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每年黑掉50亿
4月5日,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上海封杀网络电话(voip)再起波澜。据说是美国一家网络管理软件开发商narus当日宣布,收到上海电信订单,将用其开发的软件检测并阻止网络电话。尽管上海电信新闻发言人对媒体称表示对此事并不清楚,但是,业内人士分析,近日中国几大运营商疯狂的“价格战”,而他们却在背后对真正低价消费行进封杀,这足以暴露出了中国通讯垄断行业“忽悠”广大消费者的真面目。
通信运营商疯狂打起价格战
从4月1日起至6月30日,电信将小灵通拨打国内长途的话费从原来的0.70元/分钟大幅下调至0.20元/分钟。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移动、联通的一系列动作,一场长途话费的比拼正在暗暗展开。
从去年10月1日起,包括国内长途电话费在内的许多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降价空间被充分释放。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认为,设置上限的目的是防止运营商形成不利于消费者的价格同盟,在把定价权交给企业的同时确保消费者利益。
今年2月底,上海联通推出“长途包”,用户只要每月交1元功能费,用手机直拨国内长途0.20元/分钟,该价格比目前普通固定电话打长途0.70元/分钟要低出很多。无独有偶,上海移动也调低了其17951长途ip资费,也是每月1元钱的功能费,手机拨打国内长途的价格也调至0.20元/分钟。
小灵通虽既可随身携带,又可享受单向收费的固话待遇,但长久以来在长途话费上的动作并不多。此次在一个阶段内下调长途话费,幅度高达70%以上,显然既是为了应对手机的挑战,也是吸引有长途通话需求的用户。
据悉,早在今年2月下旬,上海就开始对手机资费进行调整。上海联通宣布,从2月25日起,其如意通大众卡用户只要申请6元/月功能费的“畅听包”,就可在本地免费接听所有来电。紧接着,上海移动也宣布,其用户只需付6元功能费,便可在上海免费接听手机、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等一切来电。
该政策一经出台,深圳移动3月14日高调宣布对素以“精品”品牌著称的“全球通”资费进行最大规模的调整。近100万深圳移动的中、高端客户,可以因此享受最低至0.16元/分钟(含长途)的套餐资费优惠。
中国移动每年黑掉50亿
据4月5日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移动通信品牌价值在最新一项国际评估中闯入美国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排行榜,并荣获第四名,品牌评估价值达385.1亿美元。据悉,中国移动在世界移动通信行业中的几项排名都是第一。
而香港某媒体沿用一网友的评论说:“中国移动通话计费单位为分钟而不是秒,因为这个差别,每年消费者为此竟要多支出5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被‘偷’的部分。”
该报道中说,在内地,五大通信寡头主导竞争格局,因垄断而产生暴利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曾指出,根据他掌握的材料,上半年中国移动纯利润率超过20%。
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会计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花费。目前电信拥有3.37438亿固定电话用户,3.63168亿手机电话用户,有7亿电话用户为其摊薄成本,会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多少创收呢?
此前,有媒体报道,河南电信一年“黑”了消费者高达1亿元。而今年两会期间,更有人大政协委员对通信计费乱收费每年达70亿元人民币的质疑。
业内人士分析,电信业的霸王条款历时很久,在消费者的抗议下,虽然某些条款有了改进,但是实质作用并不大。目前电信领域存在3种定价方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定价和市场调节价,无论哪种定价方式,都是由运营商、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共同敲定,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
电信资费结构不合理
据中国移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除北京、上海外,各地手机资费几乎都有很大幅度的下降。
降价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北京消费者最不满意手机通话费太贵。”据北京市消协一位负责人透露,此前北京市消协就移动通讯资费问题向全市公开征集意见,共收到消费者500多条,主要内容集中在电信应该降低手机通话费、取消月租费和实行单向收费。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行的手机单位时间资费偏高,价格不合理,应当下调;二是手机通讯的月租费应当减少或取消;三是在手机通讯中取消双向收费,实行单向收费。
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李刚曾经表示,北京市场电信资费结构不合理。在他看来,北京市场电信资费结构不合理有两部分的责任,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另一部分需要政府去做。
其实,除了这些公开收费外,新兴的电信业所产生的一些新增的收费项目往往是消费者难以预料的。因此,消费者轻信“免费措施”往往是造成自己利益受损的另一个原因。
记者获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巨头正试图通过启动对手机视频业务的收费。中移动有包月和按次计费的方式,联通提供的计费方式则包括包月、包天、按次计费、按时长收费等。
记者注意到,此前联通和移动在试行手机视频期间,均将手机电视作为其主打业务。手机视频业务试运营之初,两大运营商均采取了免费的形式,而在拥有一定用户规模后,才对节目使用费和手机上网的流量费分别收取费用。
业内人士分析,近来电信业的一些“免费措施”仅仅是收费前的一场毛毛雨,因此消费者不能盲目乐观。
来源:财富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