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现代礼仪 - 大学毕业生:莫让“幻想”遮望眼

大学毕业生:莫让“幻想”遮望眼

  近日,笔者在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对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做了一次采访,在此记录下知识青工昨天的一段生活,是想给今天的青年以借鉴,那怕能从中有所启发,也算是一种收获──

  2000年7月,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的王东华来到了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

  在大学时,他幻想以后能当工程师,在大城市里搞科研,拿份高薪,下班后在大街上散散步,观赏一下由自己设计而建造的城市美景,那份惬意谁能比?

  然而现实是,进公司的他在天津接受了短暂的培训后,就被分配到了正在执行西部开发任务的宝兰铁路复线施工现场。那里地处陇西,极其偏僻,住在大山沟里,无法洗澡、手机没信号不说,一天到晚还总是满山黄土,漫天黄沙。他好像与外界隔绝了,感到孤独与寂寞。好在领导安排他负责一段路基,那似乎成了他惟一的寄托。一有空儿就往工地跑,不是因为工作积极,而是坐在宿舍实在无聊。就这么干,一个月算上各种补助也才拿670元,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太大了。他曾想调走,但不知该调往何处,一度陷入苦恼之中。

  一年后,他来到云南昭通的工点工作,经过两年的磨练,他的心态慢慢调整好了,想问题也现实了。他觉得当一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筑路工也很神圣,当亲眼看到自己参与修建的大桥飞架天堑时,心里感到挺自豪的。

  如今,他在秦皇岛参加新的工程施工,每月可领到2000元工资,道路、通讯都方便了。当初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已被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保质量、保工期的实际操作而取代,他觉得自己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同样是2000年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牛超良,却有着与王东华截然不同的理想。

  他在毕业前本有选择到铁路局的机会,但他却想亲手修一条路,亲手架一座桥。无论到什么时候,那都是他能力的见证,成绩的见证。于是,他毕业后选择了工程局,来到了四川金沙弯──筠连铁路工地。

  他刚到那儿时,看见当地群众一条半尺宽的小路走过几十代人生,四五里路需要走两个多小时,许多人和牛都常常因此而被滑向山下的河沟。他感到筑路人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这里太需要修路了!于是,他在那里一干就是两年。工地进料,先用车拉,再用船运,再派人抬肩扛。为此,他吃了不少苦,但他说他愿意,他觉得吃这样的苦,值!当时,当地也有人聘他到企业搞技术、搞管理,承诺一月给三四千。但他没有走。他想在中国的地图上划更长的红线,想追求明天干更大的事业。他说这不是幻想而是理想。尽管目前他还没有干上像京九线、青藏线、大秦线之类的大工程,但他相信他会有这一天。

  3年前,从兰州铁道学院毕业的李小兵曾经构画过毕业后的蓝图:自己是名会计,有张办公桌,月底给大家发发工资──这就是他想像中的工作。他想得就这么简单。

  可是,他到局集团二公司后,就觉得这会计工作和他想像的不一样,他不但要给大家发工资,还要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监控,了解验工计价和拨款方面的情况,除了应付对外关系,还要从整个资金的运转上给企业领导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由于他思想上准备不足,这些事儿一下子摊到他面前时,他有些措手不及。于是,他只有重新学习,一边工作,一边考注册会计师等。

  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他开始变得成熟了。他说,是工作让他学会了重新给自己的明天定位。他感谢企业给他提供了这个生活和生长的舞台。

  2002年,刚从大连理工学院毕业的于海滨对工作不适应。他是学工民建专业的,可到了企业后没有盖大楼的任务,去年在新港物流工地,今年又到了桩基工地施工,不是单位不给他学有所用的机会,而是揽不到盖大楼的投资。他可以理解企业的行为,但他不甘心就这么等待,于是,他来到了二公司。

  在二公司的施工现场,他突然觉得自己缺少了许多知识,即使叫他盖大楼,他也得再去学习,他必须重新确定自己的目标。于是,工作时他在实践中学习,工余时他把自己埋进书堆。他说不出自己参加工作以来有多少新的感受,但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学习,正确面对现实,就一定能有个好的发展。

现代礼仪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现代礼仪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