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美国人帮自己“赚美金”
创业12年,李立新就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5亿元、拥有2000名员工的集团型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公司先后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广泛的业务关系,并在美国、南非、迪拜及香港分别建立了分公司。目前公司在日用塑料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位居全国首位,产品已全部进入沃尔玛、乐购等大型连锁超市。他的创业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大胆起用了几位美国人。
市场行情跌落,主打南美格市场的柯尔没能把这批货按预定价格出售。28岁的李立新做出了谁也没料到的举动———让柯尔削价20%出售!为弥补他的损失,再送一只货柜的量给他。
李立新用了最“笨”的方法:他跑到大卖场大商店里找来产品,看看谁在经销这些产品,一个个登记在册。
这个马文来头不小,他负责着该公司在美国1.5亿美元的销售,也就是说,他手里握着多条大连锁店的渠道。李立新想,这人是要定了。
李利新创业10多年,吃了不少苦,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回头看来,实际上李利新一直做的就是“产品走出去,人才引进来”的事。
第一个美国人:带来“第一桶”美金
1991年,李立新东借西凑加上自己打工的收入,开办了只有一台注塑机的小作坊。1993年,成立利时塑胶有限公司。当时的他恰好赶上宁波经济发展的头班车,第一年就赚了100万元。掘了第一桶金的李立新顿时信心倍增。但紧接着,初创时期的不规范经营把整个厂拖进没头没绪的三角债中。李立新感到非转变经营思路不可,他想做外国人的生意。1994年,李立新跑到广州参加广交会。因为没有摊位,他把自己生产的塑料制品放在一个角落。很快,他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认识了第一位改变他命运的美国人———柯尔。柯尔是当时在国内相当有名气的塑胶产品进口商,他把6只货柜的塑料镜框订单给了李立新,价值150万元。年轻的李立新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急匆匆地赶回宁波组织生产。3个月的加班加点使货物保质保量地如期发往美国,钱也如期到手,第一次赚美金,让李立新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