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内悄现学生老板
玫瑰2元一支、水果沙拉3元一碗,还有茶馆、咖啡馆,生意都非常不错。不久前,西湖职高举办技能贸易节,学生们在拍卖来的“摊位”上当了一天小老板,尝到了动手创业的乐趣。为了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学校还设置了模拟工商、税务、卫生防疫、消费投诉等部门,大家必须为自己摊位办好所有的手续才能开张,还要象征性地纳税5元。
真刀真枪全真模拟
据《文汇报》报道,在浙江省湖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涌动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这里,有36家学生自己创办的公司。这些公司都进行了“工商登记”,都要“财务报账”,都接受“职能部门”监督,经营范围涉及各个行业领域,俨然就是校园内的一个“繁华商业区”。其实,这只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全真模拟”。
这些公司都有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公司章程、管理机构和模拟的营业执照等,基本实现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学校则通过大学生服务管理中心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宏观管理,在年底对这些公司进行综合性的审核,优胜劣汰。创业公司面对的学生市场是完全真实的,艰难创业的体验也是完全真实的。有多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在竞争中被淘汰……
大学生创业园的创意,来源于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在高职教育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应关注培养学生主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而创业教育正是其关键。”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柳说。
该校后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创业设计大赛。经过比赛,学校选出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可行性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完善和修改,最后确定了首批准许在校园内经营的20余家学生创业公司。同时,学校介入管理,创造一个准社会化的创业环境,形成一个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内的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向这些公司发放了“校园经营许可证”,并为他们提供场地和办公设施,只象征性地收取低廉的场地租用费和水电费。这一创业平台很快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学校里,创业园区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校园商业区,更成为了800多名学生模拟现实社会环境的实训基地。
陆群卫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作为学校首批参与创业园的佼佼者,现在已是湖州益格电脑公司的老总,走上了真正的创业之路。在学校参与学生创业公司的经历使他毕业后大大减少了与社会的磨合期,所以毕业后他直接开办了公司,一切都驾轻就熟。如今,他的公司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已经拥有资产近百万,员工13人,在湖州电脑行业中已有较大影响力。
杨柳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特别注意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以适应就业需要为目标的就业教育,而要看作是可保证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通过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再经过创业培训、专家指导,引导学生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大三学生筹资百万办网站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大三学生周强,筹资100万元办起的“大学城在线”网站最近挂牌成立,主要为松江大学园区的学生提供学习、求职、娱乐、电子产品低价团购等服务。松江大学园区学生数量已达5万余人,一批头脑活络的学生瞄准校园商机自主创业。
小周这笔创业注册资金,主要来自作为企业家的父母的资助。目前,他手下已有10多位员工,负责技术、管理、会计、编辑等。小周和伙伴们对网站各版块进行设计,如学习版块包括培训信息、各类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资格类考试等内容。网站编辑们从各大收费学习网站买下学习资料,放在网上供同学们免费下载。为开好“网上商城”,小周等人联系到多家电脑品牌厂商,通过团购方式,方便同学们以较低价格购买。网站提供免费服务,但每月运营花费需6000多元,企业如何生存?周强认为,网站访问量越大,积攒人气就越多。人气背后是市场潜力。他表示,商家广告投放和资金赞助是公司今后主要的盈利点。
在外贸学院,像小周这样的“学生老板”还不少。园区学生一条街上,一些外贸学院学生租门面开小店,卖小挂件和文化用品的居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杨晔在园区开了家广告公司,经营校园宣传册设计制作、平面广告、灯箱广告等业务。小杨今年毕业,他和同学们拿到的毕业纪念册就是自己公司做的,而新生手册也是他们印制的。金融学院学生小徐瞄准园区会展服务开办公司,前不久在校内为一著名汽车销售公司做展示,吸引了许多学生观摩。
记者了解到,这所外贸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园区学生一条街上设立创业基地,用玻璃墙面分隔出十几个单间,待全部建成后将吸引在校生来此创业。学生在创业基地办公司,学校第一年实行零租金,第二年视运作情况收取低廉费用。学生也可以在学校扶持下进行模拟创业。例如,学校打算将毕业生就业推荐、勤工助学市场拓展等服务项目挂牌,通过招标由学生团队“承包”某个服务项目,再向学生“采购”服务,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市场、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
办公司能满足学生创业瘾
4月10日,浙江省舟山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试点。作为素质拓展计划一部分,该院为让学生模拟创业,已于去年10月办起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这一模拟创业的实践活动今后也将在学院进一步开展。
就业压力的增大及用人单位择人观念的改变,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素质拓展计划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鼓励自主创业。学生实践经历将加以量化考核,合格者将发给素质证书。在今后大学生求职时,素质证书也将成为用人单位录用的参考依据。
该院的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大海洋科技公司、从事家教家政服务的“绿舟教园”和“晶锐电脑”组成,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创业实践环境。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人之一高鹏老师说:“大学生创业中心给了学生锻炼和发挥的空间,如在创业中心‘晶锐电脑’进行模拟创业的同学,今后到任何一家电脑公司,都能很快适应。”
现在“晶锐电脑”担任“总经理”的大三学生姚琦说:“‘晶锐电脑’完全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主要经营电脑组装,机构也完全按照公司模式进行设置,‘总经理’下设6个部,分别负责电脑维修、配件采购等。这几个月与社会上专业电脑公司抢生意,使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压力,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管理经验,使我逐步从一名腼腆的男生转变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
除了浙江,最近,青岛大学校园内出现了300多家新公司,而且这些公司都是同学自发临时组成的。原来,2000多名同学正在全力备战第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纸上谈兵”过一把创业瘾。据了解,今年是这项比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年。
青岛大学团委的吴老师在接受《青岛早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与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创业意识增强有关。比如几个馋嘴女成立小吃部就这样说:“我们几个女同学都喜欢吃零食、小吃,我们的创意是成立一个小吃总部,专门代理、推广各种零食和名小吃,一定会有市场。”计算机专业的任同学说,别小瞧了女生嘴边这些不起眼的零食、小吃,如果做成一个专营公司肯定大有前途。
“我发明的充气马甲专门给高空作业的蜘蛛人穿,穿着它失足落下也不会受伤。”机电工程学院的曹同学自信地说,他这种充气式安全马甲被称作高空自动救生系统,成立公司大量生产后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海上救生、飞机低空失事等方面。曹同学的这个发明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专利局的初审。
“开酒吧多老土,我们要开个醋吧。”会计系的王同学说,虽然她学的是会计,可是对经商很有兴趣,她和同学想建一个时尚醋吧,也就是让人喝醋的地方。王同学说,顾客在醋吧里可以喝到加冰、加水、加雪碧、加果汁、加冰激凌的各类醋饮料,比起喝酒来既时尚又能养颜、防肥胖、降血脂,肯定能得到年轻人的追捧。目前这种公司只在全国少数几个大城市里存在,潜力还很大。
“同学们的创意虽然并不是都能实现,但是模拟创业也能让他们学到不少东西。”吴老师认为。玫瑰2元一支、水果沙拉3元一碗,还有茶馆、咖啡馆,生意都非常不错。不久前,西湖职高举办技能贸易节,学生们在拍卖来的“摊位”上当了一天小老板,尝到了动手创业的乐趣。为了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学校还设置了模拟工商、税务、卫生防疫、消费投诉等部门,大家必须为自己摊位办好所有的手续才能开张,还要象征性地纳税5元。
真刀真枪全真模拟
据《文汇报》报道,在浙江省湖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涌动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这里,有36家学生自己创办的公司。这些公司都进行了“工商登记”,都要“财务报账”,都接受“职能部门”监督,经营范围涉及各个行业领域,俨然就是校园内的一个“繁华商业区”。其实,这只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全真模拟”。
这些公司都有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公司章程、管理机构和模拟的营业执照等,基本实现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学校则通过大学生服务管理中心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宏观管理,在年底对这些公司进行综合性的审核,优胜劣汰。创业公司面对的学生市场是完全真实的,艰难创业的体验也是完全真实的。有多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在竞争中被淘汰……
大学生创业园的创意,来源于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在高职教育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应关注培养学生主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而创业教育正是其关键。”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柳说。
该校后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创业设计大赛。经过比赛,学校选出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可行性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完善和修改,最后确定了首批准许在校园内经营的20余家学生创业公司。同时,学校介入管理,创造一个准社会化的创业环境,形成一个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内的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向这些公司发放了“校园经营许可证”,并为他们提供场地和办公设施,只象征性地收取低廉的场地租用费和水电费。这一创业平台很快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学校里,创业园区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校园商业区,更成为了800多名学生模拟现实社会环境的实训基地。
陆群卫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作为学校首批参与创业园的佼佼者,现在已是湖州益格电脑公司的老总,走上了真正的创业之路。在学校参与学生创业公司的经历使他毕业后大大减少了与社会的磨合期,所以毕业后他直接开办了公司,一切都驾轻就熟。如今,他的公司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已经拥有资产近百万,员工13人,在湖州电脑行业中已有较大影响力。
杨柳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特别注意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以适应就业需要为目标的就业教育,而要看作是可保证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通过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再经过创业培训、专家指导,引导学生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大三学生筹资百万办网站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大三学生周强,筹资100万元办起的“大学城在线”网站最近挂牌成立,主要为松江大学园区的学生提供学习、求职、娱乐、电子产品低价团购等服务。松江大学园区学生数量已达5万余人,一批头脑活络的学生瞄准校园商机自主创业。
小周这笔创业注册资金,主要来自作为企业家的父母的资助。目前,他手下已有10多位员工,负责技术、管理、会计、编辑等。小周和伙伴们对网站各版块进行设计,如学习版块包括培训信息、各类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资格类考试等内容。网站编辑们从各大收费学习网站买下学习资料,放在网上供同学们免费下载。为开好“网上商城”,小周等人联系到多家电脑品牌厂商,通过团购方式,方便同学们以较低价格购买。网站提供免费服务,但每月运营花费需6000多元,企业如何生存?周强认为,网站访问量越大,积攒人气就越多。人气背后是市场潜力。他表示,商家广告投放和资金赞助是公司今后主要的盈利点。
在外贸学院,像小周这样的“学生老板”还不少。园区学生一条街上,一些外贸学院学生租门面开小店,卖小挂件和文化用品的居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杨晔在园区开了家广告公司,经营校园宣传册设计制作、平面广告、灯箱广告等业务。小杨今年毕业,他和同学们拿到的毕业纪念册就是自己公司做的,而新生手册也是他们印制的。金融学院学生小徐瞄准园区会展服务开办公司,前不久在校内为一著名汽车销售公司做展示,吸引了许多学生观摩。
记者了解到,这所外贸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园区学生一条街上设立创业基地,用玻璃墙面分隔出十几个单间,待全部建成后将吸引在校生来此创业。学生在创业基地办公司,学校第一年实行零租金,第二年视运作情况收取低廉费用。学生也可以在学校扶持下进行模拟创业。例如,学校打算将毕业生就业推荐、勤工助学市场拓展等服务项目挂牌,通过招标由学生团队“承包”某个服务项目,再向学生“采购”服务,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市场、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
办公司能满足学生创业瘾
4月10日,浙江省舟山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试点。作为素质拓展计划一部分,该院为让学生模拟创业,已于去年10月办起了大学生创业中心。这一模拟创业的实践活动今后也将在学院进一步开展。
就业压力的增大及用人单位择人观念的改变,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素质拓展计划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鼓励自主创业。学生实践经历将加以量化考核,合格者将发给素质证书。在今后大学生求职时,素质证书也将成为用人单位录用的参考依据。
该院的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大海洋科技公司、从事家教家政服务的“绿舟教园”和“晶锐电脑”组成,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创业实践环境。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人之一高鹏老师说:“大学生创业中心给了学生锻炼和发挥的空间,如在创业中心‘晶锐电脑’进行模拟创业的同学,今后到任何一家电脑公司,都能很快适应。”
现在“晶锐电脑”担任“总经理”的大三学生姚琦说:“‘晶锐电脑’完全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主要经营电脑组装,机构也完全按照公司模式进行设置,‘总经理’下设6个部,分别负责电脑维修、配件采购等。这几个月与社会上专业电脑公司抢生意,使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压力,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管理经验,使我逐步从一名腼腆的男生转变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
除了浙江,最近,青岛大学校园内出现了300多家新公司,而且这些公司都是同学自发临时组成的。原来,2000多名同学正在全力备战第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纸上谈兵”过一把创业瘾。据了解,今年是这项比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年。
青岛大学团委的吴老师在接受《青岛早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与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创业意识增强有关。比如几个馋嘴女成立小吃部就这样说:“我们几个女同学都喜欢吃零食、小吃,我们的创意是成立一个小吃总部,专门代理、推广各种零食和名小吃,一定会有市场。”计算机专业的任同学说,别小瞧了女生嘴边这些不起眼的零食、小吃,如果做成一个专营公司肯定大有前途。
“我发明的充气马甲专门给高空作业的蜘蛛人穿,穿着它失足落下也不会受伤。”机电工程学院的曹同学自信地说,他这种充气式安全马甲被称作高空自动救生系统,成立公司大量生产后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海上救生、飞机低空失事等方面。曹同学的这个发明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专利局的初审。
“开酒吧多老土,我们要开个醋吧。”会计系的王同学说,虽然她学的是会计,可是对经商很有兴趣,她和同学想建一个时尚醋吧,也就是让人喝醋的地方。王同学说,顾客在醋吧里可以喝到加冰、加水、加雪碧、加果汁、加冰激凌的各类醋饮料,比起喝酒来既时尚又能养颜、防肥胖、降血脂,肯定能得到年轻人的追捧。目前这种公司只在全国少数几个大城市里存在,潜力还很大。
“同学们的创意虽然并不是都能实现,但是模拟创业也能让他们学到不少东西。”吴老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