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工到企业家 打工仔的创业故事
今年38岁的崔志春,从一名打工仔发展成为今天控股两家公司的企业家,自己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日前,记者走近这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人物。 辍学走上打工路 崔志春,湘潭人。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没念完就中途辍学。为补贴家用,他养过鱼、喂过鸡鸭,种过板栗,都以失败告终。17岁那年,经人介绍,他来到湘潭市区附近的一家拉丝厂打工。 由于吃苦耐劳,认真好学,几年下来,他车、钳、铆、电、焊样样精通,深得师傅喜欢。后来拉丝厂朱老板去别的行业发展,把厂子交给他打理,每年上交一定的利润即可。 为了节约成本,他考了驾照,买了台旧货车亲自送货。一次,他开车到江西萍乡送货,车到株洲醴陵,对面开过来一辆大货车。会车时,他忙将远光灯换为近光灯,可大货车并不切换灯光,开着大灯就过来了,一时照得他眼花缭乱,差点没把握住方向盘。 事后他想,要是能利用科技手段,对这种不文明的交通陋习进行治理或规范,那夜间行车就安全多了。 迷上了科技发明 打理拉丝厂几年下来,他掘得了“第一桶金”,盖了房,买了两辆车。可是,又有一件事触动了他的心:1995年,长潭高速公路通车,一个浓雾天发生80多辆汽车连环撞,死亡7人,伤20多人。 他在现场看到这一惨状。后来他才知道,夜间行车事故高发及高速公路连环撞属世界性难题。现在为了保证安全,浓雾天只有一个办法:关闭高速公路。 他想:要是有一种安全装置能避免这种情况多好啊!发明的灵感一旦在脑中闪现,他就停不下来,他决心要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于是,他买来材料攻关。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就象着了魔一样,上网查资料,跑图书馆找答案,到湘潭大学向专家学者请教。终于,他找到原因了,原来,问题出在他选用的金属材料上,他换了一种材料一试,成功了! 他喊来几个有车的朋友,装上他发明的东西进行实地试验。他把自己的车停在路口,然后叫别人把汽车从远处开过来,经过路口时,他将自己车上的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别人汽车上的远光灯竟也跟着变成了近光灯! “神了!”朋友们感叹。有几个甚至连试验品也没拆下来,开车就跑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地观察,觉得产品性能稳定了,他决定去申请专利。他还请了一个技术顾问李家兴。李家兴退休在家,原是湘潭市技术监督局的高级工程师,对电子产品颇有研究,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形影不离,潜心研究。 2002年10月,他发明的“汽车远灯互控、遇障防撞提示器”获得6项国家专利,同时申请国际专利,还通过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安全检测。他又注册了“湘潭市驾乐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圆梦时节路漫漫 获得了专利,并没有达到他的最终目标。要想将他的产品推广装配到每一台汽车上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于是想到了汽车制造厂,他给所有的汽车制造厂的老总去了信,渴望能在新车下线时,都能装上这种配置。他一天天盼回信,可惜,发出去的信犹如石沉大海......他又找交警部门,甚至找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希望交警出面,下文件要求各种车辆强制安装。可人家答复他:国家早就不允许这么做了。 他找了保险公司、汽车修理厂。他在不停地推销他的发明的同时,还不断地听取意见,完善产品。他听说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来长沙参加湖南国际汽车博览会并讲学,于是驾车到长沙找郭孔辉院士讨教。 去年8月,他应邀到安徽卫视,在“发明金点子”栏目作现场演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香港财富集团的浓厚兴趣。他刚回湖南不久,就收到给他发来的邀请函,请他赴深圳洽谈合作。他听说吉利汽车集团和湘潭江南机器制造厂合作,在湘潭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于是带着资料赶去推介。 去年10月,经人介绍,小崔和湘潭市造纸研究所合作小批量生产。为了寻找大的合作商,他已是屡败屡战,身心疲惫。但他从没丧失信心,他总是拿"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的故事鼓励自己。小崔老爱说:“有梦就有希望,也许明天就会碰上好运!”
[网上收集]
[网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