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第一跳” 透视新年“跳槽”风
猴年伊始,许多人已打定主意开始“跳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变革。日前51job在网上对2.3万余人就“年底跳槽”问题进行了调查,53.93%的人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而跳槽,52.43%的人通过跳槽工资收入有了提高。接受调查的对象男女比例基本相同,60.95%的人具有本科学历,48.69%的人已工作了2~5年时间。
跳槽原因——考虑个人职业发展占首位
员工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本次调查中,“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而跳槽的占了第一位;“对原公司薪资福利不满意”是跳槽的第二大动因;而“对公司发展前景不满意”、“原公司没有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是引发个人跳槽的第三、第四大因素。
行业的冷热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跳槽人群”的选择。本次调查显示,IT、房地产、加工制造、金融等行业中的跳槽者把“个人职业发展”作为跳槽的最大动因,而物流行业的求职者却把公司发展作为跳槽的最大动因。据业内人士分析,物流行业近年业务不断扩大,新公司也不断增长,使得物流人才从高端到低端都十分缺乏。在这样一个处于成长中的行业,求职者把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得重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金融行业的跳槽者把“原工作学习机会不够”放在了跳槽动因的第二位,显示出专业性要求和行业资格认证在这一行业内的影响力。IT业历经了两年的沉浮终于日渐成熟,而IT人也渐渐成长起来。调查数据显示,IT行业的求职者在“个人职业发展”、“公司发展前景”和“公司薪资福利”这三项离职原因的选择上,百分比非常相近。
职场大忌——频繁跳槽与高薪无缘
虽说“跳槽不是罪”,变换工作在这个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绝大数求职者对跳槽表现出了慎重而理智的态度。在关于跳槽次数的调查中,有49.19%的人自工作以来跳了1~2次;43.07%的人跳了2~4次;跳槽次数在4~8次的人不是很多,仅占6.37%;至于跳槽在8次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37%。有58.68%的求职者认为,频繁跳槽会使未来雇主对自己产生“工作无常性”的不良印象。
大多数招聘者把频繁跳槽的求职者拒之门外,在他们看来频繁跳槽只能说明个人能力有限,或者是根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二至三年跳一次槽的频率为大多数HR所接受,因为一个职位的经验积累和沉淀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特别是某些技术职位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练,在职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掌握职位的具体事务,更不用说是积累和提升了。有调查显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而财会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相对较小。
猎头公司也会把频繁跳槽的人剔除出人才库,高位、高薪绝不是频繁跳槽的结果。曾经有过一项统计:在高级人才中,频繁跳槽的人与其他人相比,薪金方面的比例是1∶2。
专家认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工作的最初三至五年应避免盲目跳槽,因为这是一个历练基本功的时期。就像我们小学一至五年级主要是学习语言、计算与写字,工作的最初三五年也就是练基本的职业技能,如熟悉工作的流程、与人相处与合作的基本要点、服务上司的思路以及按轻重缓急安排自己手头工作的能力等等。
三地跳槽大比拼——上海人更关注公司发展前景
京、沪、穗一直是职位需求的热门城市,也是全国各地人才纷纷涌入的城市。由于不同的城市文化、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各城市中求职者的跳槽动因也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求职者似乎更在意薪资福利的作用,在北京地区因公司的薪资福利不好而跳槽的占了第一位,对于公司发展前景表示担忧而跳槽的位列第二,而出于职业发展考虑而跳的仅排在第三位;上海人显得更关注公司本身的发展前景,把公司的薪资福利排在了第二位,“出于职业发展”而跳槽的排在第三位;广州人对于职业发展的关注度要远远胜于前面两个城市,这是广州人跳槽的主要原因,然后才是薪资福利和公司发展前景。
另外,在对三大城市“最近一次跳槽的时间长度”的调查中,广州人心思颇为活跃,有30%的广州人在半年内跳过槽,而北京和上海在半年内跳过槽的人比例稍低一些,分别占了25.62%和23.83%。上海人在1~3年内跳槽的比较多,有38.32%的上海求职者跳槽时间间隔是1~3年。另外在5年以内没有跳过槽的人中,上海人占的比例也比较高。
在最近一次跳槽方式的调查中,通过社会招聘是最主要的方式。除此项外,北京人以朋友介绍而跳槽者居多,三地中上海人通过猎头跳槽的占了最多。在对关于“跳槽收获”的调查中,三地的求职者都有同样的结果,首先是绝大多数人表示工资收入有提高,其次是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位列第三的是个人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吴忧)
跳槽原因——考虑个人职业发展占首位
员工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本次调查中,“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而跳槽的占了第一位;“对原公司薪资福利不满意”是跳槽的第二大动因;而“对公司发展前景不满意”、“原公司没有足够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是引发个人跳槽的第三、第四大因素。
行业的冷热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跳槽人群”的选择。本次调查显示,IT、房地产、加工制造、金融等行业中的跳槽者把“个人职业发展”作为跳槽的最大动因,而物流行业的求职者却把公司发展作为跳槽的最大动因。据业内人士分析,物流行业近年业务不断扩大,新公司也不断增长,使得物流人才从高端到低端都十分缺乏。在这样一个处于成长中的行业,求职者把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得重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金融行业的跳槽者把“原工作学习机会不够”放在了跳槽动因的第二位,显示出专业性要求和行业资格认证在这一行业内的影响力。IT业历经了两年的沉浮终于日渐成熟,而IT人也渐渐成长起来。调查数据显示,IT行业的求职者在“个人职业发展”、“公司发展前景”和“公司薪资福利”这三项离职原因的选择上,百分比非常相近。
职场大忌——频繁跳槽与高薪无缘
虽说“跳槽不是罪”,变换工作在这个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绝大数求职者对跳槽表现出了慎重而理智的态度。在关于跳槽次数的调查中,有49.19%的人自工作以来跳了1~2次;43.07%的人跳了2~4次;跳槽次数在4~8次的人不是很多,仅占6.37%;至于跳槽在8次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37%。有58.68%的求职者认为,频繁跳槽会使未来雇主对自己产生“工作无常性”的不良印象。
大多数招聘者把频繁跳槽的求职者拒之门外,在他们看来频繁跳槽只能说明个人能力有限,或者是根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二至三年跳一次槽的频率为大多数HR所接受,因为一个职位的经验积累和沉淀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特别是某些技术职位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练,在职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掌握职位的具体事务,更不用说是积累和提升了。有调查显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而财会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相对较小。
猎头公司也会把频繁跳槽的人剔除出人才库,高位、高薪绝不是频繁跳槽的结果。曾经有过一项统计:在高级人才中,频繁跳槽的人与其他人相比,薪金方面的比例是1∶2。
专家认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工作的最初三至五年应避免盲目跳槽,因为这是一个历练基本功的时期。就像我们小学一至五年级主要是学习语言、计算与写字,工作的最初三五年也就是练基本的职业技能,如熟悉工作的流程、与人相处与合作的基本要点、服务上司的思路以及按轻重缓急安排自己手头工作的能力等等。
三地跳槽大比拼——上海人更关注公司发展前景
京、沪、穗一直是职位需求的热门城市,也是全国各地人才纷纷涌入的城市。由于不同的城市文化、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各城市中求职者的跳槽动因也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求职者似乎更在意薪资福利的作用,在北京地区因公司的薪资福利不好而跳槽的占了第一位,对于公司发展前景表示担忧而跳槽的位列第二,而出于职业发展考虑而跳的仅排在第三位;上海人显得更关注公司本身的发展前景,把公司的薪资福利排在了第二位,“出于职业发展”而跳槽的排在第三位;广州人对于职业发展的关注度要远远胜于前面两个城市,这是广州人跳槽的主要原因,然后才是薪资福利和公司发展前景。
另外,在对三大城市“最近一次跳槽的时间长度”的调查中,广州人心思颇为活跃,有30%的广州人在半年内跳过槽,而北京和上海在半年内跳过槽的人比例稍低一些,分别占了25.62%和23.83%。上海人在1~3年内跳槽的比较多,有38.32%的上海求职者跳槽时间间隔是1~3年。另外在5年以内没有跳过槽的人中,上海人占的比例也比较高。
在最近一次跳槽方式的调查中,通过社会招聘是最主要的方式。除此项外,北京人以朋友介绍而跳槽者居多,三地中上海人通过猎头跳槽的占了最多。在对关于“跳槽收获”的调查中,三地的求职者都有同样的结果,首先是绝大多数人表示工资收入有提高,其次是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位列第三的是个人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吴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