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办公室政治的密林生存
一提起办公室政治,可能很多人就会陡生厌恶,并把它与整人、谣言、争斗、拉帮结派、拍马屁等等名词联系起来,尤其是技术型人才,总是以远离办公室政治为傲。他们努力地埋头工作,任劳任怨,等待着上司或老板的赏识与提拔,对那些技术能力比不上自己、职务却在自己之上的人,他们持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不过是玩办公室政治的高手。
换一个角度看办公室“政治”,它其实是一个公司文化和管理的具体体现。它的最终表现是哪些人得到重用,哪些人得到升迁,而哪些人受到冷落……
中国的教育使大部分的人更重视技术,但随着复杂的技术被分解到生产线上变成一个个简单的装配程序,产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那些在研究所里只做技术而不需与外界交往的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已少之又少,一个标榜自己是技术专才而不会与人交往的人已不可能在社会上吃香。相反地,那些能为公司前途着想、有交际才能和管理才能的人正越来越受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不为“办公室政治”所困,反而能在各种各样的“办公室政治”里脱颖而出呢?
上司是最重要的客户
这是首要问题,上司不单是你升迁至关重要的人物,而且是你日常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人们通常以为自己是在为公司打工,实际上,你不过是在为上司工作,我们常说“客户至上”,你的上司就是你最重要的客户。难道他不是付钱给你购买你服务惟一的人吗?
以往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与上司保持着距离,总是期望上司具有公正而准确的判断力、体察每一个下属的能力与需求。我们把接近讨好上司的行为贬为“擦鞋”或者“拍马屁”。但我们为什么不揶揄最成功的销售人员是“擦”顾客的“鞋”或“拍”顾客的“马屁”呢?
想清楚了道理,转过这个弯,你自然知道怎样与上司打交道,对那些“拍马屁”成功的同事,你也不会太过心里不平衡。当然,“擦鞋”或“拍马屁”是需要“艺术”的。
你还需要弄明白的是,不要把上司当作一个职位,而是要把他当人,上司不就是一个人嘛,他需要应有的尊重,适当与上司保持距离是为了让他扮演上司这个角色,但他也需要朋友,需要与正常人一样交往,他正确的判断与决策,需要下属及时的反馈。
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擦鞋”,不过是及时地把公司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上司,使上司随时掌握公司动态,建立上司的信心。当然这个“度”是很考水平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擦鞋”的人总是得到上司的青睐。
把你的上司扶上去
办公室政治小范围来说是一个部门(科室)的是非,大范围来说可上升到一个公司的文化,老板的个性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文化:是顾客导向?体恤员工?正直开朗?或是阴暗晦涩?它与老板的个性直接有关,因此办公室政治也是老板政治。假如老板是个喜欢听是非的人,那么他的办公室肯定是个是非之地,假如他能够公平公开地处理事情,那么办公室的竞争就会朝着健康而有利于公司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位有能力的员工,当遇到能力平庸或意见相左的上司时,有些人会想取而代之。问题是,要把你提上去必须是他的上司,而他的上司正是任命挑选他的人,如果他的上司不信任他就不会用他,就算他的上司不用他,也不一定会轮到你,何况他与上司沟通的机会比你多得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相信你上司的能力,把你的上司扶上去,然后你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千里马多伯乐少。能遇上与你品行相投的上司的不容易,遇到了就一定要珍惜啊。
诚信比能力学历都重
外资企业的办公室政治与内资企业的办公室政治有很大的区别,欧洲与美洲企业各有千秋,但诚信是外资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它在很多公司比能力与学历都重要。
曾经有一位下属,不单上班时间特喜欢“煲”私人“电话粥”,还利用公司的资源做自己的生意,以致交代不清所负责的业务账目。虽然被公司辞退后又先后进了两间国际大公司,但都好景不长,没干多久就不辞而别。以至于几家猎头公司不得不把她“打入另册”。
外资企业虽然在中国越来越多,实际上同行业的圈子很小,奉劝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一定要小心保护自己的诚实信用,不要抱蒙混过关的心态。
找准自己的定位
有些人在一个部门(公司)总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该表现时,总表现得不是地方,那有可能是没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最关键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并表现出对工作和公司的热情,适时提出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协助经理做些组织协调工作。
但部门经理的职责就不是自己把事情做好,而是要管理好下属,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并能充分理解上司的意图,贯彻执行下去。让上司能把他的工作完成。部门经理还要能协调好同级之间的关系,以便部门的人员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对于公司的高层领导,其下属全部是经理,他们自律强、有能力、有主见,你应该做的事是,给他们提供更大更自由的空间,使他们能发挥特长和抱负,你与你同级别的高层领导或公司以外的工作联系很重要,你的下属更需要的是你的关系和信息,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一个级别的经理尤其要克服喜欢亲力亲为表现自己的毛病。特别是女性更容易犯这个毛病。这样反而吃力不讨好,你的领导会觉得你能力有限,事必躬亲,累成这样,怎能托付更多重任,你的下属,总也觉得不受重用,干起活来没劲。
做一个自律的人
外资企业注重行为教育多于思想教育,就是不管你想什么,但你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
像上班迟到早退、打私人电话这种事,在外资企业,虽然同事、经理一般都不会当面指正当事人,但他们会认为你工作不用心,会在其他场合说。
还有报销,有的人以为上司不会注意,多弄些票据,多贴些的士票,实际上如果是外籍经理,来中国时间不长的,正在了解国情,说不定会比中国人还清楚,来时间长的和中国经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多数会很细心,更何况有这么多其他下属的报销单可比较。一般小问题经理也不会管,但长此以往,你的报销总不太符合实际,你的行为和表现会在他的评价中大打折扣。
很多上司相信他在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卖力干活,但他要了解的是,哪些员工是他不在场的时候还和原来一样卖力干活的。所以能否在无人监管时执行公司的规定就显得很重要。
很多中国员工以为外方经理对小节一无所知,实际上他是清楚的,他不会当面批评,但他会对自律的人肃然起敬。
很多刚从国有企业转到外资企业工作的人,由于不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国有企业的一些习惯带过来,而这些习惯在某些单位很正常,但到了外资企业就显得很不协调。比如他们没有预约上司的习惯,宁愿在门外等,如果上司正和别的员工谈话,他就站在门口等到谈完好插队进去。
外资企业往往分工很细,工作职责很清楚,员工一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和做事,一般不用太多汇报,有特殊情况才找领导。但国有企业的员工往往有事无巨细都向领导汇报的习惯。
还有迟到。很多刚从国有企业过来的人都有开会迟到的毛病,经常迟到十几二十分钟,然后匆匆忙忙地进来。可能这在国有企业里无所谓,但在外企就让人觉得很怪。
另外他们发言的思路也有点不同,往往长篇大论,内容不是针对会议的主题,而是表达自己做了多少工作或希望在会上得到支持。
当然,不管怎么说,对于长期在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来说,外资企业还是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地方。
新人不要急于露角
不同层次的人在办公室政治中的应对有不同规律。比如一个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千万不要急于崭露头角,显示自己,而是要用心和用一段时间冷静观察。
比如你一进公司就有人主动跟你特别亲近,要小心,这个人将来对你的工作未必有很大帮助,他可能因为正受到同事或领导的排挤,而想拉拢新人进入他的同盟,如果你过早地进入这样的圈子,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真正掌握资源的强势圈子排挤在外。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较明智的做法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显示自己的亲和力,用一段时间观察清楚以后再决定自己的交际圈。
公司里通常分两种圈子,一种是有利益联盟关系的正式圈子,另一种是没有利益关系的非正式圈子。有利益联盟关系的正式圈子往往有一到两个强势团体,平常他们并不一定经常同进同出、事事一致,但一到大的资源分配时,他们会建立很一致的攻守同盟以获取更多的资源。非正式圈子的人由于利益冲突不大,关系较好,通常在一起吃午饭、娱乐。他们并不一定会在利益冲突时结成同盟。
一旦你被动地卷入到争斗的漩涡中,又看不清力量强弱与原因时,最好的方法是装聋作哑,有时不免放缓你工作该做的事,以待事态明朗。
新经理小心积极分子
一个初来乍到的、无助的部门经理,通常会对一些积极地提供信息的人产生好感,实际上,他们有可能是不受你前任信任的人,想先入为主,让你信任他们,他们向你提供的信息含金量也许不很高。那些与你保持距离的人有可能是知道更多内情的人,他们正在观察你的态度和行事方式,以确认哪些与前任经理不同。如果处理得好,他们中有些人是将来起更大作用的人。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适当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我相信无论是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外资企业工作,都是很不错的。
但是,你必须了解,每个“办公室政治”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领导都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用心观察体会,采取适当的言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网上收集]
换一个角度看办公室“政治”,它其实是一个公司文化和管理的具体体现。它的最终表现是哪些人得到重用,哪些人得到升迁,而哪些人受到冷落……
中国的教育使大部分的人更重视技术,但随着复杂的技术被分解到生产线上变成一个个简单的装配程序,产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那些在研究所里只做技术而不需与外界交往的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已少之又少,一个标榜自己是技术专才而不会与人交往的人已不可能在社会上吃香。相反地,那些能为公司前途着想、有交际才能和管理才能的人正越来越受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不为“办公室政治”所困,反而能在各种各样的“办公室政治”里脱颖而出呢?
上司是最重要的客户
这是首要问题,上司不单是你升迁至关重要的人物,而且是你日常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人们通常以为自己是在为公司打工,实际上,你不过是在为上司工作,我们常说“客户至上”,你的上司就是你最重要的客户。难道他不是付钱给你购买你服务惟一的人吗?
以往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与上司保持着距离,总是期望上司具有公正而准确的判断力、体察每一个下属的能力与需求。我们把接近讨好上司的行为贬为“擦鞋”或者“拍马屁”。但我们为什么不揶揄最成功的销售人员是“擦”顾客的“鞋”或“拍”顾客的“马屁”呢?
想清楚了道理,转过这个弯,你自然知道怎样与上司打交道,对那些“拍马屁”成功的同事,你也不会太过心里不平衡。当然,“擦鞋”或“拍马屁”是需要“艺术”的。
你还需要弄明白的是,不要把上司当作一个职位,而是要把他当人,上司不就是一个人嘛,他需要应有的尊重,适当与上司保持距离是为了让他扮演上司这个角色,但他也需要朋友,需要与正常人一样交往,他正确的判断与决策,需要下属及时的反馈。
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擦鞋”,不过是及时地把公司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上司,使上司随时掌握公司动态,建立上司的信心。当然这个“度”是很考水平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擦鞋”的人总是得到上司的青睐。
把你的上司扶上去
办公室政治小范围来说是一个部门(科室)的是非,大范围来说可上升到一个公司的文化,老板的个性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文化:是顾客导向?体恤员工?正直开朗?或是阴暗晦涩?它与老板的个性直接有关,因此办公室政治也是老板政治。假如老板是个喜欢听是非的人,那么他的办公室肯定是个是非之地,假如他能够公平公开地处理事情,那么办公室的竞争就会朝着健康而有利于公司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位有能力的员工,当遇到能力平庸或意见相左的上司时,有些人会想取而代之。问题是,要把你提上去必须是他的上司,而他的上司正是任命挑选他的人,如果他的上司不信任他就不会用他,就算他的上司不用他,也不一定会轮到你,何况他与上司沟通的机会比你多得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相信你上司的能力,把你的上司扶上去,然后你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千里马多伯乐少。能遇上与你品行相投的上司的不容易,遇到了就一定要珍惜啊。
诚信比能力学历都重
外资企业的办公室政治与内资企业的办公室政治有很大的区别,欧洲与美洲企业各有千秋,但诚信是外资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它在很多公司比能力与学历都重要。
曾经有一位下属,不单上班时间特喜欢“煲”私人“电话粥”,还利用公司的资源做自己的生意,以致交代不清所负责的业务账目。虽然被公司辞退后又先后进了两间国际大公司,但都好景不长,没干多久就不辞而别。以至于几家猎头公司不得不把她“打入另册”。
外资企业虽然在中国越来越多,实际上同行业的圈子很小,奉劝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一定要小心保护自己的诚实信用,不要抱蒙混过关的心态。
找准自己的定位
有些人在一个部门(公司)总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该表现时,总表现得不是地方,那有可能是没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最关键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并表现出对工作和公司的热情,适时提出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协助经理做些组织协调工作。
但部门经理的职责就不是自己把事情做好,而是要管理好下属,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并能充分理解上司的意图,贯彻执行下去。让上司能把他的工作完成。部门经理还要能协调好同级之间的关系,以便部门的人员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对于公司的高层领导,其下属全部是经理,他们自律强、有能力、有主见,你应该做的事是,给他们提供更大更自由的空间,使他们能发挥特长和抱负,你与你同级别的高层领导或公司以外的工作联系很重要,你的下属更需要的是你的关系和信息,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一个级别的经理尤其要克服喜欢亲力亲为表现自己的毛病。特别是女性更容易犯这个毛病。这样反而吃力不讨好,你的领导会觉得你能力有限,事必躬亲,累成这样,怎能托付更多重任,你的下属,总也觉得不受重用,干起活来没劲。
做一个自律的人
外资企业注重行为教育多于思想教育,就是不管你想什么,但你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
像上班迟到早退、打私人电话这种事,在外资企业,虽然同事、经理一般都不会当面指正当事人,但他们会认为你工作不用心,会在其他场合说。
还有报销,有的人以为上司不会注意,多弄些票据,多贴些的士票,实际上如果是外籍经理,来中国时间不长的,正在了解国情,说不定会比中国人还清楚,来时间长的和中国经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多数会很细心,更何况有这么多其他下属的报销单可比较。一般小问题经理也不会管,但长此以往,你的报销总不太符合实际,你的行为和表现会在他的评价中大打折扣。
很多上司相信他在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卖力干活,但他要了解的是,哪些员工是他不在场的时候还和原来一样卖力干活的。所以能否在无人监管时执行公司的规定就显得很重要。
很多中国员工以为外方经理对小节一无所知,实际上他是清楚的,他不会当面批评,但他会对自律的人肃然起敬。
很多刚从国有企业转到外资企业工作的人,由于不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国有企业的一些习惯带过来,而这些习惯在某些单位很正常,但到了外资企业就显得很不协调。比如他们没有预约上司的习惯,宁愿在门外等,如果上司正和别的员工谈话,他就站在门口等到谈完好插队进去。
外资企业往往分工很细,工作职责很清楚,员工一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和做事,一般不用太多汇报,有特殊情况才找领导。但国有企业的员工往往有事无巨细都向领导汇报的习惯。
还有迟到。很多刚从国有企业过来的人都有开会迟到的毛病,经常迟到十几二十分钟,然后匆匆忙忙地进来。可能这在国有企业里无所谓,但在外企就让人觉得很怪。
另外他们发言的思路也有点不同,往往长篇大论,内容不是针对会议的主题,而是表达自己做了多少工作或希望在会上得到支持。
当然,不管怎么说,对于长期在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来说,外资企业还是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地方。
新人不要急于露角
不同层次的人在办公室政治中的应对有不同规律。比如一个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千万不要急于崭露头角,显示自己,而是要用心和用一段时间冷静观察。
比如你一进公司就有人主动跟你特别亲近,要小心,这个人将来对你的工作未必有很大帮助,他可能因为正受到同事或领导的排挤,而想拉拢新人进入他的同盟,如果你过早地进入这样的圈子,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真正掌握资源的强势圈子排挤在外。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较明智的做法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显示自己的亲和力,用一段时间观察清楚以后再决定自己的交际圈。
公司里通常分两种圈子,一种是有利益联盟关系的正式圈子,另一种是没有利益关系的非正式圈子。有利益联盟关系的正式圈子往往有一到两个强势团体,平常他们并不一定经常同进同出、事事一致,但一到大的资源分配时,他们会建立很一致的攻守同盟以获取更多的资源。非正式圈子的人由于利益冲突不大,关系较好,通常在一起吃午饭、娱乐。他们并不一定会在利益冲突时结成同盟。
一旦你被动地卷入到争斗的漩涡中,又看不清力量强弱与原因时,最好的方法是装聋作哑,有时不免放缓你工作该做的事,以待事态明朗。
新经理小心积极分子
一个初来乍到的、无助的部门经理,通常会对一些积极地提供信息的人产生好感,实际上,他们有可能是不受你前任信任的人,想先入为主,让你信任他们,他们向你提供的信息含金量也许不很高。那些与你保持距离的人有可能是知道更多内情的人,他们正在观察你的态度和行事方式,以确认哪些与前任经理不同。如果处理得好,他们中有些人是将来起更大作用的人。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适当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我相信无论是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外资企业工作,都是很不错的。
但是,你必须了解,每个“办公室政治”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领导都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用心观察体会,采取适当的言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网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