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重庆女泥巴中寻商机净赚60万
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泥巴能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巴掌大的那么一块能卖上几十块钱,这也许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个魏小雨,她做到了。
魏小雨原本是在重庆打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政服务员,然而,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们愿意玩泥巴这一商机,三年下来,她靠卖泥巴净赚了60万元。
心思敏锐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自乐的最好工具就是泥巴,用泥巴做小房子、捏小人、塑小狗,魏小雨做得惟妙惟肖。稍大一些她又对剪纸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绘画和剪纸多次参加县里的中小学美术作品展览。人们都说,魏小雨在美术方面很有天分。可惜的是,因为家庭困难她在读到高一的时候就辍学了。
1993年,魏小雨与同村的青年姜立强结婚了,次年生下了儿子。待儿子稍大点后,她就随丈夫来到重庆打工,丈夫做建筑泥工,她则到了张姓人家当保姆。雇主是双职工,有一个才4岁的宝贝女儿张韦。张韦从小娇生惯养,好哭爱闹,性格像男孩子一样好动。为了哄好小张韦,魏小雨几乎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但孩子还是经常哭闹。
2000年10月底的一天早晨,张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趁小张韦还没有睡醒赶到菜场去买菜。可是等她买好菜回来顿时惊呆了:张韦将阳台上的一个花盆弄翻了,花盆摔得粉碎,泥土撒了一地,小张韦正在地板上玩那些泥土,手上脸上全是泥。魏小雨赶紧上前制止,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一定要玩。没办法,她只得拿来一个盆子,用水和了泥,教小张韦捏泥人。小张韦玩得很开心。
张韦的妈妈下班后看到魏小雨在教孩子玩泥巴,气坏了,将魏小雨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勒令她将泥土倒掉。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不让倒。魏小雨只得偷偷留下了一些泥土,并与小张韦约定,今后只能趁父母不在家时偷偷玩。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魏小雨天天陪着小张韦玩泥巴,教她用泥巴做各种形态的动植物。说来也怪,只要手一沾上泥巴,平时怎么也坐不住的小张韦顿时就安静了。
不久,小张韦上了幼儿园,常偷偷带着魏小雨捏的小泥人去上学。一天,魏小雨去幼儿园接小张韦时,被与小张韦同班的几个小孩子围住了,他们纷纷央求魏小雨也为他们做个小泥人,有好几个孩子还掏出了钱。魏小雨心中一动,是呀,小孩子这样喜欢小泥人,我何不做小泥人卖呢?她决定试试。
不言放弃她要点“泥”成金
在重庆闹市区想要弄来一点泥土确实是件为难事。她想到了搞建筑的丈夫,建筑工地上一定有泥土。丈夫用塑料袋装了半袋泥土送过来,趁东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将这些土加上水和成泥,做出了人、猫、狗等多种形状。第二天,趁接小张韦的机会,她就将这些做出来的泥人泥狗带到幼儿园门口卖,结果一下子卖出了13个。魏小雨高兴坏了,可是没几天就没有小朋友买了。问题出在哪儿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通:泥巴做的东西没有其他玩具好玩,其他玩具会动,泥巴的不会动;泥巴干了就裂缝,而且不好看……
魏小雨失望极了。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她再也没做泥人。但小张韦一有空就缠着她,让她教做小泥人,魏小雨的心里不由得活动开了——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玩一天两天就厌倦了,而小张韦玩了十多天还兴趣盎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他小朋友玩的是现成的泥人,而小张韦是自己用泥巴做泥人。自己动手做泥人是一种创造,小张韦可以在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魏小雨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要开一家类似于“陶吧”的店,只是,她的店是让小孩子“玩泥巴”。
魏小雨将这想法告诉了丈夫,他吓了一跳,极力反对,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过“玩泥巴”也能赚钱的。但魏小雨想自己开店的冲动越来越大,便毅然向张家辞了工,然后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在万州区白岩路以1000元的月租金租了一个小店面。白岩路附近有两所学校,而她开的店就是要面对学生。魏小雨让丈夫从建筑工地运来了一车泥土作为原料,将店面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2002年1月,这间名为“泥艺泥趣”的店铺开张了。但是一个月下来,扣除房租等费用,魏小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近400元。丈夫要她及时罢手,她不肯,她坚信生意总会好起来的。她说:“我坚信,在重庆我一定能靠这些泥巴赚钱。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关门的问题,而是去调查市场的需求,改进我们的经营方法。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这些泥巴会变成金子的!”
云开日出 她靠卖泥挣了60万
魏小雨开始对每一个到她店里来的小朋友进行调查,又到附近的学校去走访。孩子们反映最多的是两大问题:一是颜色单调,二是泥做的东西晾干后易裂易断,不好保存。其中,一个中学生提出建议说:“我们平时要上课,哪有时间去你店里,你不如卖泥巴,让我们自己回家做。”她想,普通的泥巴肯定是卖不上价的,也没有竞争力可言。要卖就要卖各种颜色的泥巴,以满足孩子们的视觉需要,而且要改变泥做的东西易开裂的缺陷。
魏小雨果断地将店铺关了门,她要寻找一种新的经营方法。她到各建筑工地和郊外找到了黄色、褐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泥土,然后将它们碾细、掺和、调配,做出了多种颜色的泥巴。在制作过程中,又一个念头在魏小雨的脑海中产生了:如果能将这些泥巴做成颜料那样五颜六色是不是就可以像布贴画一样做成泥画了?她立即找来一块木板,用铅笔在木板上构画出一幅风景画的草图,然后将调配出来的几种颜色的泥巴粘贴上去,很快一幅漂亮的、具有立体感的泥画诞生了。然而,那幅泥画只过了一个晚上便干裂了,缝隙一道一道的,就像龟背一样。魏小雨又想到了植物油,她掺入了植物油又适量加入一些黏和剂,经过无数次锲而不舍的实验,一种不会干燥开裂的画泥终于诞生了!她又在原来已有的几种颜色的泥巴里适量加入各种染料,这样一来,泥画的颜色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怀着成功后的喜悦,魏小雨一口气做出了500斤画泥,画泥的颜色有大红、黝黑、雪白、湖蓝、靛青、橘黄、草绿等29种颜色。她将不同颜色的画泥分别用小塑料袋进行包装,在塑料袋的外面贴上颜色的名称,每一袋一两,售价1.5元。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准备,2002年5月,魏小雨那停业了两个多月的店又重新开张了,她将店名改为“画泥画廊”。画泥画廊一开张,立即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不管是会作画的还是不会作画的,都喜欢到魏小雨的店里来买上几袋画泥,满足一下创作的欲望。一时间,店里的生意十分火爆,半个月不到,500斤画泥就销售一空了。
第一个月下来,魏小雨仔细算了一笔账,除去房租、成本等费用,画泥画廊净赚了11000元。这个数目可是过去魏小雨当保姆时一年半的收入,她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干劲儿更大了。
这以后她又做了多种尝试,从防挤压防变形发展到做画框,到2003年5月,经营了一年的画泥画廊获得了15万元的纯利润,这是魏小雨过去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但魏小雨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此时的她野心更大了,她想拓宽市场,将生意做大。她不能仅仅满足于让画泥画廊面对学生这点固定的人群,她要将服务对象拓宽到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去。一个偶然的原因让她把目光对准了新装修房屋。她发现新装修的人家越来越多,她要满足每个人当画家的愿望:一个崭新的房子装修好了,里面最醒目的杰作是一幅泥做的风姿绰约的画,这幅画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房子的主人!
如今因为生意火爆忙不过来,魏小雨已经聘请了三位学美术的人员为顾客画底稿,还请了四位职员打理售货业务。魏小雨说,通过卖画泥和画框,现在,她正在考虑开两家分店,进一步将生意做大。她还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成功其实并不难,只要肯动心思,敢于坚持,每个人都有创业致富做老板的机会。
魏小雨原本是在重庆打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政服务员,然而,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们愿意玩泥巴这一商机,三年下来,她靠卖泥巴净赚了60万元。
心思敏锐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自乐的最好工具就是泥巴,用泥巴做小房子、捏小人、塑小狗,魏小雨做得惟妙惟肖。稍大一些她又对剪纸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绘画和剪纸多次参加县里的中小学美术作品展览。人们都说,魏小雨在美术方面很有天分。可惜的是,因为家庭困难她在读到高一的时候就辍学了。
1993年,魏小雨与同村的青年姜立强结婚了,次年生下了儿子。待儿子稍大点后,她就随丈夫来到重庆打工,丈夫做建筑泥工,她则到了张姓人家当保姆。雇主是双职工,有一个才4岁的宝贝女儿张韦。张韦从小娇生惯养,好哭爱闹,性格像男孩子一样好动。为了哄好小张韦,魏小雨几乎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但孩子还是经常哭闹。
2000年10月底的一天早晨,张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趁小张韦还没有睡醒赶到菜场去买菜。可是等她买好菜回来顿时惊呆了:张韦将阳台上的一个花盆弄翻了,花盆摔得粉碎,泥土撒了一地,小张韦正在地板上玩那些泥土,手上脸上全是泥。魏小雨赶紧上前制止,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一定要玩。没办法,她只得拿来一个盆子,用水和了泥,教小张韦捏泥人。小张韦玩得很开心。
张韦的妈妈下班后看到魏小雨在教孩子玩泥巴,气坏了,将魏小雨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勒令她将泥土倒掉。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不让倒。魏小雨只得偷偷留下了一些泥土,并与小张韦约定,今后只能趁父母不在家时偷偷玩。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魏小雨天天陪着小张韦玩泥巴,教她用泥巴做各种形态的动植物。说来也怪,只要手一沾上泥巴,平时怎么也坐不住的小张韦顿时就安静了。
不久,小张韦上了幼儿园,常偷偷带着魏小雨捏的小泥人去上学。一天,魏小雨去幼儿园接小张韦时,被与小张韦同班的几个小孩子围住了,他们纷纷央求魏小雨也为他们做个小泥人,有好几个孩子还掏出了钱。魏小雨心中一动,是呀,小孩子这样喜欢小泥人,我何不做小泥人卖呢?她决定试试。
不言放弃她要点“泥”成金
在重庆闹市区想要弄来一点泥土确实是件为难事。她想到了搞建筑的丈夫,建筑工地上一定有泥土。丈夫用塑料袋装了半袋泥土送过来,趁东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将这些土加上水和成泥,做出了人、猫、狗等多种形状。第二天,趁接小张韦的机会,她就将这些做出来的泥人泥狗带到幼儿园门口卖,结果一下子卖出了13个。魏小雨高兴坏了,可是没几天就没有小朋友买了。问题出在哪儿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通:泥巴做的东西没有其他玩具好玩,其他玩具会动,泥巴的不会动;泥巴干了就裂缝,而且不好看……
魏小雨失望极了。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她再也没做泥人。但小张韦一有空就缠着她,让她教做小泥人,魏小雨的心里不由得活动开了——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玩一天两天就厌倦了,而小张韦玩了十多天还兴趣盎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他小朋友玩的是现成的泥人,而小张韦是自己用泥巴做泥人。自己动手做泥人是一种创造,小张韦可以在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魏小雨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要开一家类似于“陶吧”的店,只是,她的店是让小孩子“玩泥巴”。
魏小雨将这想法告诉了丈夫,他吓了一跳,极力反对,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过“玩泥巴”也能赚钱的。但魏小雨想自己开店的冲动越来越大,便毅然向张家辞了工,然后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在万州区白岩路以1000元的月租金租了一个小店面。白岩路附近有两所学校,而她开的店就是要面对学生。魏小雨让丈夫从建筑工地运来了一车泥土作为原料,将店面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2002年1月,这间名为“泥艺泥趣”的店铺开张了。但是一个月下来,扣除房租等费用,魏小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近400元。丈夫要她及时罢手,她不肯,她坚信生意总会好起来的。她说:“我坚信,在重庆我一定能靠这些泥巴赚钱。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关门的问题,而是去调查市场的需求,改进我们的经营方法。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这些泥巴会变成金子的!”
云开日出 她靠卖泥挣了60万
魏小雨开始对每一个到她店里来的小朋友进行调查,又到附近的学校去走访。孩子们反映最多的是两大问题:一是颜色单调,二是泥做的东西晾干后易裂易断,不好保存。其中,一个中学生提出建议说:“我们平时要上课,哪有时间去你店里,你不如卖泥巴,让我们自己回家做。”她想,普通的泥巴肯定是卖不上价的,也没有竞争力可言。要卖就要卖各种颜色的泥巴,以满足孩子们的视觉需要,而且要改变泥做的东西易开裂的缺陷。
魏小雨果断地将店铺关了门,她要寻找一种新的经营方法。她到各建筑工地和郊外找到了黄色、褐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泥土,然后将它们碾细、掺和、调配,做出了多种颜色的泥巴。在制作过程中,又一个念头在魏小雨的脑海中产生了:如果能将这些泥巴做成颜料那样五颜六色是不是就可以像布贴画一样做成泥画了?她立即找来一块木板,用铅笔在木板上构画出一幅风景画的草图,然后将调配出来的几种颜色的泥巴粘贴上去,很快一幅漂亮的、具有立体感的泥画诞生了。然而,那幅泥画只过了一个晚上便干裂了,缝隙一道一道的,就像龟背一样。魏小雨又想到了植物油,她掺入了植物油又适量加入一些黏和剂,经过无数次锲而不舍的实验,一种不会干燥开裂的画泥终于诞生了!她又在原来已有的几种颜色的泥巴里适量加入各种染料,这样一来,泥画的颜色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怀着成功后的喜悦,魏小雨一口气做出了500斤画泥,画泥的颜色有大红、黝黑、雪白、湖蓝、靛青、橘黄、草绿等29种颜色。她将不同颜色的画泥分别用小塑料袋进行包装,在塑料袋的外面贴上颜色的名称,每一袋一两,售价1.5元。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准备,2002年5月,魏小雨那停业了两个多月的店又重新开张了,她将店名改为“画泥画廊”。画泥画廊一开张,立即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不管是会作画的还是不会作画的,都喜欢到魏小雨的店里来买上几袋画泥,满足一下创作的欲望。一时间,店里的生意十分火爆,半个月不到,500斤画泥就销售一空了。
第一个月下来,魏小雨仔细算了一笔账,除去房租、成本等费用,画泥画廊净赚了11000元。这个数目可是过去魏小雨当保姆时一年半的收入,她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干劲儿更大了。
这以后她又做了多种尝试,从防挤压防变形发展到做画框,到2003年5月,经营了一年的画泥画廊获得了15万元的纯利润,这是魏小雨过去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但魏小雨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此时的她野心更大了,她想拓宽市场,将生意做大。她不能仅仅满足于让画泥画廊面对学生这点固定的人群,她要将服务对象拓宽到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去。一个偶然的原因让她把目光对准了新装修房屋。她发现新装修的人家越来越多,她要满足每个人当画家的愿望:一个崭新的房子装修好了,里面最醒目的杰作是一幅泥做的风姿绰约的画,这幅画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房子的主人!
如今因为生意火爆忙不过来,魏小雨已经聘请了三位学美术的人员为顾客画底稿,还请了四位职员打理售货业务。魏小雨说,通过卖画泥和画框,现在,她正在考虑开两家分店,进一步将生意做大。她还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成功其实并不难,只要肯动心思,敢于坚持,每个人都有创业致富做老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