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人们见仁见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上了名牌大学尤其是国外的名牌大学、考试得了高分、智商很高上了少年班之类,就是成功的标志。于是,“哈佛女孩”、“耶鲁男孩”之类,就成了莘莘学子竞相追捧的对象。也有人认为,官做得大、钱挣得多,就是成功的标志。于是,很多人以官职和财富作为目标,孜孜以求,乐此不疲。
其实,学历、学位、毕业院校的牌子等等,只是一些有利于人生成功的外在因素,而非成功本身;官职高、财富多,也只是有利于成功的外在条件,也非成功本身。
衡量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不是学历和学位,也不是官职和财富,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大家敬佩钱学森、丁肇中,不是因为他们有高学历,而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创造;人们认为比尔·盖茨、李嘉诚成功,不在他们富裕,而在他们对社会的捐输。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这本来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但有些人却认识不清。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几乎半辈子都在读书,上了小学上中学,上了中学上大学,大学毕业读硕士,硕士读完读博士,博士毕业再做博士后,博士后结束时,已然四十开外。读大学攻硕士博士,当然是好事;拿学历学位,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不是为上学而上学,为学历而学历。上学是手段,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目的。以此衡量,那些书念得很多,却做不出什么贡献的人,即便有了高学历、拿了高学位,依然不能算是成功的人。还有些人,官位很高或挣钱很多,具备了贡献社会的有利条件,却并没有利用这些条件去干一番为社会谋福利的事业,而仅仅是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连这条底线都没有守住,而热衷于以权谋私、奢侈挥霍,这种人生,非但不是成功的榜样,反而是失败的例子。
再看看另外一些人,他们或许没有机会上名牌大学、得博士学位,也没有得到很高的职位和丰厚的薪酬,但他们靠对社会对工作的责任感,诚实劳动,尽忠职守,干出了一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业。比如,时传祥是一位掏粪工,张秉贵是一位售货员,老孟泰是一位炼钢工人,他们的岗位再平凡不过,但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更为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山东利津以捡破烂为生的农民李俊民,几年来先后收留过数百名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天津的白方礼老人,十几年如一日,靠蹬三轮挣来的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他们对社会的索取很少,而贡献很大。他们的人生,蕴含着博爱的真谛,散发着奉献的光辉。
我们提倡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实践证明你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贡献越大就越是成功。这样看问题,是一种人生观;不这样看问题,是另一种人生观。人生观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