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你缘何将自己贱卖?
不知道社会上倒底存不存在毕业生的薪资标准,但在高校中却有着一个毕业生们的即定共识??本科生不少于两千,而研究生一般不少于三千。但是,这个标准早已经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更加严重??这也是教育体制变化的后果??就研究生来说,今年有两届不同学制的毕业生同时毕业,竞争也就更加激烈。
到底是市场变化快还是畸形的发展趋势?曾经的香饽饽儿现如今已经变成了践卖的商品,“赔本儿甩卖”的事也出现在了就业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况且还有成本可以参考,可毕业生连商品都不如,因为他们都不能够按照价值规律来进行就业运作,如果能,也不至于便宜成这样。有人说是教育体制的弊端所至,对教育制度的炮轰已经太多,早已经麻木,颠三倒四地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到头来,不还是那样?也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毕业生太多了,所以就不值钱了。不值钱,那什么值钱?当老板们使用着勤勤恳恳为他工作的廉价劳动力的时候,当他们不断地继续说辞那些所谓的种种好处时,他们又把毕业生的价值观放在了哪里?
“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学生们变得理性和成熟”;理性和成熟的说法,怎么理解?是的,接受低产出的薪金价格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的确是毕业生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不再盯着那些高薪水的高职位,而变的踏实肯干,毕竟对于刚刚毕业的他们,经验与锻炼才是最重要的。但这种成熟的说法却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因为这毕竟是毕业生无奈的选择,他们不得不变的成熟,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现实,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提前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
也许有人又要说,现在的毕业生能力低素质差,有什么价值可言?笔者无意夸大毕业生的层次水平,但是也不能不否认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任何群体都不是一个完整与完美的群体,都不能排除有种种差和劣的现象,但不能以偏盖全,否认了所有的人。
当“我把自己卖了,还卖的很便宜”这样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当种种报道一再刺激我们的眼球的时候,心里只能剩下一种感觉------隐隐的痛。
[1]