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圈子”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圈子。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团体”;一般来说,“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这些团体常常会以饭局的形式展现在别人面前。圈子是在成功意识的支配下形成的,只要个体不在圈子里使坏,圈子就不会把个体排斥在外。
但是,并非所有的圈子都能走向成功,因此,“选择圈子”比“进入圈子”更重要。圈子不能太大,太大了发言的机会就少。还有,一个圈子当中不能没有掌握话语权力的人物,但这样的人物也不能太多,否则一个圈子就会分化为多个圈子,导致个体在决定投奔哪个圈子时左右为难。
圈子的形成应了这句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种特征,比如职业、品味、爱好、特长、个性、收入甚至年龄、性别,都可以组成为不同的圈子,以保持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寄托。但圈子不是一个很稳固的社会群落或者单位,它是很脆弱的,因为它的组成分子之间的联系是很松散的。
现在的圈子都有约定俗成,游戏规则。圈子之内、圈子之间,因人际关系而结合,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他们的存在对圈外人就是一种排斥。要想入圈,则必须“洗心革面”,因为追求理想而入圈,并靠这种理想为生,就无异于进入了一种体制。
自古至今,有人群就有圈子。在19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特殊的封闭期,政治化状态取代一切,“圈子”是贬义词,是拉帮结派的代称,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哪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圈子就给淹没了。现在的“圈子”是中性词,是港台文化渗入的时髦话,在80年代后活跃起来,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如文化界叫文化圈,演艺界叫演艺圈。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个圈子。比如说,演艺圈、广告圈、时尚圈、文人圈……圈子中还有小圈子,比如“南派北派”、“东邪西毒”。现在,名目繁多的活动、聚会鼓舞了越来越多热衷于社交活动的人,“要一个自己的圈子”正在成为本世纪日益壮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