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外资化”惊现财富流失黑洞
10月31日,《民企“外资化”惊现巨额国民财富流失“黑洞”》通过企业操作十大步骤、专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将近年国内众多民企借道英属维尔京等国际避税地变身为“境外企业”转而收购境内企业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揭露;此文一出即引起业界的强烈关注与争论。
该文章先后被多家报刊及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广州日报、新京报、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还对该文章提到的“民企外资化”现象展开了讨论。
11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上刊登的孙凤忠的评论《“假洋鬼子”致财富流失的体制反思》中称,“外资化”的中国所面临的风险,显然已不容掉以轻心。然而,任何非常现象背后必有非常之因,正确地找出问题或原因所在,有时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该文作者认为,这种非常现象其实恰恰是暴露出了中国深层次的政策性、体制性问题。
该文作者认为,投融资体制、证券市场制度等改革的滞后,以及明显带有“所有制歧视”色彩的双重税收体制、行业门槛限制、融资门槛限制是民企“外资化”的根源之一。这要求我们在对民企的“外资化”运动所引发的资本外流暗流保持高度警觉的同时,对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透明、公平和秩序,也必须做到真正领悟。“惟此,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而在11月2日广州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民企纷纷变身 怎能国内吃草国外挤奶》文章中,作者郭之纯认为,民企纷纷“变身”外资的现象,击中了当前经济环境几处软肋,亟须予以全面反思。首先,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需作反思。在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吸引投资创造财富的时候,却有那么多优质资产转移海外,内外资之间的待遇差距太大显然是一个主要原因。其次,从法律完善角度也应有所反思,如何完善相关法律,使民企即便转移海外,也不会造成国民财富的流失和应得税收的减少;如何在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对民企监管;如何从法律层面给民企一个可以安心的环境,让民企即便不出国也可以安心创富,这三个问题都亟须考虑。此外,民企“变身”行为还对财富文化做出反思,作者指出,虽然当前内外资仍然有着不尽平等的待遇,但如此之多的民企竞相“变身”,无法否认在这样的民企中,“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是低下的、民族自豪感是欠缺的。”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博士程实在11月2日发表在《新京报》的“头条评论”《避免民企外资化带来经济生态失衡》中从经济生态的角度对民企“外资化”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从经济生态视角看,民企外资化成为一种现象,其根源并不在于民企“狭缝中求生存”的行为策略,而在于财政、税收、融资、管理等外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作用。在外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外资企业在国内享有“三减两免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和“投注差”限额外债管理政策的融资优惠,并受到地方政府、银行部门在财政、金融上的各种优待。如此令人垂涎三尺的“外资非国民待遇”自然会激励民企不惜成本努力发展外资化。
程实认为,民企外资化的危害不仅在于国民财富的流失,更在于经济构成的潜在失衡,在真实外企和异化外企的双重夹击下,民企的生存空间将更加狭小,而缺乏民企的茁壮成长,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也将邂逅瓶颈。除了提出和前几位作者相似的解决方式,即给民企和外企健康成长、有序竞争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外,程实还从经济生态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短期内减轻民企外资化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即“通过增强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和监管的信息甄别能力,将异化外企与真实外企严格区分开来。”这也不失为防止国民财富流失的一条良策。(记者:李圆)(来源:经济参考报(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