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你的新上司融洽相处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不止一个上司。如何与上司相处,如何与新上司协调,干系重大。
今年年初,总公司派新任总经理接管公司的工作。对我这个中层部门主管来讲,适应“老总”的工作风格,找准自己的定位,配合“老总”的工作,“此乃为臣之道”。于是有机会我就把一些本部门业务开展的情况汇报给“老总”,希望他能及时了解本部门业务开展的情况,在制定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担任公司内一个部门的主管是从去年开始的。由于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公司不得不转换经营思路,成立新的部门来开发新产品以及该产品的市场推广。由于前总经理的信任,加上我自己也确实想干一点实事,于是我接受了重任,全身心地投入新产品项目的开发。虽然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不少意想外的困难,好在有公司总经理的支持,业务开展还算过得去。一年内完成产品的开发,建立新产品的销售通路,使得新产品业务能正常运转起来。虽然实际情况与事前调研有差距,不管如何我作为主管还是觉得蛮有成就感的。
一月份新老总召开了部门会议,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并倾听员工对业务发展的意见。说实话,去年业务发展并不顺,在与合作方的合作过程中一些“受制于人”的因素迟迟无法解决,部门员工的确有些情绪,正因为如此,员工在此次会议上反映了一些实际问题。会议上我总结了去年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大量实际困难,可能是由于我对该业务的过分投入,总结时我讲话的情绪一度有一些激动。没想到这次五个小时的会议成为我“恶梦”的开始。
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自从那次会议后,与“老总”的关系急转直下。在以后的一些会议中,作为部门主管的我,三番五次受到“老总”的批评。从中层干部会议到全体员工会议,我(当然不止我一个)总是被批的对象,总算还给面子,有时批评不点名。
与“老总”关系的恶化是由他下达的年度业务考核指标引起的。他下达的年度业务量高得出奇,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切实际。我可以用客观的数字来说明,在外部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变化的基础上,今年的业务量被要求同比上升2500%,这是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吗?
我隐约地感到我陷入了一场“风暴”中,“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是我工作的风格,我可能在哪里得罪了“老总”?我与“老总”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有关工作的争论。对我来说一季度的每一天都可谓是度日如年,心情一度郁闷至极。我尽力去适应“老总”的工作风格,寻找可能实现目标的方案。可是我提出的关于考核的修改方案,总是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被否定。我提出的关于部门发展方案,总是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被修来改去。我一月份提出的业务宣传方案,也拖拖拉拉的直到四月份才得以落实。前辈有言:“国企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公司还不是“国企”,难道开始患“国企病”了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秉持MBA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员,我在“暴风骤雨”中几乎迷失了方向。由于我工作环境的特别,时常能接触到传统的“国企”管理方式;也能接触到现代“外企”的管理方式,我能强烈感受到东、西方管理方式的差异。我想“老总”和我可能的确是因为“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办法吗?(清若)
职场分析
在对“清若”的遭遇进行评析前,请让我先举个例子,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科卡曾是个内向、怯懦的工程师,但后来却工作一路顺风,屡获提升。当他担任公司卡车部门总经理,回头看到与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仍在原地踏步时,不禁感慨“他们比我聪明,也比我努力,惟一欠缺的是沟通”。
人事变动是职场生涯中无可避免的事情。美国的管理学家就曾指出,企业购并、高层人事变动引发的员工不满和纠纷发案率高达90%,而由此造成工作效率平均降低60%,消除这种影响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沟通。“清若”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沟通问题。
职场如战场。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清若”是一个自视过重、不太善于沟通的人。在2002年底有个对200多家跨国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专业能力并非是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区别的首要因素,专业能力只是一种基本要求,但是是否能完成好工作,则更多由专业能力之外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来决定。95%以上的人事经理表示,“个人态度”是获得工作和晋升机会第一条件。
所以“清若”现在要做的是,首先改变态度,不要把新经理、合作方看成敌人,不妨把他们的观点、意见看成多元方程的其他几个解。第二,尽最大努力完成新经理交与的每一项任务,扭转新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第三,找机会和新经理面谈,消除彼此可能的误会。如果没有长谈的机会,也可以写信。在表述自己意见时,请尽量使用客观的数据和事例,并适当表达现在两人的关系给个人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要的是结果。老板并非说不得,“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也得讲求策略。最后就“如何与新上司相处”提出几条建议:一、坦然接受新变化。二、先倾听,再行动。三、主动沟通,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四、不妨和新上司轻松闲聊。
[网络]
今年年初,总公司派新任总经理接管公司的工作。对我这个中层部门主管来讲,适应“老总”的工作风格,找准自己的定位,配合“老总”的工作,“此乃为臣之道”。于是有机会我就把一些本部门业务开展的情况汇报给“老总”,希望他能及时了解本部门业务开展的情况,在制定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担任公司内一个部门的主管是从去年开始的。由于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公司不得不转换经营思路,成立新的部门来开发新产品以及该产品的市场推广。由于前总经理的信任,加上我自己也确实想干一点实事,于是我接受了重任,全身心地投入新产品项目的开发。虽然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不少意想外的困难,好在有公司总经理的支持,业务开展还算过得去。一年内完成产品的开发,建立新产品的销售通路,使得新产品业务能正常运转起来。虽然实际情况与事前调研有差距,不管如何我作为主管还是觉得蛮有成就感的。
一月份新老总召开了部门会议,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并倾听员工对业务发展的意见。说实话,去年业务发展并不顺,在与合作方的合作过程中一些“受制于人”的因素迟迟无法解决,部门员工的确有些情绪,正因为如此,员工在此次会议上反映了一些实际问题。会议上我总结了去年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大量实际困难,可能是由于我对该业务的过分投入,总结时我讲话的情绪一度有一些激动。没想到这次五个小时的会议成为我“恶梦”的开始。
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自从那次会议后,与“老总”的关系急转直下。在以后的一些会议中,作为部门主管的我,三番五次受到“老总”的批评。从中层干部会议到全体员工会议,我(当然不止我一个)总是被批的对象,总算还给面子,有时批评不点名。
与“老总”关系的恶化是由他下达的年度业务考核指标引起的。他下达的年度业务量高得出奇,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切实际。我可以用客观的数字来说明,在外部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变化的基础上,今年的业务量被要求同比上升2500%,这是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吗?
我隐约地感到我陷入了一场“风暴”中,“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是我工作的风格,我可能在哪里得罪了“老总”?我与“老总”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有关工作的争论。对我来说一季度的每一天都可谓是度日如年,心情一度郁闷至极。我尽力去适应“老总”的工作风格,寻找可能实现目标的方案。可是我提出的关于考核的修改方案,总是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被否定。我提出的关于部门发展方案,总是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被修来改去。我一月份提出的业务宣传方案,也拖拖拉拉的直到四月份才得以落实。前辈有言:“国企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公司还不是“国企”,难道开始患“国企病”了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秉持MBA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员,我在“暴风骤雨”中几乎迷失了方向。由于我工作环境的特别,时常能接触到传统的“国企”管理方式;也能接触到现代“外企”的管理方式,我能强烈感受到东、西方管理方式的差异。我想“老总”和我可能的确是因为“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办法吗?(清若)
职场分析
在对“清若”的遭遇进行评析前,请让我先举个例子,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科卡曾是个内向、怯懦的工程师,但后来却工作一路顺风,屡获提升。当他担任公司卡车部门总经理,回头看到与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仍在原地踏步时,不禁感慨“他们比我聪明,也比我努力,惟一欠缺的是沟通”。
人事变动是职场生涯中无可避免的事情。美国的管理学家就曾指出,企业购并、高层人事变动引发的员工不满和纠纷发案率高达90%,而由此造成工作效率平均降低60%,消除这种影响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沟通。“清若”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沟通问题。
职场如战场。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清若”是一个自视过重、不太善于沟通的人。在2002年底有个对200多家跨国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专业能力并非是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区别的首要因素,专业能力只是一种基本要求,但是是否能完成好工作,则更多由专业能力之外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来决定。95%以上的人事经理表示,“个人态度”是获得工作和晋升机会第一条件。
所以“清若”现在要做的是,首先改变态度,不要把新经理、合作方看成敌人,不妨把他们的观点、意见看成多元方程的其他几个解。第二,尽最大努力完成新经理交与的每一项任务,扭转新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第三,找机会和新经理面谈,消除彼此可能的误会。如果没有长谈的机会,也可以写信。在表述自己意见时,请尽量使用客观的数据和事例,并适当表达现在两人的关系给个人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要的是结果。老板并非说不得,“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也得讲求策略。最后就“如何与新上司相处”提出几条建议:一、坦然接受新变化。二、先倾听,再行动。三、主动沟通,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四、不妨和新上司轻松闲聊。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