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点评05年世界经济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与去年3.8%的增长率相比,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实现了3.2%的强劲增长。
连续两年的强劲增长,部分归因于经济周期性因素,但发展中经济体以平均5.9%的高增长带动了全球的增长。这是发展中经济体实行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改革的结果。这些改革在所有的发展中地区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发达经济体从去年3.2%的增长降至2.5%
高油价、不断提高的短期利率和严重的飓风延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其增长率从一年前的4.2%降到了3.5%。
增长放慢可能并不就此止步,因为短期和长期利率虽然一直在提高,但目前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其结果是,投资和消费者对于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的需求仍然旺盛;再加上高油价等因素,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高达75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
欧洲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不明显,增长率为1.2%(欧元区为1.1%)。欧洲经济对石油依赖程度较低以及欧洲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洲经济增长相对平稳。去年新入盟的国家如波兰等,由于受高油价、投资饱和以及全球需求较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仍会稳定在5%左右。
2005年日本gdp增长率预计从上一年的2.6%降为2.3%。国内需求的加强,家庭收入、紧缩的劳动力市场条件和减少了的工业化重组,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但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被出口不振所抵消。
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平均增长5.9%,明年发展速度将稍有放慢
和2004年一样,今年的全球增长仍然主要由发展中经济体平均5.9%的高增长所带动,即使不包括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低收入国家的增长率也超过了5.5%。5.9%的增长率是发展中经济体近25年以来名列第二的高增长,仅次于2004年的6.8%。
中国仍是地区增长的发动机。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达9.3%。得益于全球服装和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早期投资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以及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市场准入的积极影响,中国的出口保持了迅速增长。相形之下,今年上半年国内需求和进口明显疲软,一定程度上通过政府改革和较高的油价表现出来。其结果是,净出口代替了投资和国内需求成为中国增长的主要动力,需求的结构也随之改变。
在中国的带动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继续高速增长。与多年来的情况一样,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表现要比其他发展中地区好得多;尽管存在着高油价和各地增长放缓,该地区2005年的gdp强劲增长7.8%,但比2004年的8.3%有所下降。亚洲其他国家增长速度的下降十分明显。增长率从2004年的6.0%下降到今年的5.1%。2006年,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有可能进一步降至约7.6%。中国gdp的预期增长率为8.7%,经常项目盈余(预计2005年占gdp的6%)将减少。
南亚地区奋起直追。作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2005年印度的增长非常强劲,甚至稍高于去年,超过了7.0%。由于对外资所持的宽松的态度以及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南亚地区的增长今年平均达到了6.9%。2006年,由于受到高额的财政赤字、上升的通胀率和高油价的制约,该地区的增长率大约为6.4%。
拉美经济没拖后腿。2004年,拉丁美洲的几大经济体从严重衰退中开始复苏。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增长延续了上一年的势头,但增长率从上年的5.8%降至2005年的4.5%。除巴西和墨西哥外,由于全球市场对石油、咖啡和铜的旺盛需求,该地区今年的增长预计可达5.9%,上述产品在该地区的出口中占65%。该地区明年经济增长将放慢至3.9%,部分原因是支持收入增长和内需的商品价格可能会趋于平稳。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是坏事
不断提高(但仍较低)的利率水平,通过高物价特别是高油价体现的对生产能力的制约,以及一些国家投资饱和等因素,把2005年全球增长率拉低了0.6个百分点。其中高油价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跌了0.5个百分点,但它对不同收入国家的影响不同。对于发展中石油进口国而言,其增长率因此从6.9%降低到6.1%。
尽管如此,对增长的放缓无需担忧。何况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仍然很高。而且,较慢的增长应该受到欢迎,因为它降低了全球经济过热的风险,同时也使一些国家的供给赶上需求。
发展中经济体总体实力上升,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发展中经济体比较强劲的增长,预示着其在全球经济中迅速增加的分量,这体现在经济和能源需求两个层面上。
从整体说,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20%;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同期也从18%上升到25%。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出中所占的份额更高达43%(1990年是36%)。中国是其中表现突出的国家。1990年以来,中国在全球产出值中所占比例的增长已经超过150%,占全球名义gdp的4.3%。贸易量的增长同期超过了300%,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6%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5%。
快速的增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正在上升的重要性表明,发展中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当然,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在过去5年内也消耗掉了全球商品和服务需求增长总量的2/3。
当发展中经济体从高增长中受益的同时,它也给工业化国家带来了好处。它们成了高收入国家出口的重要市场,而且,高增长的趋势也拉长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周期。另外,发展中经济体低成本的增长,使全球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即使是在世界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也能够保持在低水平。
有序调整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发展中经济体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首先必须继续保持改革的势头,以继续巩固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其次,发展中经济体快速的增长及其在世界生产中迅速增加的分量意味着,在诸如石油、金属和矿产品等紧张的全球市场中求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靠自身的经济政策。第三,它还意味着在确保全球金融稳定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就是一个例子。最近,由于以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和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在该项目下的盈余为特征的全球不平衡,成为经济发展的隐忧。
对于中国而言,改革的优先领域包括开放服务领域;强化金融部门和提高国有企业融资的透明度;继续向灵活的汇率制度迈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国企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加平衡地发展。
总的来说,需要采取措施增加世界经济调整的灵活性,以应对全球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明确关乎中国的利益:对全球发展不平衡的无序调整,将导致全球利率的大幅度提高,美元汇率的过度调整,全球增长的减速,其结果将会给中国这样的开放经济体造成伤害。(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罗春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