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张朝阳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

张朝阳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

搜狐,是第一个西方风险资本与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结合的产物,这关系到一条通道的打开,一个产业的崛起,一代年轻人观念的改变,甚至一个时代的开端
    
     1996年11月13日,张朝阳怀揣一张22.5万美元的支票在北京机场着陆,他用这些钱创立搜狐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公司,为中国人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搜索服务。那时,王志东还在四通利方写软件,丁磊在广州一家小公司编程序,陈天桥则在上海陆家嘴的政府部门里做总裁秘书。新浪、网易、盛大这些日后同样成为中国互联网脊梁的公司都还没有成立。
    
     这张支票的来历,足以让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惊诧莫名:它仅仅是因为一个来自中国西北的瘦削小伙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会议室里,向那些蓝眼睛高鼻梁、戴金丝眼镜的富老外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而得到的。如果这个故事真的像小伙子讲的那样发生了,那么他不仅会扬名世界,更能成为亿万富翁;如果没有发生,那他也不需要做任何的赔偿。
    
     这是西方风险投资的概念被引入中国的第一个活生生的版本。张朝阳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在1993年获得mit博士学位之时,张朝阳就给自己定下方向:做互联网。也是那一年,另一个华人杨致远正在斯坦福大学的宿舍里琢磨着一种搜索工具,取名叫雅虎。接下来两年,张朝阳先后作为一个mit组织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国代表而奔走于中美两地。后来他在1996年连续几个月游说mit的两位老师,爱德华·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时所讲的故事就围绕两个词:互联网,中国。
    
     坐在2005年11月10日的中关村一个星巴克里回忆往事,哪怕已经过去整整10年,这个算得上饱经世事的41岁老男人还是长嘘一口气:“别提了,那是我人生中最难的日子。
    
     要让这些从未踏入中国一步的美国人理解“中国”,太难。“那个时候,中国既没入世,也没申上奥,他们连中国有多大、有多少个省都不知道,对我们的印象就只限于纽约的唐人街。”张朝阳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你凭什么去说服人家给你钱到中国去花?”
    
     “那他们为什么最后投了你呢?”
    
     “我是他们的学生,他们信任我。他们能看到我两眼冒火的那种疯狂。”
    
     “你真的疯狂吗?”
    
     “你不明白,那几个月我经历到多大的压力和艰难。要不是在清华和mit读书时所经受的魔鬼训练,我肯定挨不过。”
    
     “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那时我不仅找mit的老师,还找很多公司,全都失败。有一个老板,他骗我把我正在求助的其它公司名字告诉他,他就去劝这些公司不要投我,说等我这一年失败了,磨练之后再去找他们。结果绝大多数公司就真的不考虑了。我最后一次去见他是中午,他让我出去,下午三点再来,我下午三点再去,他才说我不投你。”
    
     “他为什么这么做?”
    
     “人很坏。我充分见识了资本主义的严酷。就像走钢丝一样,多少次在悬崖边都是差一点就掉下去了。”
    
     “不成功怎么办?”
    
     “心理底线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回西安,念书念了一大圈,最后还是住到父母的老房子里面去。”
    
     “你说如果没有你,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进程会推迟两年。为什么?”
    
     “我在1997、1998年那两年宣传得很厉害,见媒体、见公众。把互联网、风险投资、门户这些概念向大众宣扬。我要迅速得到流量,说服客户来做广告,我使劲宣传。98年完全就是搜狐年,提到互联网就是搜狐。后来像网易什么的都在学习我们。那年10月《时代》杂志把我评为数字化英雄,这其实是给整个中国的it业的。”
    
     “97年的时候,也有风险投资到中国寻找目标了。”
    
     “是。不过那是风险投资主动到中国来找,而我是去美国把投资引回来。所以我早了两年,也辛苦得多。现在找风险投资太容易了,我们那会儿比现在不知道难多少倍。”
    
     “都说中国互联网的胜利不是天才的胜利,而是体制的胜利,西方资本支持下的创新体制。你同意吗?”
    
     “是这样。”
    
     ……
    
     搜狐,是第一个西方风险资本与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结合的产物。也许今天的张朝阳有一些麻烦,搜狐股价低迷、市值萎缩。但他和这家公司还是会被永久地载入中国商业史。这关系到一条通道的打开,一个产业的崛起,一代年轻人观念的改变,更甚至一个时代的开端。
    
     从1996年迄今为止,共有数十亿美元风险投资落定中国,20余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或私募,融资几十亿美金,高峰时市值达200亿美元。互联网是中国本土和西方资本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产业,也是与国际差距最小的一个产业。它未从本土资本市场借过一分钱,基本独立于中国宏观调控周期,孕育出几十位身价过亿的新贵富豪。(来源:中国企业家)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