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精心设计六大转轨
“转轨”正成为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
确定一年一度经济工作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篇贯穿着“转轨”主线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切实”、“实质性”、“必须全面落实”这些带有刚性色彩的用词,以及据此已经或即将陆续出台的有力政策措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经济社会发展的“转轨”成为2006年政府主要工作内容。2006年将是中国发展的“转轨年”。
适时推动和部署转轨
如果以长时段视角观察,2006年中国发展转轨既是一种新的理念从形成到落实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中央科学把握、科学推动中国发展阶段转换的谋略。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理念。
之后,进入“思想总动员”时期。2004年中央领导在国内考察中,均强调各地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在观念上真正认识到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期间针对个别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深,出现盲目投资反弹现象,中央及时进行了“点刹式”宏观调控,民营钢铁企业铁本被关掉,即是一例。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中央高层进行了历时近一年的十一五规划地方调研,脚步遍布全国30个省市地区,如此规模庞大,有计划、有分工的“集体调研”行动,关注的焦点也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而展开。
以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调研时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标志,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理念进入“行动总动员”时期。此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一新提法成为中央领导国内考察调研讲话的一个最大亮点。中央领导在国内考察调研讲话中,均强调各地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个层面、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随着全社会共识的形成,200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进行“实质性部署”,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精心设计六大转轨
2006年,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将在六大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
中央罕见地从“扬”和“抑”两方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表明扭转粗放型增长方式,2006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扬”的方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高扬自主创新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并提出2006年“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明确要求。
“抑”的方面:
——对能源资源的高耗费进行“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推进能源资源节约,2006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的明确要求。相关部署显示,2006年对降低能耗将有明确的指标要求。
——对产业结构不合理因素进行“抑”。去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已明确表示,从2006年开始,中国要将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突破口。去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作为《规定》的配套文件,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同时出台,涉及20多个行业,其中限制类190条,淘汰类399条,鼓励类539条。
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轨。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需求始终难以启动和跟上不断释放的生产能力,甚至形成2005年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近风险”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浓墨强调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拉动作用:“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2006年消费需求将第一次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角。提高消费需求比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出口拉动、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轨。
经济增长空间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转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的明确要求。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明确2006年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并发出动员令,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要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明年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迈出有力的一步”。这意味着2006年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国家资金和资源将向农村倾斜,城市与农村的分配关系开始逆转,这是一种全新的格局。
经济增长目标由“以资为本”向“以人为本”转轨。
过去我们搞经济建设习惯做加法,想的、做的都是上项目、增加产值,编制规划的时候也都是各项指标要增长多少,“以资为本”。
与以往不同的是,着力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被列入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这些人文和社会指标被全面纳入重点关注视野。意味着经济增长目标由“以资为本”向“以人为本”转轨,gdp增长将更多地惠及百姓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经济增长的收益,有多少为普通老百姓分享,是今后考察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由行政区格局向经济区格局转轨。
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首次把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突出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要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长三角区域规划已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文本编制阶段,预计到今年3月,将报国家批准。随着相关重点区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意味着中国市场化的经济区空间格局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政府职能由经济干预型向服务型转轨。
200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题进行了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调整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将“失业调控”首次纳入政绩考核指标;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通知,表示从2006年开始实施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意味着进入2006年,节约能源情况将成为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国家环保总局正在研究推进将环保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06年1月1日,中国的公务员法正式开始实施。这些迹象表明,政府职能由经济干预型向服务型转轨,2006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力”助推平稳转轨
从国家治理能力视角观察,2006年中国将运用“改革力”、“市场力”、“调控力”三种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改革力。
中国经济高增长下的深层次体制和制度缺陷并没有解决,深层次体制问题又造成垄断行业、金融体制、农村、投资体制等改革缓慢,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等。
中央已提出2006年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并明确提出“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意味着2006年改革将继续向纵深推进。
——市场力。
与往年不同的是,确定2006年经济工作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清晰地强调要“用好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完善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规则,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意味着2006年中国要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力”,力推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以价格为例,目前中国的要素价格依然带有浓重的行政调控色彩,合理的要素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以土地为例,现在地价极低,并不是由于土地供应过剩造成土地便宜,而是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前提下的扩张性土地政策,把土地价格强制性压低。中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货紧缩问题、内需消费不足等问题,均反应出中国要素市场价格机制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缺位的问题。
中国今年将部署制定顺应市场的土地、资本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多地利用市场无形之手调配资源。
——调控力。
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脉象”仍很复杂,不仅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亦有产能过剩导致的通缩之虞。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央已明确提出2006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朝“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发展,将呈现两大主要特征:
精心调控。比如,在调控对象上,“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已表示,除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已批准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外,还将进一步引导和调控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平稳、有序发展,“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也仍将继续。在调控时机和力度上,将注重“适时适度进行微调”,注重调控时机和力度的把握,注重“苗头期”的灵敏调控,以从源头上防止局部倾向性问题演化为全局性过热。
规律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分析认为,宏观调控本身是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间接调控手段、市场化方式将成为常态。比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今年中国将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完善行业规划政策,同时将根据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并将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兼并重组。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