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是公司
投资环境有了大改善,但新问题浮出水面
跨国公司真正开始在华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是在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对内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跨国公司眼中,中国作为投资地点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1993年,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比较大规模和系统化投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更多数量的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投资。据调查,到1996年底,美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8家,日本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德国最大工业公司中的9家和韩国最大工业公司中的16家均已经在华投资。但是在1992年前,19家日本公司中只有9家,16家韩国公司中只有1家在华投资。到2002年。世界500大公司中约有300多家在华投资建立企业,加上设立代表机构的公司约有400家。
投资项目的数量急剧增加。1980年代,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多数仅有一两个项目。1993年以来,他们在华投资项目猛增。到2002年底,许多跨国公司在华拥有数十家企业。例如西门子有50多家,松下也有42家制造业企业
投资额急剧放大。1980年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多数属于实验性项目,因此单项投资额度不大,有的仅有一两万美元。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越来越多,德国BASF公司与扬子石化的石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外方投资总额达到近30亿美元。
投资的系统化程度增强。随着投资规模扩大,许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纵向一体化(既投资最终产品,也投资零部件生产、售后服务和技术开发)和横向一体化(既投资制造业,也投资服务业;核心业务领先,其他业务跟进)趋势加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转折点,此后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在入世之前,开放的领域是有限的,对服务业只允许小规模试点。2001年后鼓励外商进入金融业、电信业,现在批发、零售、对外贸易、物流、专业服务领域也都有外资进入,这表明中国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了,配套的服务行业逐步开放,使得外资进入更加顺利。
1993年以来的这十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1990年代以后,国内各地区都把改善投资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苦于硬环境时时掣肘,水、电等基础设施不能为吸引投资提供强大的支撑。比如,山东某地因为电力不足,当地一家合资生产型企业每个星期只能开工五天,剩下的两天只能倒班生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现在已逐步得到了解决。对于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外商在这几年已经很少抱怨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软环境(制度环境)的新要求。如在法律方面,希望有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行政方面,希望政府廉洁高效;市场方面,希望假冒伪劣产品能够减少。
最近一度肆虐的SARS病毒,则进一步暴露出国内投资的制度环境的缺陷,集中表现在公共卫生体制、危机的应对机制、信息透明体制这三方面的问题。这些重大缺陷是坏事,但是通过改革加速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又可以变成好事,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也看到了中国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
另外,更高层面的投资环境问题也已经浮出水面。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和长三角洲地区,外商开始追求企业的生态环境,他们要求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在很多跨国公司看来,一个好企业是不能孤立发展的,它其实还需要很多诸如专业服务、零部件的服务已经外包的业务等等,而这些恰恰是国内的企业或者整个商业环境可以提供的,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民众对跨国公司的看法正在改变,国内企业的心态也在改变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和普通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更多的人会从经济角度和发展规律来理解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情况,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跨国公司合作。
但是在以前,很多人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理解跨国公司,把经济问题同政治问题混淆,把企业问题同国家问题混淆。过去跨国公司进入一些不发达国家后,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常常操纵当地的政治,出钱帮助某人、某派参与竞选,甚至参与该国的政变,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引起各国民众的反对。从19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调整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多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而且必须考虑与发展中国家双赢。
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国家存在各种利益集团,总会有人把本集团的利益夸大为整个民族、国家的利益。比如汽车生产商是一个利益集团,他们会认为自己代表民族工业,抵制跨国公司就是保护民族工业。要求国家为了保护民族利益,提高关税,把进口汽车的价格抬的很高。实际上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在保护伞下不思进取,造成产品质次价高,最终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消费者被迫以高价购买质量并不好的产品,作为本民族消费者的利益实际上受到损害。难道这些民族消费者的利益不应该得到保护吗?
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国内的企业界以及消费者已经渐渐地把公司(Company)和国家(Country)的问题区分开来,把经济问题和政治、意识形态问题区分开来。国内企业界的心态也在改变,愿意在和跨国公司的学习、合作、竞争中壮大。
此次民意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现在很多民众认为跨国公司在国内最大的挑战是中国企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很多企业现在正满怀信心面对全球化。虽然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国内企业存在一种弱者的心态,将外国人到中国来条件反射似的和侵略和破坏联系起来,但是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开始主动要求和跨国公司合作,或者积极竞争,更希望在平等的舞台上和跨国公司较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土壤完全可以生长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原载:《环球企业家》十周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