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女在求职中如何突破性别壁垒?
核心提示
自上周末开始,各种大型招聘会已经全面铺开,毕业生们倾巢而出,伴随着酝酿已久的求职期的到来,男生女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求职故事,酸甜苦辣接踵而来。
当了近四年“天之骄女”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比男同学多。她们往往要面对部分用人单位“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懂应酬会喝酒”的苛刻要求、“有没男友”的隐私拷问等种种性别“壁垒”。
“天之骄女”如何才能突破重围,用“性别优势”换取理想职位?
这一次,我们聚焦女生求职。
[壁垒一]
遭遇“性别歧视”气难顺
“限男生”、“仅招男性”、“男性优先”……浏览报纸、杂志、互联网、招聘会上的招聘信息,以上字眼并不鲜见。这无疑让求职的女生感到十分为难甚至不平。
周丽毕业已经两年了,但两年来还有一些师妹跟她诉苦说工作不好找,她说当初自己找工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时总是兴冲冲,后来看到有些单位指明了不招女生,兴头就减了不少。
上周六刚参加完招聘会回来的小张就对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仍感到“气不顺”,“为什么女生的就业门槛要比男生高出很多?”她说她接触的一家公关公司要求男生英语达到四级水平,对女生则要求六级,还必须能写一手漂亮文章,男生就只是说有一定文字水平就行了。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几家用人单位,他们均明确表示招聘时不会故意排挤女生,不会因性别把优秀人才排除在外。但对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强或是风险较高的职业,他们表示只考虑男性。
[对策]
用好“性别优势”这张牌
“其实,女性求职也有不少自身的优势”,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作为女生来说,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分析并确认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心思细腻、善于交际又有耐性”,某宣传部门的一位办公室主任认为,以上三点是女毕业生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他说,在他所在的部门下,女同志干得丝毫不比男同志逊色,“特别是在文字整理、日常接待等方面”。
他进一步分析,女性往往普遍具有温顺、和蔼、容易与人相处、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特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推销等工作。
事实上也是,当用人单位招收档案管理员、文秘等职务时,往往优先考虑女生。
“女同志耐得住性子”,他特别强调说耐性在工作中也很重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也仍能坚持长期工作”。
[壁垒二]
畏难等靠坐失良机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生择业难”的说法影响下产生畏难情绪。在求职时还没有尝试,就担心自己竞争不过男同学;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又老想着万一失败了没有面子……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
在很多情况下,拿不定主意还是大多数女大学生的通病,在择业过程中面临选择时总会犹豫不决,心想“再等等吧,看有没有更好的”,这样难免坐失良机。
与此相应的,部分女大学生还习惯把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关系”上,将工作交由亲友包办,这往往也离不开家长对学生的宠爱,“跑招聘会太累了,一个女孩子家我们不放心”,这也多少造成了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
[对策]
敢于竞争抓准机会
就女大学生就业而言,专家认为,就算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从而对女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不过他说,“压力恰是女同学找工作的一种动力”。他分析,正因为有了这种压力,女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应从自身优势出发,大胆与男同学竞争,充分展现女性魅力。
专家还强调,就业时一旦抓住一个较为合意的机会就不应轻易放弃。“其实有不少表现不算突出的女大学生,找到的工作虽然也比较一般,但她们懂得珍惜机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做出了不少好成绩。”
[壁垒三]
期望值越大失望越大
据某网站10月份进行的一项择业意向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明显比男同学要高,特别是那些大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女学生,在择业时给自己设定了不少“门槛”,坚守着以防“自降身价”。
要安稳还要舒适,要省城不要乡镇——这是大部分女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工作”的两大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尺,女大学生拼命往大城市的行政、人事、文秘等岗位上挤,一些地方的冷门职位问津者寥寥无几,“冷门更冷”。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一些女大学生自然是三挑四选还没有找到“婆家”。
[对策]
“骑驴找马”未尝不可
“所谓理想的工作往往也是要‘九曲十八弯’才转得到的,再说你不去尝试就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理想的工作。”广东师范学院学生处洪处长苦口婆心指出,就业观的转变首先要调整好期望值,否则很有可能就是期望值越大失望越大。
他以选择就业地点为例,“‘广州,广州,还是广州’是行不通的,要有一个阶梯式的目标,比如‘大城市-珠三角-回老家’”,他说选择的时候不能太“死心眼”,有几个作候补,第一个不行第二个还可以顶上,这样才不至于“吊死在一棵树上”。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也一再强调,一步到位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先就业后择业才是可行之道。聪明的女大学毕业生应该把视线放远些,不要局限在那么几个岗位与区域,一时的顺逆也别太计较,做好“从零做起”的准备。“找个工作养活自己了,骑驴找马,一边做再一边往理想的方向靠也未尝不可。
[壁垒四]
面对“隐私拷问”尴尬无奈
“你同居过吗?”“你有过男朋友吗?”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了这样的隐私“拷问”。面对这样的提问,大部分女生都表示很尴尬也很无奈。
在人才招聘会上,还有一些企业单位在学历、年龄外,又对前来应聘的女生加上了新砝码。而一些女生也“剑走偏锋”,回以“白酒能喝1斤,啤酒五瓶不醉”。针对出差不便的“短处”,不少女大学生更立下“豪言壮语”:出差没问题,30岁前不考虑恋爱结婚。
针对女生求职的这一怪现象,不久前某网站曾在网上进行了一次调查。参加投票的女生中,52.31%的女生坦言曾被问过尴尬的隐私问题,“没有经历但同学朋友有过”的也有17.74%。用人单位探问隐私和女生求职遭遇性骚扰,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用人单位喜欢“拷问”女大学生隐私?广州一家外企的人事负责人说,其实是想试探对方能否安心工作,“如果求职时有男友且又在外地,那女生说不定干不久也会走人”,他说,这些事情当然应该了解清楚好,不然,单位好不容易招了人,刚上路不久就走了,再重新招人必然是一种浪费。
[对策]
应对刁难以智取胜
其实,面对隐私问题,回答的决定权在应试者自己。用人单位问的一些看上去与隐私有关的问题,有一些出于考察目的,有一些是出于个人好奇而问的,在求职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应对。
去年刚毕业,现在广州某师范院校当辅导员的杨老师谈了自己的经验。“有没有男朋友,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她说,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并无定论,重要的是你要让对方放心,让对方觉得你能安心留下来工作。“你也可以如实回答,但别忘了说明男友工作也已经定在当地。”
一位心理咨询师则说,女大学生初涉社会,一般问什么都会如实作答。他告诫女大学生,除了个人基本情况要如实回答外,在面对“隐私拷问”时,可以说:“这个问题我有权不作答,请谅解。”举起自己的保护隐私牌,看对方如何反应?如果对方还进一步纠缠,你可以选择干脆地离去;如果感觉机会难得,可以采取机智一点的回答化解,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不得罪对方。
为了争取主动权,女大学生在应聘前,还可以模拟招聘单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一定要多设计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胡键、吴爱芳)
自上周末开始,各种大型招聘会已经全面铺开,毕业生们倾巢而出,伴随着酝酿已久的求职期的到来,男生女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求职故事,酸甜苦辣接踵而来。
当了近四年“天之骄女”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比男同学多。她们往往要面对部分用人单位“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懂应酬会喝酒”的苛刻要求、“有没男友”的隐私拷问等种种性别“壁垒”。
“天之骄女”如何才能突破重围,用“性别优势”换取理想职位?
这一次,我们聚焦女生求职。
[壁垒一]
遭遇“性别歧视”气难顺
“限男生”、“仅招男性”、“男性优先”……浏览报纸、杂志、互联网、招聘会上的招聘信息,以上字眼并不鲜见。这无疑让求职的女生感到十分为难甚至不平。
周丽毕业已经两年了,但两年来还有一些师妹跟她诉苦说工作不好找,她说当初自己找工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时总是兴冲冲,后来看到有些单位指明了不招女生,兴头就减了不少。
上周六刚参加完招聘会回来的小张就对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仍感到“气不顺”,“为什么女生的就业门槛要比男生高出很多?”她说她接触的一家公关公司要求男生英语达到四级水平,对女生则要求六级,还必须能写一手漂亮文章,男生就只是说有一定文字水平就行了。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几家用人单位,他们均明确表示招聘时不会故意排挤女生,不会因性别把优秀人才排除在外。但对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强或是风险较高的职业,他们表示只考虑男性。
[对策]
用好“性别优势”这张牌
“其实,女性求职也有不少自身的优势”,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作为女生来说,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分析并确认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心思细腻、善于交际又有耐性”,某宣传部门的一位办公室主任认为,以上三点是女毕业生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他说,在他所在的部门下,女同志干得丝毫不比男同志逊色,“特别是在文字整理、日常接待等方面”。
他进一步分析,女性往往普遍具有温顺、和蔼、容易与人相处、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特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推销等工作。
事实上也是,当用人单位招收档案管理员、文秘等职务时,往往优先考虑女生。
“女同志耐得住性子”,他特别强调说耐性在工作中也很重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也仍能坚持长期工作”。
[壁垒二]
畏难等靠坐失良机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生择业难”的说法影响下产生畏难情绪。在求职时还没有尝试,就担心自己竞争不过男同学;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又老想着万一失败了没有面子……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
在很多情况下,拿不定主意还是大多数女大学生的通病,在择业过程中面临选择时总会犹豫不决,心想“再等等吧,看有没有更好的”,这样难免坐失良机。
与此相应的,部分女大学生还习惯把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关系”上,将工作交由亲友包办,这往往也离不开家长对学生的宠爱,“跑招聘会太累了,一个女孩子家我们不放心”,这也多少造成了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
[对策]
敢于竞争抓准机会
就女大学生就业而言,专家认为,就算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从而对女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不过他说,“压力恰是女同学找工作的一种动力”。他分析,正因为有了这种压力,女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应从自身优势出发,大胆与男同学竞争,充分展现女性魅力。
专家还强调,就业时一旦抓住一个较为合意的机会就不应轻易放弃。“其实有不少表现不算突出的女大学生,找到的工作虽然也比较一般,但她们懂得珍惜机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做出了不少好成绩。”
[壁垒三]
期望值越大失望越大
据某网站10月份进行的一项择业意向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明显比男同学要高,特别是那些大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女学生,在择业时给自己设定了不少“门槛”,坚守着以防“自降身价”。
要安稳还要舒适,要省城不要乡镇——这是大部分女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工作”的两大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尺,女大学生拼命往大城市的行政、人事、文秘等岗位上挤,一些地方的冷门职位问津者寥寥无几,“冷门更冷”。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一些女大学生自然是三挑四选还没有找到“婆家”。
[对策]
“骑驴找马”未尝不可
“所谓理想的工作往往也是要‘九曲十八弯’才转得到的,再说你不去尝试就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理想的工作。”广东师范学院学生处洪处长苦口婆心指出,就业观的转变首先要调整好期望值,否则很有可能就是期望值越大失望越大。
他以选择就业地点为例,“‘广州,广州,还是广州’是行不通的,要有一个阶梯式的目标,比如‘大城市-珠三角-回老家’”,他说选择的时候不能太“死心眼”,有几个作候补,第一个不行第二个还可以顶上,这样才不至于“吊死在一棵树上”。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也一再强调,一步到位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先就业后择业才是可行之道。聪明的女大学毕业生应该把视线放远些,不要局限在那么几个岗位与区域,一时的顺逆也别太计较,做好“从零做起”的准备。“找个工作养活自己了,骑驴找马,一边做再一边往理想的方向靠也未尝不可。
[壁垒四]
面对“隐私拷问”尴尬无奈
“你同居过吗?”“你有过男朋友吗?”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了这样的隐私“拷问”。面对这样的提问,大部分女生都表示很尴尬也很无奈。
在人才招聘会上,还有一些企业单位在学历、年龄外,又对前来应聘的女生加上了新砝码。而一些女生也“剑走偏锋”,回以“白酒能喝1斤,啤酒五瓶不醉”。针对出差不便的“短处”,不少女大学生更立下“豪言壮语”:出差没问题,30岁前不考虑恋爱结婚。
针对女生求职的这一怪现象,不久前某网站曾在网上进行了一次调查。参加投票的女生中,52.31%的女生坦言曾被问过尴尬的隐私问题,“没有经历但同学朋友有过”的也有17.74%。用人单位探问隐私和女生求职遭遇性骚扰,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用人单位喜欢“拷问”女大学生隐私?广州一家外企的人事负责人说,其实是想试探对方能否安心工作,“如果求职时有男友且又在外地,那女生说不定干不久也会走人”,他说,这些事情当然应该了解清楚好,不然,单位好不容易招了人,刚上路不久就走了,再重新招人必然是一种浪费。
[对策]
应对刁难以智取胜
其实,面对隐私问题,回答的决定权在应试者自己。用人单位问的一些看上去与隐私有关的问题,有一些出于考察目的,有一些是出于个人好奇而问的,在求职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应对。
去年刚毕业,现在广州某师范院校当辅导员的杨老师谈了自己的经验。“有没有男朋友,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她说,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并无定论,重要的是你要让对方放心,让对方觉得你能安心留下来工作。“你也可以如实回答,但别忘了说明男友工作也已经定在当地。”
一位心理咨询师则说,女大学生初涉社会,一般问什么都会如实作答。他告诫女大学生,除了个人基本情况要如实回答外,在面对“隐私拷问”时,可以说:“这个问题我有权不作答,请谅解。”举起自己的保护隐私牌,看对方如何反应?如果对方还进一步纠缠,你可以选择干脆地离去;如果感觉机会难得,可以采取机智一点的回答化解,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不得罪对方。
为了争取主动权,女大学生在应聘前,还可以模拟招聘单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一定要多设计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胡键、吴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