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动力缺乏创新步伐难迈
尽管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总量和比例都居全国前列,个别企业像吉利、富通等的创新实践也可圈可点,但总体而言,浙江各级官员和企业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面对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生产要素的制约,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缺乏,从而可能影响“经济列车”呼啸前行。
浮躁心态使企业懒于创新
浙江以其分工细腻、数量庞大的“块状经济”卓尔不群。可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却令人尴尬:占浙江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中小企业,其产品主要靠模仿。全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周期两年以上的占55%左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
缺乏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和自主专利不足,难怪有人指责:“浙江制造”多为低档产品和贴牌加工,仅赚点可怜的加工费。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王立军认为,低价竞争的惰性和低技术的生存方式是主要因素。
浙商研究会秘书长徐王婴认为,“不熟悉的不做”是浙商一贯的风格,当初面对产能短缺带来的市场机会,只要低水平复制产能,或进入进出口、房地产等行业,似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高回报。强大的利益诱惑使很多企业被眼花缭乱的机会牵着鼻子走,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浮躁心态也影响了企业创新。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建明认为,这些年来企业和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创新周期,使企业不能静下心来搞创新。企业需要的大多是成熟技术,都可以买来。浙江从国内购买的技术数量全国第一,但每项技术的价格却是全国倒数第一,引进的设备基本上是10万元级的。企业花钱买技术与设备,而不愿意自主创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违法成本甚微,“劣币驱逐良币”,使企业不愿花力气去创新,转而加入“仿冒者”行列。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任何存在侥幸心理的“偷”技术者必然会受到惩罚。其实,浙江已经尝到了“克隆”和“仿冒”带来的苦果。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宏理透露,近年来,浙江的外贸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浙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和专利纠纷,浙江省的经济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以2004年为例,仅技术壁垒一项就给浙江的产品出口造成25.5亿美元的损失。浙江经贸委的一项调查更是惊人:浙江约有47.8%的企业遭遇过技术壁垒。
全社会要营造“创新文化”
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柱产业,缺乏知识产权的制造业,缺乏创新能力的众多企业,仅仅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工业王国”。为走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乏”的困境,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着力培养“创新文化”。
——政府应该出台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说,现在科技项目招标不够公开,资金安排还是传统模式。政府应该借鉴湖南卫视“超女”节目的运作经验,在科技管理方面实行以海选招标。
——消除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现象。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认为,浙江的高校还没有成为原始创新的基地,对自主创新所起的作用尚不大。现有的科研体制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不够,企业自己研究与开发没有产学研合作不能申报奖项,得不到政府的创新经费支持。为了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应该通过体制改革激活高校这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等“软实力”建设。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处副处长李京宁建议,应协调政府各部门力量,在技术标准、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上形成“组合拳”。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