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带来坏心情
怎么回事?好消息也能带来坏心情?这种所谓好事带来的压力实在不是什么稀罕物,在台湾心理学家列出的25件给人造成压力的事件中,除了丧偶、失业之类的恶性事件外,诸如大笔财产进账、升职、与配偶和解和好等例子也在其中,是它们让我们陷入“好的麻烦”的陷阱里。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些烦恼你很难向朋友倾诉,谁会理会你的抱怨呢?除非你想表现得像一个被宠坏的财产继承人那样毫不知足,或是对朋友没有你那么幸运感觉理所应当。
上帝也难免疑惑:人类是不是太脆弱了?遭受打击时心存压力,美梦成真时还是心存压力,你们到底还想怎样?
·喜从天降的烦恼
我们经常用“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来激励自己的勤勉,可有时又暗暗盼望着天上真能掉个大馅饼并刚好把自己砸中。花了2元钱中奖100万元可谓是一笔飞来横财,但中奖者体验不了多久金钱万能带来的快乐,就会发现亲戚们开始向他借钱,朋友聚会开始顿顿饭让他请客,谁都认为那笔钱来得容易,都指望他慷慨解囊。而与此同时,他自己的心也被这笔意外之财搞乱了方向,算计每天中都在进行,寻找可能的投资项目,分析其回报,想尽可能地增大收益,又担心失去本金。
有一天,焦头烂额的他忽然想:我怎么了?难道不是我中了大奖吗?多少人都没有这份运气呢!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变化本身就伴随着压力,因为人们对变化所带来的未知容易产生恐惧。即使变化是由好事而来,也意味着你将在得到的同时不得不放弃些什么。比如当你被拒签3次后终于取得了签证的时候,也是你不得不暂时告别爱情、亲情的时候;当公司大幅度裁员而你却幸免时,你会为失去了熟悉的搭档和工作模式而感到失落。
·关于好事的幻想≠现实
只有等美梦真的成了真,我们才会恍然明白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别。“当好事仅仅停留在想像阶段时,你总会一味向往它美好的一面,一旦成为现实,你必须面对的是好事的正反两面,谁说好事就是360度的好?你不明白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吗?”——当TRICH读到那位坦率的网友写来的忠告时,她已经被获选单位年度最佳员工的事困扰了两个多月,奖品是请她携一名家属免费游德国,谁都以为这是不可多得的美事,可TRICH分明觉得赢得的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年终奖的获得者应该是一名完美的天使,对工作不能有任何抱怨,对客户必须周到再周到,TRICH开始苛求自己,甚至抑制不住地偷偷想:“谁没有选我?为什么?是我哪里还做得不好吗?”
就是这样,来源于好事的压力剥夺了我们赶上好事时本应有的满意度和愉悦感。
近来,怀一个孩子成为35岁的杰西生活的重心。或许是因为年龄的“逼迫”,这个愿望生长得那样旺盛,以至于每次与老公做爱都怀有某种使命感。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试纸上反复出现的仍然是孤零零的一道横线,看来心情已经迫切得可以,但身体并不想立刻让心情满意。
就在杰西感到越来越无望时,希望的小火苗又重新被点燃了。月经过了预期的日子还是迟迟不来,买来试纸,屏息等待5分钟,她祈祷着能有两条横线出现。终于,第二条线慢慢露出了面目,“唰”地一声响,内心欢喜的烟花绽放开来。
但不知为何,刹那间的狂喜褪去后,如同夺目的烟花落尽,眼前剩下的只是一片黑暗。就要体验孕期中处处留意、时时小心的心情了,就要经历生产的痛苦了,然后就是无数次的换尿布、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夫妻之间的拌嘴争执,影视作品里都是这样表现的。这所有的担忧层层叠叠压在她的心头,一时间竟然分不出个前因后果、轻重缓急,连她自己也没料到心情会急转直下,想像中初为人母的心情怎么跟现实中的相去甚远?
·“幸存者内疚”——压力的暗礁
感受不到好事带来的快乐,而为赶上这件好事的是自己深感内疚,同样会产生压力。
心理学家发现:每一场天灾人祸和战争过后,保全了性命的人往往会遭受“幸存者内疚”的压力。内疚来自内心,所以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折磨。他们感受不到,或是不愿放任自己去感受幸存的喜悦,总在想:为什么别人都死了,我却侥幸地活了下来?想起亡者,有的人会感到恐惧或难以入眠,有的人则涌上“我宁愿替亲人去死”的自责。虽然与死神擦肩而过了,但这件事却可能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只是生死大事,另一种“幸存者内疚”产生于公司裁员后的幸存者中。对他们而言,虽然保住了工作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分崩离析的大规模裁员真像是一场祸事!
·逐个击破压力谜团
压力就是压力,不论它因负面事件还是正面事件而起,都会给健康带来相同的损害,没有研究能证实因好事而起的压力会让你更好过一些。
要留心你的美梦,因为它随时可能成真
举个例子,不要怕人见笑,认真列出你的财富计划,当财富突然降临时,你能更从容地控制它,让它服务于你。
至于美梦成真后现实与幻想的落差,告诉自己,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假如如何”、“我以为应该如何”,接受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三步走好过一步到位
逐步走向好事带来的新生活比一步跨进去更能减轻压力。现在已经是5 岁孩子妈妈的田赫回忆:如果当年能将全职工作换为兼职,然后再辞职,事情可能会好得多。那年怀孕,她为了能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妈妈而欣喜若狂:终于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了,还有足够多的时间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田赫由超负荷工作骤然变为赋闲在家,但之后的生活与预期的相去甚远。终日照顾孩子的她跟做职业女性的朋友们少了许多共同语言,她开始为自己脱离社会感到孤单,可家人却认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生活,照顾孩子是她应该的。
是一件不幸让局面有了转机:当孩子长到6个月时,医生告诉田赫,他因为肌肉张力低而不能翻身。从那之后,田赫每天都要为孩子做功能训练,当他终于康复,会自己翻身自己爬时,田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是每天做的那些非常具体的事情让她变得充实,帮她完成了全职妈妈的角色转换。
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大太严重,化整为零可以减轻压力
说回我们前面讲到的杰西,虽然她对怀孕后的劳累估计不失正确,但何苦把未来的烦恼施加给此刻的自己呢?你只需集中精力在今天要做的事上,而不是后半辈子要完成的事。养育一个孩子的意义说起来很深远,但是喂奶你学不会吗?还是换尿布你学不会?
你是幸存者?不,你是有准备的人!
记住过去,回顾以往取得的成绩有助于你正面评价眼下赶上的好事。这条减压定律适合一些自责的“幸存者”,当幸运降临于你时,要把它看做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非瞎猫碰死耗子的侥幸。对自己说些激励的话吧,你是裁员的幸存者吗?那或许是你一贯的出色表现感动了老板;你是公共场所火灾的逃生者吗?那得多亏你以前仔细地看过《事故自救手册》。不要怀疑,你那么有心,你终将幸运。
调整思维方式,将喜从天降视为“改善”,而非“改变”
对所有因好事而感觉有压力的人,这一条都有效。不要夸大好事的作用,只是改善罢了,而且只是对生活某一方面的改善,你还是你,比你自己以为的你要难以改变.
[网络]
上帝也难免疑惑:人类是不是太脆弱了?遭受打击时心存压力,美梦成真时还是心存压力,你们到底还想怎样?
·喜从天降的烦恼
我们经常用“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来激励自己的勤勉,可有时又暗暗盼望着天上真能掉个大馅饼并刚好把自己砸中。花了2元钱中奖100万元可谓是一笔飞来横财,但中奖者体验不了多久金钱万能带来的快乐,就会发现亲戚们开始向他借钱,朋友聚会开始顿顿饭让他请客,谁都认为那笔钱来得容易,都指望他慷慨解囊。而与此同时,他自己的心也被这笔意外之财搞乱了方向,算计每天中都在进行,寻找可能的投资项目,分析其回报,想尽可能地增大收益,又担心失去本金。
有一天,焦头烂额的他忽然想:我怎么了?难道不是我中了大奖吗?多少人都没有这份运气呢!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变化本身就伴随着压力,因为人们对变化所带来的未知容易产生恐惧。即使变化是由好事而来,也意味着你将在得到的同时不得不放弃些什么。比如当你被拒签3次后终于取得了签证的时候,也是你不得不暂时告别爱情、亲情的时候;当公司大幅度裁员而你却幸免时,你会为失去了熟悉的搭档和工作模式而感到失落。
·关于好事的幻想≠现实
只有等美梦真的成了真,我们才会恍然明白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别。“当好事仅仅停留在想像阶段时,你总会一味向往它美好的一面,一旦成为现实,你必须面对的是好事的正反两面,谁说好事就是360度的好?你不明白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吗?”——当TRICH读到那位坦率的网友写来的忠告时,她已经被获选单位年度最佳员工的事困扰了两个多月,奖品是请她携一名家属免费游德国,谁都以为这是不可多得的美事,可TRICH分明觉得赢得的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年终奖的获得者应该是一名完美的天使,对工作不能有任何抱怨,对客户必须周到再周到,TRICH开始苛求自己,甚至抑制不住地偷偷想:“谁没有选我?为什么?是我哪里还做得不好吗?”
就是这样,来源于好事的压力剥夺了我们赶上好事时本应有的满意度和愉悦感。
近来,怀一个孩子成为35岁的杰西生活的重心。或许是因为年龄的“逼迫”,这个愿望生长得那样旺盛,以至于每次与老公做爱都怀有某种使命感。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试纸上反复出现的仍然是孤零零的一道横线,看来心情已经迫切得可以,但身体并不想立刻让心情满意。
就在杰西感到越来越无望时,希望的小火苗又重新被点燃了。月经过了预期的日子还是迟迟不来,买来试纸,屏息等待5分钟,她祈祷着能有两条横线出现。终于,第二条线慢慢露出了面目,“唰”地一声响,内心欢喜的烟花绽放开来。
但不知为何,刹那间的狂喜褪去后,如同夺目的烟花落尽,眼前剩下的只是一片黑暗。就要体验孕期中处处留意、时时小心的心情了,就要经历生产的痛苦了,然后就是无数次的换尿布、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夫妻之间的拌嘴争执,影视作品里都是这样表现的。这所有的担忧层层叠叠压在她的心头,一时间竟然分不出个前因后果、轻重缓急,连她自己也没料到心情会急转直下,想像中初为人母的心情怎么跟现实中的相去甚远?
·“幸存者内疚”——压力的暗礁
感受不到好事带来的快乐,而为赶上这件好事的是自己深感内疚,同样会产生压力。
心理学家发现:每一场天灾人祸和战争过后,保全了性命的人往往会遭受“幸存者内疚”的压力。内疚来自内心,所以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折磨。他们感受不到,或是不愿放任自己去感受幸存的喜悦,总在想:为什么别人都死了,我却侥幸地活了下来?想起亡者,有的人会感到恐惧或难以入眠,有的人则涌上“我宁愿替亲人去死”的自责。虽然与死神擦肩而过了,但这件事却可能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只是生死大事,另一种“幸存者内疚”产生于公司裁员后的幸存者中。对他们而言,虽然保住了工作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分崩离析的大规模裁员真像是一场祸事!
·逐个击破压力谜团
压力就是压力,不论它因负面事件还是正面事件而起,都会给健康带来相同的损害,没有研究能证实因好事而起的压力会让你更好过一些。
要留心你的美梦,因为它随时可能成真
举个例子,不要怕人见笑,认真列出你的财富计划,当财富突然降临时,你能更从容地控制它,让它服务于你。
至于美梦成真后现实与幻想的落差,告诉自己,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假如如何”、“我以为应该如何”,接受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三步走好过一步到位
逐步走向好事带来的新生活比一步跨进去更能减轻压力。现在已经是5 岁孩子妈妈的田赫回忆:如果当年能将全职工作换为兼职,然后再辞职,事情可能会好得多。那年怀孕,她为了能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妈妈而欣喜若狂:终于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了,还有足够多的时间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田赫由超负荷工作骤然变为赋闲在家,但之后的生活与预期的相去甚远。终日照顾孩子的她跟做职业女性的朋友们少了许多共同语言,她开始为自己脱离社会感到孤单,可家人却认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生活,照顾孩子是她应该的。
是一件不幸让局面有了转机:当孩子长到6个月时,医生告诉田赫,他因为肌肉张力低而不能翻身。从那之后,田赫每天都要为孩子做功能训练,当他终于康复,会自己翻身自己爬时,田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是每天做的那些非常具体的事情让她变得充实,帮她完成了全职妈妈的角色转换。
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大太严重,化整为零可以减轻压力
说回我们前面讲到的杰西,虽然她对怀孕后的劳累估计不失正确,但何苦把未来的烦恼施加给此刻的自己呢?你只需集中精力在今天要做的事上,而不是后半辈子要完成的事。养育一个孩子的意义说起来很深远,但是喂奶你学不会吗?还是换尿布你学不会?
你是幸存者?不,你是有准备的人!
记住过去,回顾以往取得的成绩有助于你正面评价眼下赶上的好事。这条减压定律适合一些自责的“幸存者”,当幸运降临于你时,要把它看做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非瞎猫碰死耗子的侥幸。对自己说些激励的话吧,你是裁员的幸存者吗?那或许是你一贯的出色表现感动了老板;你是公共场所火灾的逃生者吗?那得多亏你以前仔细地看过《事故自救手册》。不要怀疑,你那么有心,你终将幸运。
调整思维方式,将喜从天降视为“改善”,而非“改变”
对所有因好事而感觉有压力的人,这一条都有效。不要夸大好事的作用,只是改善罢了,而且只是对生活某一方面的改善,你还是你,比你自己以为的你要难以改变.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