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经营”已面临崩溃
提醒企业,今后在进行决策或承诺前,务必考虑政策长远的可行性,权衡未来企业是否有继续执行与负担的能力!
“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过去被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带领松下电器期间,亦最早实行此三大制度,为松下电器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助益。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式经营”开始产生企业冗员及庞大的资产负担等负面现象,昔日协助企业提升的武器,如今却备受各界质疑,尤其是松下企业现任社长中村邦夫,更高举“变革”大斧,进行一连串的破坏与颠覆,如:大幅裁员、让企业员工提早“下岗”及实行“成果主义制度”,曾被松下奉为圭臬的“日本式经营”,遭到推翻、摒弃。
日前,松下社长中村邦夫针对调降福祉年金一事,亲自致信给离职员工,信中提到:
原本不该用写信的方式,而是应该亲自来拜访各位,因为今天松下电器能够有如此成就,都是靠各位的付出、贡献所换得的。惭愧的是,由松下幸之助先生为优惠员工而设立的“福祉年金”(保证存款利息维持年7.5%~10%,时间可长达15到20年),在近几年来银行利息始终为零的情况下,导致企业每年必须要补贴逾百亿的资金,才得以维持这项措施,负担十分沉重,故不得已调整这项优惠,将利息调降。
事实上,以日本整个人口结构来观察,过去15~24岁者占生产人口的30%,现在则减少为20%;而45岁以上、逐渐步入非生产人口者,过去占了25%的比例,如今则高达47%~48%,几乎接近生产人口的一半;另外,未满30岁的人口,过去大概为所有人口的40%,到了2002年减少为22%。
可以预见的是,日本老龄化问题将十分严重。这对已呈现赤字、每年又需补贴一百亿以上“福祉年金”的松下而言,倘若继续维持这项传承已久的福利,最后,必定会被这个越来越大的年金包袱所连累、拖垮!
不过,尽管中村邦夫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希望能获得员工的体谅与支持,但仍无法获得全体已退休、离职员工的完全谅解,有少部分员工甚至感到忿忿不平,认为企业丧失信用;75位已退休的松下员工,更到大阪地检处控告松下企业单方面违反约定。
除了松下,另外还有许多企业,也因为过度承诺员工,最后企业不堪负担,而必须将承诺收回,例如:横河电机公司帮助退休职员中的志愿者,移转至横河老年公司(横河旗下子公司),让那些已届退休而希望继续工作的员工,能获得雇用,这种延长雇用的措施,最近也面临解散一途。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型经营”在时代的变革下已逐渐走向崩溃。要提醒企业的是,今后在进行决策或下承诺前,务必考虑政策长远的可行性,权衡未来企业是否有继续执行与负担的能力,这才是具有远见企业的作为!
“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过去被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带领松下电器期间,亦最早实行此三大制度,为松下电器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助益。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式经营”开始产生企业冗员及庞大的资产负担等负面现象,昔日协助企业提升的武器,如今却备受各界质疑,尤其是松下企业现任社长中村邦夫,更高举“变革”大斧,进行一连串的破坏与颠覆,如:大幅裁员、让企业员工提早“下岗”及实行“成果主义制度”,曾被松下奉为圭臬的“日本式经营”,遭到推翻、摒弃。
日前,松下社长中村邦夫针对调降福祉年金一事,亲自致信给离职员工,信中提到:
原本不该用写信的方式,而是应该亲自来拜访各位,因为今天松下电器能够有如此成就,都是靠各位的付出、贡献所换得的。惭愧的是,由松下幸之助先生为优惠员工而设立的“福祉年金”(保证存款利息维持年7.5%~10%,时间可长达15到20年),在近几年来银行利息始终为零的情况下,导致企业每年必须要补贴逾百亿的资金,才得以维持这项措施,负担十分沉重,故不得已调整这项优惠,将利息调降。
事实上,以日本整个人口结构来观察,过去15~24岁者占生产人口的30%,现在则减少为20%;而45岁以上、逐渐步入非生产人口者,过去占了25%的比例,如今则高达47%~48%,几乎接近生产人口的一半;另外,未满30岁的人口,过去大概为所有人口的40%,到了2002年减少为22%。
可以预见的是,日本老龄化问题将十分严重。这对已呈现赤字、每年又需补贴一百亿以上“福祉年金”的松下而言,倘若继续维持这项传承已久的福利,最后,必定会被这个越来越大的年金包袱所连累、拖垮!
不过,尽管中村邦夫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希望能获得员工的体谅与支持,但仍无法获得全体已退休、离职员工的完全谅解,有少部分员工甚至感到忿忿不平,认为企业丧失信用;75位已退休的松下员工,更到大阪地检处控告松下企业单方面违反约定。
除了松下,另外还有许多企业,也因为过度承诺员工,最后企业不堪负担,而必须将承诺收回,例如:横河电机公司帮助退休职员中的志愿者,移转至横河老年公司(横河旗下子公司),让那些已届退休而希望继续工作的员工,能获得雇用,这种延长雇用的措施,最近也面临解散一途。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型经营”在时代的变革下已逐渐走向崩溃。要提醒企业的是,今后在进行决策或下承诺前,务必考虑政策长远的可行性,权衡未来企业是否有继续执行与负担的能力,这才是具有远见企业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