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丁学良有可能招致经济学界围剿

丁学良有可能招致经济学界围剿

丁学良教授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批评毫不留情,他所说的话肯定会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招致某些学者的反唇相讥甚至“围剿”。这让人想起郎咸平。当初郎先生不就是在大陆陷入重围吗?不过,最终的事实证明了郎先生的预言,而那些“围剿”郎咸平先生的经济学家们却“集体失语”。丁学良教授对大陆经济学家的批评最后会怎样呢?其实根本不必去做
    
     什么冒险的预言,因为丁学良教授的批评不过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说出了一个真相而已!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曾经说:“好的经济学家忙于教学和研究,所以没有时间面对大众媒体,差的经济学家反而做这些事情”。“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审慎地对待研究,必须保持谦虚”。揆诸国内经济学界,“好的经济学家”确实少之又少。不过,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总是香港的教授做《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勇敢的“小男孩”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成为“显学”,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经济学家也在这个环境里迅速走红。遗憾的是,各种正常的学术批评却没有建立起来,反而形成了一种互相吹拍的氛围。你给我戴高帽,我赠你以桂冠,鲜有批评之声。即使有批评,也是炒作,个人利益极大地改变了批评应有的本质。因此,一方面严肃的批评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吹捧的文章泛滥。几乎无人不“著名”,无人不成“家”。当帽子满天飞的时候,帽子的含金量不问可知。
    
     这种学风不但让某些经济学家忘乎所以,更使得中国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缺乏独创性,往往是照抄西方学说,拾人牙慧。正如丁学良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来,经济学在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科学,严肃的学科一般不可能是闹哄哄的”。
    
     总是香港的教授做那个勇敢的“小男孩”,不但是大陆学界的悲哀,更是大陆学人的悲哀。
    
     在西方经济学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公共的学科,而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中国经济学要真正健康成长,首先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而不能把它当作个人发财、出名和当官的路子。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学者做那个勇敢的“小男孩”,建立良好的学术批评环境。惟有此,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才会越来越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