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房东”变“股东”
资本的趋利性决定它总是会向高收益领域流动。当股市走高时,原本投资在楼市里的钱像沙漏一样流入了股市。
事实上,这笔钱从2005年底就开始悄无声息地进场了。
“房东”变“股东”
从“房东”变“股东”的现象开始在长三角地区蔓延。
2005 年12 月19 日,台州的张先生把自己的400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当天的上证指数是1131.75点,到前两天,上证指数一路飙升到1600多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张先生收益达到了30%。
他这笔钱是在2005年从上海楼市中撤出的。在2001年8月世茂滨江花园一期开盘时,张先生用了200万元购入了一套公寓,当时购入价为1600美元/平方米。
不到1年,他将这套公寓抛出,立刻获得了30%的收益。他200万元的原始资金,最终通过买入卖出几乎翻了一倍。
张先生炒房的原理与炒股类似。
他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在进行物业短线炒作时,抛出的时机最重要,不要去企图实现‘最高价值’,这个原理和做股票相同。一般来讲,当物业还处于上升通道,价格正在稳步攀升,一旦有新的卖点出现时,必须果断抛出。”
“眼看2005年楼市不景气,我一咬牙撤了出来,刚好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进入了。现在,我在股市获得的收益,可以和当年投入楼市时所获得的收益相当。”张先生称。
在宁波开明街天一证券开户的陈先生,背后是一群投资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这群在房市中“沉浮”了好几年的投资人,3月13日纷纷排队进场。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益达到了20%。记者了解到:这笔总值为1000万元的投资,之前都是投资在上海的楼市。
在南京,李先生为了凑足100万元炒股,去年下半年将自己一套投资房和一套自住房抛出,4年前买房的100万元升值为150万元,他将这笔钱全部投入了股市。
“我买的最多的一只股票是江西铜业。果然近期这只股票涨势迅猛!”李先生因为自己的投资规划而获得了20%左右的回报率。
资金流向高收益领域
中指(华东)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并没有加入到此次炒股的行列中。他并不觉得“炒股”与“炒房”有直接的关联性。
“在整体资金足够充沛的情况下,两种投资品并不直接相关。何况针对目前股市的评价还没有定论。”陈晟坦言,目前中小投资者的确在将资金陆续从楼市撤出,但是这群人本来就是应该从楼市中被“挤”出来的,因为这些人本来也不是抗风险性的投资者。
究竟有多少从楼市撤出的资金投入股市,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统计。但从市场情况来看,类似陈晟所分析的“不抗风险性”的中小投资者仍在陆续从楼市撤出。记者从房产中介处了解到,目前业主一般的心态都是急于找买家出手,怕的就是调控后买房门槛提高,房价就有可能会下跌。
对此,二手市场的资深人士认为,目前,不少地区呈现出卖方市场的特点。一些资金被抽出后,迅速被投入股市。
个人投资理财网ceo洪曦之前所接触的投资人,如今大部分都将资金放入了a股,少量留在房产。他的网站中,一个有关a股的论坛正是从今年过年前后开始十分火爆,这个论坛的斑竹正是之前上海一个有名的炒客。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后,这个炒客风头一转,将资金全部投往股市,几乎成了一个专业的股评人士。
“想从楼市撤出的资金,其实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酝酿了,因为从楼市撤资到股市有个时间差。”洪曦说。
按中信证券公司副总裁王德勇的理解,股市和楼市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结构问题。一般来说投资资金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资产,比如房地产、古董、字画等都是实物类资产;另一类为证券类的,包括股票、证券、期货。他认为在这之间存在着一个跷跷板的作用,哪一种投资风险高收益低,资金就会流到另外领域。
洪曦的观点是:目前上海住宅的投资回报率4%,几乎等同于国债。例如,小陆家嘴地区价值150万元左右住宅每月租金5000元;价值240万元左右的住宅每月租金8000元。这种市场状况并不利于投资套利。相比来看,目前一些股票20%的回报率远高于房产投资可能带来的回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