针,在公司内部全面展开“革命”色彩很浓的批判与再造运动。王效金明白,这一次,古井若没有挖骨去瘤的勇气与毅力,不但不能再造一个新古井,反而会大伤古井元气,而此次批评与改造,最大的敌人是务虚,即形式主义,惟有彻底的批判,才会有否定之否定的肯定。
再造一个新古井
古井再造什么?按照计划,2002年启动的“批评与再造”运动将持续3年时间,那么,2004年以后的古井是何种形象?王效金的回答是:古井再造与海尔集团流程再造有很大不同,古井搞的是无形的精神再造,其难度远远大于实物的再造。古井批判与再造的终极目的是企业的再造。
古井现在已有专门的班子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制定,初步预计在2003年底完成古井“宪政”,即古井新的企业制度,之后进行产业组合,形成一个制度先进、产权明晰的新古井。目前主要由古井内部人员参与制定的古井“宪政”,未来有可能让“外部力量进入”。
对于古井的再造,王效金着重申明了两点:
一、再造一个“开放的古井”。古井以前是一家传统行业、传统管理的国有企业,无论企业管理、人才的引进与任用以及对外部信息的吸收,与先进企业相比,都显得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开放不是口头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与制度;
二、客户的再造。古井的批判与再造,不仅仅是针对自身,还针对客户。首先确定与客户的关系,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感情、交朋友的关系,建立一种双赢的现代营销理念,让客户与古井形成一种彼此依赖的鱼水关系;接着是对客户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客户了解和认同古井先进的理念,从而扩大销售,最终达到古井自身利益的增强;最后是与一些实力强大、理念先进的客户在制度上、股份上结成战略联盟的关系。王效金说,古井的客户再造前两条已完成,最后一条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到古井制度再造后才能进行。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03-08-18第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