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行业吞噬国人幸福感
每年末评比年度十大暴利行业,已经成为民间一种习惯性的舆论狂欢——分散的消费者既然不能在市场交易中拿暴利行业怎么着,也只能在“舆论审判”中出几口鸟气、过过嘴瘾了。今年的十大暴利行业榜也已经排出来了,由《法制早报》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读者调查排出。这份榜单中,能源行业位居榜首,医疗、教育、殡葬、教材、高速公路、有线电视、房地产等紧随其后,还有网络游戏与美容整形。
应该说,这个暴利榜与公众的生活感觉是完全吻合的,君不见“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死不起人”的民怨纷纷,君不见油、煤、水、电、气这些生活必需品不断在涨价,君不见“中国公路收费站的数量世界第一”信息的披露,这些暴利行业耗散着改革的成果,吞噬着中国人的幸福感。
国民的幸福感,从经济层面来讲,很大程度是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形成中的。比如教育、医疗、公路、住房、能源等等,人们在享受着公平的教育机会、平等的医疗服务、公平的公路服务、平价的油米柴盐中体验着一种共同的国民感觉,这是最朴素的国家认同。
公共品本是国民与国家沟通的中介,健康、理性的公共品供给机制,能提升公众对国家的认同。
然而,带着暴利属性的公共品已经成为割裂国民共识最大的祸首。国家垄断着这些行业和产品的经营和供给,本不应因贫富差距形成消费鸿沟,可事实是,教改让很多人读不起书,医改让很多人看不起病,房改让很多人住不起房,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接轨加大了很多人的生存压力。
我们整天用这个增强国民凝聚力,用那个强化民族自豪感——殊不知,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公益性,是凝聚国民意识的经济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迷人的意识形态宣传,都是很空洞的。公共产品的暴利性不除,社会凝聚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来源: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