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类型与择业策略分析
在现今求职的人群中,有三类最主要的也是很有特色的群体。由于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所面对的问题,其职业选择和相应的咨询指导也就有所不同。这三类群体分别是:
1、应届毕业生。这类择业者即将踏出校门,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对社会充满好奇,却不十分了解如何涉足。
2、刚参加工作1—2年的年轻人。这类择业者离开学校不久,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对职业进行了初步探索后,产生了新的需求,激发起更换工作甚至更换职业的想法。
3、工作年限较长的从业人员。这类择业者已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在工作技能上也越来越不具备特殊的优势,产生了职业危机感,并开始厌倦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希望换工作,但是又患得患失。
以上三类群体的情形实际上反映了处于职业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的心态。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认为,职业抉择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或满足了一种需要、产生某种体验时,都会激发起抉择。例如,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萨帕从终生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职业发展形态,把人整个一生的职业发展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创立期、保持期和脱离期。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体验和对职业的不断探索下,不断积累经验,产生不同的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职业期望。如果现实工作情况与期望不符,就有可能转换工作甚至职业,直至达到协调,形成 “职业自我概念”,即个人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和定型。当职业自我概念定型的时候,个体的职业选择目标会更加清晰明确。
应届毕业生处于探索期的试行阶段(22-24岁),他们会进入基本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开始正式的职业生活,并试图将其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随后,人们进入创立期(25-44岁),这时人们已经进入了特定的工作领域,努力掌握该领域中职业发展的信息,力图开辟自己在职业中的发展道路,把基本上适应的职业确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适应和稳定两个阶段。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处于该时期的适应阶段(25-30)。这个阶段因人而异,有些人较长,有些人较短,有些人甚至几乎不经过这个阶段而直接进入职业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若个人一直不能适应,就有可能转换职业。如果一个人要转换职业,他的个人职业发展又会从探索期重新开始。
一旦进入稳定阶段,说明个体已经适应了整个职业环境,明确了自己在岗位中的责任和权力,能够顺利、成功地解决职业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在职业中体会到满意感和成就感,并确定以现有职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最后是保持期(45-59岁),人们已经在工作领域内取得了一定地位,一般不再寻求新的职业领域,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这个时期,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个体容易进入“职业发展高原期”,出现技术落后、发展停滞等现象,因而尤其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和提高。以上所说的第三类择业困惑者即属于此种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发展高原期”在早期的职业阶段也可能出现。有的人虽然生理年龄并不大,但是工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技能限制陷入了职业危机,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企业面临裁员的情况下。
归纳以上不同类型职业困惑者的普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探讨相应的策略。
关于求职
求职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双向过程。个体求职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的需求是否能够达成一致。因此,求职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巧来促进选择双方的相互了解与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
掌握求职信息是这个双向过程的首要前提。现今就业信息渠道畅通发达,网络、新闻媒体、人才市场等中介机构都是重要的信息源。就业选择和就业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全职,还可以选择兼职、自由职业。还可以主动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寻求就业信息和机会。因此,学习运用信息时代的就业手段十分重要。
面对海量就业信息,还需要很好地选择加工,善于区分出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识别招聘骗局和欺诈或各种虚假信息。
就业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是将职业与自我进行匹配的过程,要看职业要求与自己的专业以及个人条件等是否相符合。例如,“专业对口”往往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中的共同标准。专业对口使个人更容易发挥专业特长,避免自己专业资源的浪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半道出家”从事某项职业的,专业与个人的职业潜质并不等价。
此外,衡量职业要求与个人条件是否匹配时,还需要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即胜任和难度原则。求职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希望尝试更高的职位,如果不如愿以偿就怨天尤人。这种情况在应届毕业生身上更容易发生。实际上,如果选择了不能胜任的工作,干起来会力不从心,容易疲劳,产生挫折感和压抑感。相反,如果选择难度过低的职业,时间一长往往就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懈怠和丧失兴趣。因此,要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工作,既要放眼长远发展,也要注重实际,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这样才能端正求职观。心理学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选择中等偏上难度的工作,既具挑战性,又具实现的可能性,更有利于个体的发挥,是成就动机高的一种表现。
为了科学地进行职业匹配和选择,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了解自己,包括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知识和技能储备,优势和劣势,个人理想,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和愿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社会正确地寻求和把握机会。
另外,求职过程中如何推销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人求职,就像是在进行一件程序性工作,虽付出了时间和体力,却不知道创造。比如,简历写得没有个人特色,推荐信写得像“流水帐”,完全不包含自己的思想。由于招聘单位面临的也是海量信息,要想给招聘者留下深刻印象,必须通过求职资料准确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是谁。极端地说,即使是“缺点”,也要和别人不一样。求职不是一个“体力活”,而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投入了,才会有好的收获。
最后,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时求职失败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机遇等客观原因。认为自己每次求职应聘都能如愿,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应聘不顺利,不要轻易对自己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面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于再择业
考虑再择业问题时,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审慎的内省:需要仔细考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知识和技能储备,分析自身优劣势、个人理想、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和愿望是什么……通过这诸多方面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之后,才可以下决定:是否喜欢目前的职业?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是否真的需要“跳槽”?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对现有工作产生不满的原因。通常可以有三个分析视角:
1)检查是否因初入职场,疏忽了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导致工作不顺或障碍,从而引起对工作的不满。比如,是否了解所在单位的文化氛围并与之相匹配?是否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是否能够大胆表现自己,争取重要任务?是否虚心向他人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做好一份工作,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单位环境以及周围的同事相适应,这对个体的沟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对工作的不满出自内因,则要调整自己,如果是来自外因,再考虑调整工作(也许有些企业的文化、体制、环境的确不适合)。
2)检查是否因工作了一定时间后,出现波折,例如工作的内容、要求、难度发生变化,或者本人对工作逐渐习惯而失去兴趣,产生新的要求。使自己的个人兴趣有效地与组织文化、环境、工作相匹配,是基本的职业态度。这种匹配会反过来加强人们的工作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职业社会总是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不可能总是迁就每一个人,所以人们需要经常不断地充电和自我激励,并跟踪职业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在职业社会中掌握主动。
3)检查工作厌烦感是否来自其他方面,例如自身的长期消耗和疲劳,外部的待遇等。这时应对内调整心态或对外争取机会(或有时等待也是必要的)。
如果经过上述三类分析最终还是决定换工作,那么还需要根据现实性原则来判断变换工作的可行性。首先,需要比较目前工作的优劣势,如果总体来说优不及劣,那么应该考虑换工作。其次,要看一看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是否适合所期望的工作,即以自身目前的情况,是否能够“跳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关于“跳槽”,还需要注意两个有效原则:
第一,换工作应该采取“骑马找马”的策略,即寻求新的工作机会的同时仍然要做好现在的工作,不要认为既然要离开,就可以在目前的岗位上“打一天渔晒一天网”,这样会恶化自己的工作态度,破坏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增长工作经验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具备高度责任感的员工的一个重要行为表现就是对工作的善始善终,这样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留下较好的职业口碑,有利于在新单位的发展;此外,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换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只有“骑稳现在的马”,才能等到“一匹更好的马” 。
第二,对于刚进入职业社会的人而言,工作经验和经历是最大的弱势,因此如果不是工作非常不合适,就业前两年最好保持工作稳定。也可以选择“换岗不换单位”的策略。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采用内部招聘的形式——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也给人才职业调整的机会,可以通过内部应聘选择公司中更加适合的其他岗位。同时也要注意,内部招聘的企业对经常跳槽的人一般是不欢迎的。所以要慎重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
关于“充电”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今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人才是会不断折旧的,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在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不断充电,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从企业的角度看,只有搞好培训、不断给予员工“充电”机会的企业,才能保证自身的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充满竞争的社会。目前国际一些知名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职业培训体系。
创立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的素质、技能和水平。人力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间接性、高效益等特点的投资项目,它产生的效益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是借助于物质形态反映出来的。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只要企业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至今未发挥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那么职工个人生产效率提高50%并不罕见。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不仅要积极充电,还要配合企业的培训体系,制定出既有个人特点又适合企业发展大环境的“充电”计划。同时,通过整个职业规划,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使个人的利益在组织发展中得到实现。
至于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化;任何学习方式都是其长处,重要的是保证可以给自己补充到现时和未来工作所需的各类必要知识、技能;学习还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受时间、方式的制约。比如自考、进修研究生班、远程教育都是可以考虑的形式,各具优劣势,选择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个人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具体情况。
在选择学习形式时,最重要的是了解自我内心真实的需要,真实的发展理想。要真正切合自己的实际(包括各种个人条件如能力、个人需求、发展愿望、机会等)进行决策,当然还要考虑可行性。
职业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只有做到知彼知己,对己深刻内省、不断发展,对彼深入了解、不断调适,才能在职业社会里快速高效成长。(陈景秋、童佳瑾、王垒)
来源:泰来
1、应届毕业生。这类择业者即将踏出校门,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对社会充满好奇,却不十分了解如何涉足。
2、刚参加工作1—2年的年轻人。这类择业者离开学校不久,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对职业进行了初步探索后,产生了新的需求,激发起更换工作甚至更换职业的想法。
3、工作年限较长的从业人员。这类择业者已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在工作技能上也越来越不具备特殊的优势,产生了职业危机感,并开始厌倦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希望换工作,但是又患得患失。
以上三类群体的情形实际上反映了处于职业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的心态。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认为,职业抉择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或满足了一种需要、产生某种体验时,都会激发起抉择。例如,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萨帕从终生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职业发展形态,把人整个一生的职业发展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创立期、保持期和脱离期。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体验和对职业的不断探索下,不断积累经验,产生不同的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职业期望。如果现实工作情况与期望不符,就有可能转换工作甚至职业,直至达到协调,形成 “职业自我概念”,即个人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和定型。当职业自我概念定型的时候,个体的职业选择目标会更加清晰明确。
应届毕业生处于探索期的试行阶段(22-24岁),他们会进入基本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开始正式的职业生活,并试图将其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随后,人们进入创立期(25-44岁),这时人们已经进入了特定的工作领域,努力掌握该领域中职业发展的信息,力图开辟自己在职业中的发展道路,把基本上适应的职业确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适应和稳定两个阶段。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处于该时期的适应阶段(25-30)。这个阶段因人而异,有些人较长,有些人较短,有些人甚至几乎不经过这个阶段而直接进入职业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若个人一直不能适应,就有可能转换职业。如果一个人要转换职业,他的个人职业发展又会从探索期重新开始。
一旦进入稳定阶段,说明个体已经适应了整个职业环境,明确了自己在岗位中的责任和权力,能够顺利、成功地解决职业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在职业中体会到满意感和成就感,并确定以现有职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最后是保持期(45-59岁),人们已经在工作领域内取得了一定地位,一般不再寻求新的职业领域,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这个时期,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个体容易进入“职业发展高原期”,出现技术落后、发展停滞等现象,因而尤其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和提高。以上所说的第三类择业困惑者即属于此种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发展高原期”在早期的职业阶段也可能出现。有的人虽然生理年龄并不大,但是工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技能限制陷入了职业危机,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企业面临裁员的情况下。
归纳以上不同类型职业困惑者的普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探讨相应的策略。
关于求职
求职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双向过程。个体求职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的需求是否能够达成一致。因此,求职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巧来促进选择双方的相互了解与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
掌握求职信息是这个双向过程的首要前提。现今就业信息渠道畅通发达,网络、新闻媒体、人才市场等中介机构都是重要的信息源。就业选择和就业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全职,还可以选择兼职、自由职业。还可以主动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寻求就业信息和机会。因此,学习运用信息时代的就业手段十分重要。
面对海量就业信息,还需要很好地选择加工,善于区分出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识别招聘骗局和欺诈或各种虚假信息。
就业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是将职业与自我进行匹配的过程,要看职业要求与自己的专业以及个人条件等是否相符合。例如,“专业对口”往往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中的共同标准。专业对口使个人更容易发挥专业特长,避免自己专业资源的浪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半道出家”从事某项职业的,专业与个人的职业潜质并不等价。
此外,衡量职业要求与个人条件是否匹配时,还需要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即胜任和难度原则。求职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希望尝试更高的职位,如果不如愿以偿就怨天尤人。这种情况在应届毕业生身上更容易发生。实际上,如果选择了不能胜任的工作,干起来会力不从心,容易疲劳,产生挫折感和压抑感。相反,如果选择难度过低的职业,时间一长往往就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懈怠和丧失兴趣。因此,要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工作,既要放眼长远发展,也要注重实际,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这样才能端正求职观。心理学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选择中等偏上难度的工作,既具挑战性,又具实现的可能性,更有利于个体的发挥,是成就动机高的一种表现。
为了科学地进行职业匹配和选择,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了解自己,包括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知识和技能储备,优势和劣势,个人理想,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和愿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社会正确地寻求和把握机会。
另外,求职过程中如何推销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人求职,就像是在进行一件程序性工作,虽付出了时间和体力,却不知道创造。比如,简历写得没有个人特色,推荐信写得像“流水帐”,完全不包含自己的思想。由于招聘单位面临的也是海量信息,要想给招聘者留下深刻印象,必须通过求职资料准确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是谁。极端地说,即使是“缺点”,也要和别人不一样。求职不是一个“体力活”,而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投入了,才会有好的收获。
最后,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时求职失败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机遇等客观原因。认为自己每次求职应聘都能如愿,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应聘不顺利,不要轻易对自己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面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于再择业
考虑再择业问题时,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审慎的内省:需要仔细考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知识和技能储备,分析自身优劣势、个人理想、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和愿望是什么……通过这诸多方面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之后,才可以下决定:是否喜欢目前的职业?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是否真的需要“跳槽”?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对现有工作产生不满的原因。通常可以有三个分析视角:
1)检查是否因初入职场,疏忽了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导致工作不顺或障碍,从而引起对工作的不满。比如,是否了解所在单位的文化氛围并与之相匹配?是否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是否能够大胆表现自己,争取重要任务?是否虚心向他人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做好一份工作,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单位环境以及周围的同事相适应,这对个体的沟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对工作的不满出自内因,则要调整自己,如果是来自外因,再考虑调整工作(也许有些企业的文化、体制、环境的确不适合)。
2)检查是否因工作了一定时间后,出现波折,例如工作的内容、要求、难度发生变化,或者本人对工作逐渐习惯而失去兴趣,产生新的要求。使自己的个人兴趣有效地与组织文化、环境、工作相匹配,是基本的职业态度。这种匹配会反过来加强人们的工作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职业社会总是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不可能总是迁就每一个人,所以人们需要经常不断地充电和自我激励,并跟踪职业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在职业社会中掌握主动。
3)检查工作厌烦感是否来自其他方面,例如自身的长期消耗和疲劳,外部的待遇等。这时应对内调整心态或对外争取机会(或有时等待也是必要的)。
如果经过上述三类分析最终还是决定换工作,那么还需要根据现实性原则来判断变换工作的可行性。首先,需要比较目前工作的优劣势,如果总体来说优不及劣,那么应该考虑换工作。其次,要看一看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是否适合所期望的工作,即以自身目前的情况,是否能够“跳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关于“跳槽”,还需要注意两个有效原则:
第一,换工作应该采取“骑马找马”的策略,即寻求新的工作机会的同时仍然要做好现在的工作,不要认为既然要离开,就可以在目前的岗位上“打一天渔晒一天网”,这样会恶化自己的工作态度,破坏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增长工作经验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具备高度责任感的员工的一个重要行为表现就是对工作的善始善终,这样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留下较好的职业口碑,有利于在新单位的发展;此外,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换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只有“骑稳现在的马”,才能等到“一匹更好的马” 。
第二,对于刚进入职业社会的人而言,工作经验和经历是最大的弱势,因此如果不是工作非常不合适,就业前两年最好保持工作稳定。也可以选择“换岗不换单位”的策略。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采用内部招聘的形式——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也给人才职业调整的机会,可以通过内部应聘选择公司中更加适合的其他岗位。同时也要注意,内部招聘的企业对经常跳槽的人一般是不欢迎的。所以要慎重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
关于“充电”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今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人才是会不断折旧的,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在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不断充电,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从企业的角度看,只有搞好培训、不断给予员工“充电”机会的企业,才能保证自身的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充满竞争的社会。目前国际一些知名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职业培训体系。
创立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的素质、技能和水平。人力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间接性、高效益等特点的投资项目,它产生的效益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是借助于物质形态反映出来的。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只要企业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并挖掘至今未发挥的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那么职工个人生产效率提高50%并不罕见。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不仅要积极充电,还要配合企业的培训体系,制定出既有个人特点又适合企业发展大环境的“充电”计划。同时,通过整个职业规划,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使个人的利益在组织发展中得到实现。
至于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化;任何学习方式都是其长处,重要的是保证可以给自己补充到现时和未来工作所需的各类必要知识、技能;学习还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受时间、方式的制约。比如自考、进修研究生班、远程教育都是可以考虑的形式,各具优劣势,选择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个人时间、精力以及经济上的具体情况。
在选择学习形式时,最重要的是了解自我内心真实的需要,真实的发展理想。要真正切合自己的实际(包括各种个人条件如能力、个人需求、发展愿望、机会等)进行决策,当然还要考虑可行性。
职业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只有做到知彼知己,对己深刻内省、不断发展,对彼深入了解、不断调适,才能在职业社会里快速高效成长。(陈景秋、童佳瑾、王垒)
来源: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